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2017第一轮复习--地球的运动

4.2017第一轮复习--地球的运动


角速度:除极点外,
两极点线速度角速度均为0。
以练促记
读下面极地上空俯视图,回答问题。
(1)此图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 北半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比较B、C、D三点的角速度大小: B=C=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比较B、C、D三点的线速度大小: B =C<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N
M P N
Q
1.定义:(昼半球)太 阳高度相等的点的连线(圆 )。 60°N 2.特点:以太阳直射点为 30°N “中心”,呈同心圆式向四周 0° 递减。90°→0°
30°S 60°S
S
太阳高度等值线相关规律
1、 太阳高度等值线的圆心为直射点,通过该点的经线 (直射经线)地方时为中午12点;通过该点的纬线(直 射纬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o。 2、直射点所在经线圈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纬 度就相差多少度o 3、中央经线上的点,直射赤道时,最北点为北极, 最南点为南极;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只有北极点可以看 见;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只有南极可以看见。 4.如直射赤道,则赤道上两点的太阳高度差等于经度差 如不直射赤道,则此纬线的经度差大于太阳高度差。
知识点二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一.昼夜交替。
1.昼夜交替
地球既不发光也不透明→昼夜现象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昼夜半球不断更 替 昼夜更替周期:24小时
2、昼夜半球(昼夜半球面积相等) 3、晨昏线:昼夜半球的界线,垂直与太阳光线 (自东向西移动)
晨线(日出),黑夜进入白天,早晨 昏线(日落),白天进入黑夜,黄昏
正午太阳 高度角
楼房影子
答案:(1)34.7 m (2)楼距应增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某中学(360N,1130E)一学生对太阳 能热水器进行改造如图所示,将热 水器装在一个大玻璃箱中,并将支 架改造成活动方式。据此回答:
1.当地楼房影子最长时,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调节活动 支架,使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的夹角为 A.23026′ B.59026′ C.66034′ D.360 2.当热水器的吸热面与地面夹角增到最大时,可能发生的是 A.天山雪线的位置最高 B.松花江流域河水封冻 C.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D.罗马地区高温干燥
解析: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 ,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 值,若此时该楼的一层能被太阳 照射的话,则各楼层都能被阳光 照射。求出此时的正午太阳高度 角是30°,两楼间最小距离应为 x=20×cot 30°=34.7 m。黄赤交 角变大为23°34′,则当地正午太 阳高度变小(29°52′),楼影变 长,两楼间距应增大。
C.B地向右偏
B.A地向右偏
D.A地偏向大于B地
解析:(1)、(2)已知A、B同为晨昏线上的两点,假设A、B 两点位于昏线上,则A点为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其所在经线 (60°E)的地方时为18时,太阳直射的经线为30°W,此时太阳 直射西半球,与题意不符,假设错误。所以A、B两点位于晨线 上,60°E的地方时为6时,B点的地方时为8时。(3)沿地表水平 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是: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 转。 答案:(1)B (2)A (3)A
地球的运动专题复习
自 主 梳 理
知识点一
地球自转
旋转 1. 方向: 自西向东 从南极上空俯视: 旋转
恒星日:时间长度为 2. 周期 太阳日:时间长度为
从北极上空俯视: 逆时针 方向
顺时针 方向
23时56分4秒 ,旋转360° 59′ 24小时 ,旋转360°
任何地点 都相等, 3.速度 约15° /小时 线速度:由赤道向 两极 递减
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
北半球
3月21日 春分 昼夜平分
昼最长 夏半年 6月22日 夏至 夜最短
冬半年
昼最短 冬至 12月 夜最长 22日
昼夜平分 秋分 9月23日
例:我国科学家从a地出发到b、c、d三地考察(图 中时间是北京时间),读图回答:
(1)、科学家抵达下列各地时,符合实际的是:C A.b地太阳在西南天空 B.c地为正午 C.d太阳位于地平线以下 D.d地当地日期为19日
赤道
北回归线
北极圈
北极点
(3)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①.太阳能热水器仰角、楼距 ②.确定地方时 ③.确定日影长短及方向
正午太阳高度角
热水器倾斜角
地面(或楼顶)
某疗养院(北纬36°34′) ,计划在一幢20米高的楼房 北面新建一幢楼房。因为疗养的需要,要求高楼的每一 层一年四季都能晒到太阳。 (1)新楼至少要距原楼多少米? (2)若黄赤交角变为23°34′,两楼之间的距离将应 如何变化,才能保证各楼层均有较好的采光?
