桥梁静动载试验检测技术方案(实施细则)1.1检测目的(1)对工程实体进行检测,并重点对施工中已出现的问题和设计要点、重点进行详细检查。
依据检查结果对所发现的问题做出相应的评估,以消除工程质量隐患,为工程的交工验收质量评定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确定目前存在的病害对桥梁的使用功能及耐久性能的影响程度及整改的初步评价与方案。
(2)通过荷载试验测定该桥在试验荷载作用下控制断面的应变和挠度等参数,判定桥跨结构的实际工作状态和静力性能;通过荷载试验测定该桥结构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受迫振动特性和自振特性、测定桥梁结构的模态参数,判定桥跨结构的动力性能。
(3)综合评价桥梁的工程质量,为桥梁后期养护维修工作及运营期间积累原始科学资料。
1.2检测项目桥梁静载试验前应进行桥梁外观检测,静载试验时,测试桥梁结构在试验荷载作用下控制截面的应变(应力)、变形、裂缝开展情况等。
动载试验时,测试桥梁结构的自振频率、振型和阻尼系数,桥梁结构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振动频率、冲击系数等。
1.3检测方案外观检查桥梁外观质量检查采取向相关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调查、现场外观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荷载试验前,通过向相关单位问询及搜集施工技术资料,调查试验桥梁在施工过程中是否存在施工质量问题;另一方面,对试验桥梁的桥面系、上部结构、支座及下部结构进行现场外观质量检. word ..查,以查明各部位的实际状况。
对荷载试验结果有直接影响的问题,如上下部结构物的有无影响结构受力的缺陷或损坏、支座有无偏位、破损情况等,在试验过程中随时注意观察其变化,在加载试验过程中和试验结束后,也要对受加载影响较大的主要控制部位进行详细的检查。
此次桥梁外观检查以目测观察结合仪器观测进行,近距离检查桥梁各部件的缺损情况。
桥面系构造的检查①桥面铺装对桥面铺装裂缝进行逐一统计,对裂缝长度、分布位置进行逐条详细记录,并采集影像资料。
裂缝长度采用钢卷尺测量,裂缝位置用钢卷尺测量。
坑槽采用直尺配合钢卷尺测量坑槽深度,采用钢卷尺测量围和相对位置。
现场查看桥面波浪和桥头跳车现象,并用钢卷尺测量其围及相对位置。
②伸缩缝现场查看伸缩缝处是否存在明显跳车现象,并目测其是否有异常变形、破损、脱落、漏水等病害。
测量伸缩缝是否挤压变形,橡胶条是否损坏、脱落,伸缩缝是否有大量沙土以及混凝土的破损等状况。
③护栏外观病害主要通过目测确定病害性质,必要时采用钢卷尺测量器围及相对位置。
详细记录护栏的缺损状况。
④桥面排水系统主要采用目测泄水管是否完好通畅,桥头排水沟功能是否完好,锥坡桥头护岸有无冲蚀、塌陷等病害,结合桥面纵、横断面线形测量结果判断桥面排水是否顺畅,桥面是否产生积水等病害。
⑤对桥面系的典型病害采用数码相机逐一进行影像资料的采集。
上部结构的检查①利用专用桥梁检测车或梯子所形成的的检测平台对主梁等上部结构构件的病害进行逐孔近距离检测。
. word ..②体外观表面病害(破损、渗水、表面风化、剥落等)采用钢卷尺测量器围及相对位置,并对其特性进行详细描述记录。
③对于上部结构各混凝土构件的裂缝采用钢卷尺测量其围及相应位置,裂缝宽度采用裂缝宽度仪进行测量,必要时采用裂缝综合测试仪检测裂缝深度。
④目测上部结构各混凝土构件出现的破损、蜂窝、孔洞等病害,采用钢卷尺测量其围和位置,并进行详细描述和记录。
⑤对上部结构的典型病害采用数码相机逐一进行影像资料的采集。
