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管总论 ppt课件
激素→靶器官组织
2、维持内环境稳定(酸碱平衡体温调节等)
➢ 3、内分泌功能(心纳素、血管紧张素等具 ➢ 有生物效应)
4、免疫防御体系(淋巴细胞、抗体)
4
一、心血管系统组成
心 heart 动脉 artery 毛细血管 capillary 静脉 vein
5
(一)心脏:
血液循环的动力中心。 左右两半,四个心腔 内有单向开放的瓣膜, 保证血液在其中进行 单向性流动。
冠状窦口前内侧缘 Koch三角 三尖瓣隔侧尖附着缘
Todaro腱
Koch三角
Todaro腱: 是位于下腔静脉口前方 心 内膜下的一个腱性结构。
25
(二)右心室
被室上嵴分成两部分:
1.右心室流入道(固有心腔 ) 右房室口(入口)
右房室瓣(三尖瓣)
肉柱、乳头肌 三尖瓣瓣尖
三尖瓣瓣环 腱索 乳头肌
三尖瓣复合 体
28
(四)左心室 left ventricle
1.左心室流入道 左房室口 左房室瓣(二尖瓣)
二尖瓣瓣尖
二尖瓣瓣环
腱索
二尖瓣复合体
乳头肌
2.左心室流出道
主动脉口
主动脉瓣(三个半月瓣)
前尖
后尖
29
30
半月瓣与主动脉壁之间的袋装间隙称主动脉窦。 根据有无冠状动脉的开口,分为:
左冠状动脉半月窦 右冠状动脉半月窦 无冠状动脉半月窦
左心房 左心室 右心房 右心室
6
➢(二)动脉:
➢ 由心室发出、将血液送到 ➢全身Cap的管道。 ➢ 1、管径逐渐变细,分 ➢ 大、中、小动脉。 ➢ 2、富含弹力纤维 ➢ 和平滑肌 ➢ 3、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7
➢(三)静脉:
➢ 将毛细血管的血导流回心 ➢ 的管道。
➢ 1、行程中不断接受属支, 逐级回合,径渐变粗。
前乳头肌根部有一条肌束横过室腔 至室间隔的下部,称其为隔缘肉柱 (节制索),防止心室过度扩张。
三尖瓣环 瓣尖 腱索 乳头肌
肉柱
26
(二)右心室 right ventricle
2.右心室流出道(动脉圆锥或漏斗部) 光滑无肉柱
肺动脉口(出口)
肺动脉瓣
肺动脉瓣
左
右
27
(三)左心房 1.入口:四个肺静脉的入口 Left atrium 2.出口:左房室口
心外膜
心肌层 心内膜
35
三、 心的构造
三、血管吻合及功能意义
(一)动脉间吻合 缩短循环时间,调节血流量。
(二)静脉间吻合 保证脏器扩大或腔壁受压时血流通畅。
14
➢ (三)动、静脉吻合
➢
缩短循环途径,调节局部血流量和体温。
➢ (四)侧支吻合
➢
侧支吻合建立的循环称侧支循环。
➢
15
第一节 心 heart
16
➢一、位置和外形
➢1.位置
➢ 胸腔中纵隔内,
脉管系统
1
概述
脉管学
(连续封闭的管道系统)
组成
心血管系统
脉管系统 (心、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淋巴系统
(淋巴管道、淋巴器官、淋巴组织)
2
心血管系统
cardiovascular system
淋巴系统
lymphatic system
3
功能
营养物质、O2→组织
1、物质运输 CO2尿素等代谢产物→肺、肾、皮肤
12
外界
CO
右心室 肺动脉 肺O泡2 毛细2血管 肺静脉 左心房
(静脉血)
(动脉血)
右心房 静脉 毛细血管 主动脉及其分支 左心室
C
O
细O胞2 (组2织液)
肺循环:途径短,将含CO2丰富的静脉血转变为含O2丰 富 体循环的:动途脉径血长。,将营养物质和氧气输送至全身各处,
并把代谢产物运送回心脏。
13
22
二、心 腔
心脏有四个心腔: 左心房 右心房 左心室 右心室 左右不通、上下通
23
(一) 右心房right atrium 分两部 (以界嵴、界沟分)
1.固有心房:右心耳
梳状肌
2.腔静脉窦:(三个入口)
上腔静脉口 下腔静脉口(瓣) 冠状窦口(瓣)
卵圆窝
(一个出口)右房室口
界嵴 界沟24Fra bibliotekTodaro腱
2、与伴行动脉相比,壁薄、 弹力小。
3、血流慢,血容量大。
8
➢(四)毛细血管:
➢ 连接于动、静脉之间的微 ➢ 细管道.
