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封开黑石顶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广东封开黑石顶省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广东省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实施细则》等规定,结合自然保护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是划入自然保护区管辖范围内的国家和集体所有的山地、林地、耕地(包括水田、旱地、山坡地)以及各种自然资源,均按照本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第三条广东封开黑石顶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以下简称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自然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二)制定自然保护区的各项管理制度,统一管理自然保护区;
(三)调查自然资源并建立档案,组织环境监测,保护自然保护区内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四)组织或者协助有关部门开展自然保护区的科学研究工作;
(五)进行自然保护的宣传教育;
(六)在不影响自然保护区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
组织开展参观、生态旅游等活动。
第四条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负责编制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并报上级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后实施。
未经国家林业部或省林业局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进入自然保护区建立机构和修筑设施。
自然保护区应当妥善解决保护区内村民的生产、生活用地。
第五条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负责建立护林防火队伍,订立护林防火公约,组织群众护林防火。
第六条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在出入自然保护区的主要路口设置检查站,负责对进入自然保护区的人员进行安全和保护自然资源等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依法对出入自然保护区的车辆、人员进行登记。
第七条凡需进入自然保护区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拍摄影视照片和进行其他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经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同意,报请省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批准。
经批准后进入自然保护区从事上述活动的,必须严格遵守自然保护区管理制度和有关规定,并交纳保护管理费。
保护管理费的收费标准应经物价部门依法核准,否则,自然保护区不得收取保护管理费。
第八条自然保护区内的居民应遵守自然保护区有关规定,在不破坏自然资源的前提下,经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同意,可以在划定的生产生活区内从事种植、养殖业,也可以承包自然保护区组织的劳务或保护管理任务,以增加收入。
第九条自然保护区根据自然资源情况可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负责设立界桩标志。
第十条禁止任何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
需要进入核心区从事科学研究以及其他调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事先向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提交申请和活动计划,并经省林业局批准。
第十一条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禁止野外用火。
实验区内生产经营确需野外用火的,用火单位和个人应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止火灾措施,经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批准并办理手续后方可野外用火。
第十二条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
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三条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猎捕和进行其他妨碍野生动物生息繁衍的活动。
确因科学研究、驯养繁殖、展览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捕捉、捕捞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捕捉、捕捞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省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捕捉、捕捞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经县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向省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
第十四条自然保护区内的珍贵树木等具有特殊价值的植物资源应当认真保护,未经批准不得随意采集。
确因科学研究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采集的,必须事先报经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批准。
采集矿物、土壤标本的,参照前款规定办理。
第十五条严格控制外来人口迁入自然保护区。
经批准进入
自然保护区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的管理,遵守自然保护区的有关规定。
第十六条在确保自然资源和环境质量不受破坏前提下,经省林业局批准,可在指定的范围内开展旅游活动。
但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旅游业务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统一管理,所得收入用于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保护事业;
(二)有关部门、个人投资或者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联合兴办的旅游建筑和设施,产权归自然保护区,所得收益在一定年限内按比例分成,经营期为15-20年,经营期间自然保护区的隶属关系不变;
(三)旅游区必须进行规划设计,确定合适的旅游点和旅游路线,其设计必须符合《广东封开黑石顶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
(四)旅游点的建筑和设施要体现民族风格,同自然景观相和谐;
(五)根据自然保护区对旅客的容纳能力和接待条件,制定自然保护区旅游年度接待计划,按隶属关系报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批准。
(六)采取有效的防火、防盗、卫生等设施,实行严格的巡护检查制度,防止造成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的破坏。
第十七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报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给予表扬和奖励:
(一)保护、管理和发展自然资源成绩显著的;
(二)开展科学研究,探索合理利用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途径和动物资源自然演变规律,成绩显著的;
(三)同破坏自然保护区管理秩序的违法行为作斗争有功的;
(四)其他对自然保护区工作成绩显著或者作出重大贡献的。
第十八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和个人,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等规定给予行政处罚。
(一)擅自移动或者破坏自然保护区界标的;
(二)未经批准进入自然保护区或者在自然保护区内不服从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管理的;
(三)经批准在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和标本采集的单位和个人,不向自然保护区提交活动成果副本的;
(四)违反本管理办法规定,进入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砍伐、狩猎、捕捞、开垦、烧荒、开矿、挖沙等活动的。
第十九条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应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第四十一条所列举的行为,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
第二十条扰乱自然保护区工作秩序,妨碍工作人员执行公务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玩忽职守、纵容或伙同外
来人员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致使自然保护区公共财产或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损失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河儿口镇人民政府要教育群众提高对生态环境建设重要性的认识,积极支持配合自然保护区护管理工作。
第二十三条县林业、公安、国土资源、水利、环保、旅游等部门要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依法打击损害或破坏自然保护区内自然资源或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设施的违法犯罪行为。
第二十四条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的行政处罚所得及收取的保护管理费全额上交县财政专户。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会同县政府法制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本办法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