支座的检查①利用专用桥梁检测车或梯子所形成的的检测平台对支座病害进行近距离检测。
②主要采用目测的方式借助手电筒确定支座病害类型(变形、移位和缺损),支座发生的倾斜和平面位移采用钢直尺进行测量,并进行详细记录。
③对支座的典型病害采用数码相机逐一进行影像资料的采集。
下部结构的检查①检查墩台及基础是否滑动、下沉或冻拔主要应观测基础周围地表是否发生规则的裂缝、沉陷等综合判断。
②墩台帽梁病害结合专用桥梁检测车或梯子进行近距离观测,并用钢卷尺测量病害围及相对位置。
③基础冲刷或淘空采用目测、长直杆或铅锤进行触探测量等方式综合判断。
④对下部结构的典型病害采用数码相机逐一进行影像资料的采集。
桥梁其他构件或部位①翼墙(侧墙、耳墙)有无开裂、倾斜、滑移、沉降、风化剥落和异常变形;②锥坡、护坡有无塌陷、铺砌面有无缺损、勾缝脱落、灌木杂草丛生、垃圾堆积等现象;③调治构造物是否完好,功能是否适用,桥位段河床是否有明显的冲淤或. word ..漂浮物堵塞现象。
静载试验(1)基本原则为了通过静载试验在具备切实可行的条件下达到既定的目的,静载试验遵循如下原则:(1)试验跨选取。
静载试验为了达到试验目的,按照相关试验规规定,一般选择桥梁结构中受力最不利、施工质量相对不够好、缺陷较多且施工记录不完备的桥跨结构进行加载试验,以检测桥梁的结构性能。
但由于静载试验使结构本身受力,在试验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其尺度,即所加荷载大小和位置既能合理的反映出结构的损伤特性,又不会超过规定的容许值,不会对桥梁结构造成新的损伤。
基于上述静载试验的试验跨选取原则,并且结合招标文件要求,进行试验跨的选取。
(2)采用各控制截面力、各控制点变形等效的原则,计算各试验工况下的实际加载车辆数量和加载位置;(3)静载试验效率系数不宜过小,否则不能反映出桥梁在设计荷载下的工作性能,同时也不宜过大,以防结构局部损坏。
实际荷载试验时,试验效率系数控制在0.95 <≤1.05之间。
同时应密切注意相应的其它相应值也不超限。
静载试验效率计算式如下所示:其中:Ss——静载试验荷载作用下控制截面力计算值;S——计入冲击系数(1+μ)的控制荷载作用下控制截面最不利力计算值;. word ..μ——按规采用的冲击系数。
(2)试验项目及测试方法为了满足要求,试验荷载工况的选择应依据反映桥梁结构的最不利受力状态的原则来进行。
依据相关标准规的规定并结合试验桥梁结构体系的具体情况来设置加载工况。
不同桥型的静载试验的测试项目列于下表所示。
. word ..6钢桁桥主要1.跨中、支点截面的主桁杆件最大力;2.跨中截面挠度。
(3)检测项目现场检测时,量测仪器的精度,静态测定时应选用不大于预计量测值的5%,动态测定时应选用不大于预计量测最大值的10%。
现场检测时,数据的采集应优先考虑使用电测法,以减少人工读数的误差并提高工作效率。
(4)测点布置应变测点布置应变测点应根据测试截面及测试容合理布置,应注意:①测点布设不宜过多,但要保证观测质量。
可在同一测点用不同测试方法进行校核;②主要应变测点的布设应能反映结构最大应力(应变)及其规律;③在桥梁横向、竖向均应布置相应的测点,以反应桥梁的受力特征;④正应力测试时采用单向应变计(片),主应力测试采用应变花,并注意布置于主应力最大位置。
主要截面类型应变测点布置示意备注板式截面整体式实心板1.底板测点对称布置,并不少于5个;2.测面测点不少于2个。
整体式空心板1.底板测点对称布置,并不少于5个;2.测面测点不少于2个。
装配式空心板1.每片底板测点不少于2个;2.侧面测点不少于2个。
. word ..梁式截面钢筋混凝土T梁1.梁底测点为1~2个;2.梁侧面测点不少于2个;3.梁底面须布置在钢筋上。