➢ 1、径细、壁薄,仅有一层 ➢ 内皮细胞。 ➢ 2、互连成网。 ➢ 3、血流缓慢,是物质交换 ➢ 的场所。
9
二、血液循环途径
➢
→ 动脉及其分支
➢
↑
↓
➢
静脉 ← ← 毛细血管
➢
➢ 根据血液循环的途径不同,分为相互连 续
➢ 2/3在正中线的左侧,
➢ 1/3居正中线的右侧。
➢ 长轴:与身体正中线
➢
约45角
17
➢2.毗邻
➢(1)上方:
➢
与大血管相连。
➢(2)下方:连于膈。
➢(3)前方:大部份被肺和胸
膜遮盖,小部份与胸骨体下份及 左侧4~6肋软骨相邻。
➢ (4)后方:食管和胸主动脉等。 ➢ (5)两侧:纵隔胸膜和肺。
18
33
三、心的构造
➢(一)心纤维骨骼
➢ 1.右纤维三角(中央纤维体)二尖瓣 环、三尖瓣环和
➢ 主动脉后瓣环之间,向下附
➢ 着于室间隔肌部。前方与室间
➢ 隔膜部移行。
➢ 2.左纤维三角 主动脉左瓣
➢ 环外侧与二尖瓣环之间。
左纤维三角
➢ 3.纤维环
主动脉后瓣 纤维环
右纤维三角
34
三、 心的构造
(二) 心 壁 自内向外: 心内膜 折叠形成心瓣膜 心肌层 心房肌、心室肌 心外膜 浆膜性心包的脏层
➢的两部分。
10
➢(一)体循环(大循环)
➢左心室→主动脉及其分支
➢
↓
➢右 心 房 ← 腔 静 脉 ← 毛 细 血 管
➢
➢特点:途径长,将营养 ➢物质和氧气输送至全身各 ➢处,并把代谢产物运送回
11
(二)肺循环(小循环)
右心室→肺动脉干及其分支 肺泡壁毛细血管
左心房←肺静脉
特点:途径短,将静脉血 转变为含氧多的动脉血。
3、心脏的外形 一尖 一底 两面 三缘 四条沟
心底 左缘
右缘 下缘
膈面 胸肋面
心尖
19
心尖搏动点: 左锁骨中线第5 肋间隙交点内侧 1~2cm处。
20
四
条 冠状沟、前室间沟、后室间沟、房间沟
沟
冠状沟
房间沟
前室间沟
后室间沟
21
前、后室间沟在心尖右 侧的会合处稍凹陷, 称为心尖切迹。
后房间沟、后室间沟与冠状沟 的相交处称房室交点。该处是 心表面的一个重要标志。
31
二、心 腔
32
复 习 Review
1. 左心室收缩时 二 尖 辨关闭 主 动 脉 辨开放; 右心室舒张时 肺 动 脉 辨关闭 三 尖 瓣 辨开放。
2. 心室收缩时 房 室 瓣关闭,防止血液逆流入 心 房 , 主、肺动脉瓣开放,血液流入 相应 动脉 ;心室舒张时 主、肺动脉 瓣关闭, 防止血液逆流入 心 室 , 房 室 瓣开放,血液流入 心 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