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主席,大家好。
对方辩友的辩论不失精彩,但问题还是很多:1.逻辑混乱。
对方辩友一直强调要减少对老人的二次伤害,找专业人士进行救助。
这已经是在扶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考量,不是不扶,而是如何扶、怎么扶才能扶的更好地问题。
2.对方辩友犯了机械类比的错误。
把小概率事件类比为普遍事件,据此不扶老人的依据是片面的、偏激的。
同时还夸大了事件的负面影响,请对方辩友不要带着黑色的墨镜来看待这个光明的世界。
3.对方辩友一直说怕自己的好心会连累家人,给家人造成经济负担。
我倒想问了,您如何知道您即将扶起的是会诬蔑你的老人呢?
下面,我将从以下四方面阐述我方观点:
第一,生命是至高无上的,面对摔倒老人痛苦而无助的眼神,让我们不得不怀疑对方的是否理论还是否有对生命尊重的成份。
在摔倒的老人即将消逝的生命面前,任何的借口都会显得苍白。
铭记尊重生命,让我们以更多的善意去面对下一个老人,如同面对即将老去的自己。
第二,永不沉睡的良心,不断地鞭笞着我们,要去帮扶和救助摔倒的老人。
因为我们扶起的不仅仅是老人,更是自己的良心。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每个人的行为都会成为他人的一面镜子,今天的你就是明天的他,如果我们主动一点,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列中。
因为良心。
第三,虽然体制的健全和法律的完善都必须经历一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
但脆弱的生命经不起时间的消耗,本真的良心更不允许放任生命的消逝。
老人倒了不扶,那人心也便倒了。
人心倒了,我们怎么
去扶?我们无意站在道德的至高点上评价他人,而是捧着自己的良心,不断拷问自己:扶不扶老人之外,谁来扶一扶我们的良心?
第四,脸上的泥土不能阻止眼中的光芒,帮助老人面临风险也不能抛弃良心。
不扶摔倒的老人,我们将会失去更多。
有天,当我的孩子用那清澈的双眼看着我,问道:“为什么要扶老人?”我要无愧、大声的告诉孩子:“因为生命,因为良心。
”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面对摔倒的老人应该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