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马过河教学设计

小马过河教学设计

《小马过河》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要认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到事情要开动脑筋,勇于实践.。

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懂得遇事要开动脑筋,勇于实践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导入
1、教师导语: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一匹可爱的小马!小马见到这么多新朋友真高兴啊!接下来我们要去学习一篇关于它的童话故事。

2、板书课题(小马过河)
3、学生齐读课题
二、读课文,解决生字读音,了解故事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
2、齐读我会认的字,教师订正,抽读、男女分开读
3、理解词语意思
4、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朗读指导
1、出示老马说的话:“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事吗?”(商量、询问的语气)
2、出示小马说的话: 小马连蹦带跳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

”(反问)“牛
伯伯,请您告诉我,这条河,我能蹚过去吗?”(礼貌、疑问)
3、松鼠说的话:松鼠拦住它大叫:“小马!别过河,别过河!你会淹死的!”(语调稍快,
语气着急、担心)
四、梳理课文,深刻悟理
1、读课文1—3自然段,思考:小马要帮妈妈做什么事?遇到什么
困难?
2、读课文4—6自然段,思考:小马遇到谁?他们说了些什么?
3、读课文7—8自然段,思考:小马为什么回家找妈妈?小马试验
的结果是怎样的?
4、课堂小结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作者运用拟人手法,通过小马与牛伯伯、小松鼠的对话,把一个不善思考、凡事爱问妈妈的孩子写得活灵活现。

启发我们遇事要认真思考、开动脑筋,亲自去实践。

四、课堂作业
五、1.辨字组词。

原()麦()突()
愿()表()穷()
该()伯()意()
刻()怕()音()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一只一条一匹一头
()松鼠()老牛()小河()小马
六、拓展延伸
谜语:
尾巴长,鬃毛飘,会拉车,能奔跑。

(打一动物)
七、续编故事
过了几天,下起了大雨。

大雨一下就是几天几夜,河水涨了老高。

外婆打电话来找老马,说自己家被水淹了,老马听了十分着急,对小马说:”孩子,你先给外婆送点东西吧。

”小马驮起面飞快地向外婆家跑去。

跑着跑着,一条大河挡住了去路……
板书设计
小马过河
老牛——水很浅
松鼠——水很深
妈妈——试一试
(遇事要动脑筋,亲自实践)
教学反思
《小马过河》是一篇童话,训练朗读是本节课教学的一个点。

我重点指导朗读小马说的话,松鼠大叫的话。

上课时,我没想到孩子们胆子小,积极发言的不多,朗读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引导几次后,我觉得时间紧张,接下来就匆匆忙忙往前赶。

我感觉本节课上学生个性化阅读交流时间少,每个学生个性化的看法表达不够充分。

通过这节课我深深体会到,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加强有感情朗读训练,是上好语文课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以后教学中,还要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上多下功夫。

《小马过河》是经典的童话,它包容的东西太多。

孩子们从中所悟也应该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

我感觉自己挖的不深,更体会到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

在课堂上随时有可能发生教师意想不到的事情。

教师必须有随机应变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