预应力混凝土T梁1.梁底测点为1~2个;2.梁侧面测点不少于2个。
I型梁1.梁底测点为1~2个;2.梁侧面测点不少于2个。
π型梁1.梁底测点为1~2个;2.梁侧面测点不少于2个。
分离式箱梁1.每片梁底测点不少于2个;2.梁侧面测点不少于2个。
整体式箱梁1.每箱室顶、底板不少于3个;2.侧面测点不少于2个;3.如布置在箱外,同整体式空心板布置。
. word ..钢箱梁1.每箱室顶、底板测点不少于3个,两侧两个测点应贴近腹板布置;2.加筋肋有选择进行测点布置;3.每腹板测点不少于3个。
钢混组合梁1.纵梁顶、底板测点不少于2个;2.纵梁侧面测点不少于3个;3.混凝土下缘测点不少于5个,并对称布置。
钢筋混凝土拱肋I型1.顶、底面测点不少于2个;2.侧面测点不少于3个。
矩形1.顶、底面测点不少于2个;2.侧面测点不少于3个。
箱型1.顶、底面测点不少于2个;2.侧面测点不少于3个。
. word ..钢管混凝土拱肋单肢 1.测点对称布置。
双肢1.钢管与缀板连接处应布置测点,并准确测量其几何中心。
四肢1.钢管与缀板连接处应布置测点,并准确测量其几何中心。
整体式拱肋整体式板1.顶、底面测点不少于5个,并进行对称布置;2.侧面测点不少于2个。
整体式箱1.顶、底面测点不少于5个,并进行对称布置;2.侧面测点不少于2个;3.当箱布置测点时,同整体式箱梁。
桥墩圆形 1.测点对称布置。
. word ..矩形1.横桥向每侧不少于3个;2.纵桥向每侧不少于2个。
盖梁矩形1.底板测点不少于3个;2.侧面测点不少于3个。
桥塔箱型1.横桥向每侧测点不少于3个;2. 横桥向每侧测点不少于3个。
主梁近支点附近剪应力较大处1.支点向桥跨方向一个梁高处沿45°方向与主梁梁高中心线相交位置不少于3片应变片。
变形测点布置主梁测试截面竖向变形测点横向布置应充分反映桥梁横向挠度分布特征,应优先考虑使用电子位移计、数显百分表、数显千分表等电测仪器,以减少人工读数的误差并提高工作效率;当现场测试条件只允许使用电子精密水准仪等仪器在桥面测试竖向变形时,测试截面横桥向测点应不少于3个且布置在桥面上、下游侧及桥梁中线处。
主要截面类型应变测点布置示意备注. word ..板式截面整体式实心板1.横桥向底板不少于5个。
整体式空心板1.横桥向底板不少于2个。
装配式空心板1.每片空心板不少于1个。
梁式截面钢筋混凝土T梁1.每片梁底位置不少于1个。
预应力混凝土T梁1.每片梁底位置不少于1个。
I型梁1.每片梁底位置不少于1个。
π型梁1.每片梁底位置不少于1个。
分离式箱梁1.每片梁底位置1~2个。
整体式箱梁1.横桥向不少于5个。
. word ... word ..钢箱梁1.横桥向不少于5个。
钢混组合梁1.每片纵梁底部不少于1个。
在竖向挠度测试中,还应测试桥梁墩台(支座)的竖向变形(或沉降变形),以准确反映上部结构的变形性能。
(5)试验荷载试验时按试验荷载效应与设计荷载效应等效的原则,对各测试截面活载力进行有限元电算分析。
可根据实际情况并考虑到车辆来源、组织和调配方便来确定试验荷载(采用汽车荷载移动加载)。
标准加载车如下图5-3所示。
图5-3 标准加载车图示(6)加载程序(1)试验前对桥跨结构进行预压,消除结构非弹性变形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2)加载重物或车辆停放在对桥跨结构、受力无影响的区域,正式加载前,对桥梁试验跨杂器物及与试验无关的仪器设备进行清理,消除非试验荷载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并保证试验期间的各项安全。
非工作人员退场,待一切工作安排就绪,进行第一次空载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