D S
S
D
B为天顶,CD为地平圈 三条平行线:二分二至时太阳运动的轨迹在 由于天球半径为无穷大,把整个地球看成一 个质点A 天球上的投影
天球图
N
C A
B(天顶)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D S
旋转成正直(天顶朝上)的图形
继续
天球立体图
B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E N A W S
A点为观察地点,B点为天顶
三条平行线变成了三条带有运动方向的曲线 确定出地表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答案:1、C
2、 A
例2
右图是某地某日太阳高度分布图,据图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太阳高度分布规律是 。 (2)该图的节气是 。此日全球正午太 阳高度分布规律是 。 答案:( 1)从直射点向四周降低;(2)夏至日; 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3)此时北京时间是 。 (4)A点所在经线的经度是 。 (5)B点有一旗杆,此时影子指向 。 (6)C地的经度 (大于、小于、等于)23026′,该 地气候类型是 。
90°´N
66°34´N
0° 23°26´S 夏至日二分日 冬至日
23°26´N
66°34´S 90°´S
(1)纬度分布规律:(缩记)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 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从此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④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90° 66°34′
23°26′ 冬至日 春分日 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
同为晨昏线上的两点,太阳直射东半球 (12时所在经线为太阳直
射的经线)。据此回答(1)~(3)题。 (1)此时,B点的地方时是( A.4时 C.10时 ) B.8时 D.14时
(2)该日,A点位于(
A.晨线
)
B.昏线
C.晨线和昏线都行
D.无法确定
(3)关于在A、B两地水平运动物体说法正确的是(
)
A.A地不发生偏向
一、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2.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公转方向
太阳
N
N
从天北极 俯视 “逆时针 ”
公转方向
公转方向
太阳
S
S
从天南极 俯视 “顺时针 ”
公转方向
公转方向规律
自西向东(与自转方向一样) 从天北极俯视:逆时针 从天南极俯视:顺时针
3.公转周期: 365天6小时9分10秒(1恒星年)
二、太阳高度的变化
1.太阳高度
天顶
西 南 东 北
二、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 正午太阳高度角=900-|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 离直射纬度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②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
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③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 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2.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1.太阳直射点的 “移动方向” 规律
365日5时48分46秒 (1回归年)
3月21 日
6月22 日 次年3月21 日
9月 23日 12月22 日
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1.太阳直射点的 “移动方向” 规律
23°26′N 6月22日 3月21日 9月23日 3月21日 23°26′S 12月22日
(4)日界线:
①自然界线: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
②人为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基本为180°经线
跨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的变化
180°
东 十 二 区
减一天
加一天
西 十 二 区
• 向东跨过国际日期 变更线日期减一天 • 向西跨过国际日期 变更线日期加一天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南左北右
以练促记
(2012· 佛山模拟)图中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差为30°,A、B
例1:右图为某时刻我国局部地区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 ,图中圆圈为等太阳高度线,水平直线表示纬线,竖 直的直线表示经线,读图回答。 1.此时北京时间是( ) A.12时 B.0时 C.12时16分 D.11时44分 2.M、N两地的经度差( ) 0E 116 A.大于10° B.小于10° 北京 C.等于10° 400N D.可能大于10°, 也有可能小于10° ●M ●N 解析:从北京与太阳直射点的 800 纬度相差20度,可知MN纬线是 200N,MN经度差大于20 700
解析:当地楼房影子最长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可 以求出该日正午太阳高度(H=90-︱36+23026′︱= 30034′),进一 步计算出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夹角是59026′。 当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夹角最大时,是北半球冬至日。
三、昼夜长短分布规律
昼夜长短用昼弧和夜弧“长短比例”来表示
昼弧 夜弧
答案: (3)6月22日20时 (4)180° (5) 甲(东北) (6)大于,热带 沙漠气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