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框市场资源配置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理解市场配置资源的具体机制。
(2)了解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规则的基本形式。
(3)知道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知道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
(4)懂得建立公平公正市场秩序及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的必要性。
(5)理解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的必要性与主要内容;理解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及导致的后果。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全面认识市场配置资源优缺点的辨析能力;把握市场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的具体条件的理解能力;针对市场失灵,提出合理的政府干预对策的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树立合理配置资源与节约资源的意识;树立竞争意识,培养开拓进取的精神。
(2)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方面的优势,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3)树立自觉遵守、维护市场秩序与规则的观念,抵制一切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4)养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道德品质和个人行为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优缺点;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
教学难点:市场准入规则、竞争规则、交易规则;公共物品。
三、教学方法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国是世界上国土面积第三大国,地大物博,资源总量巨大,然而人均占有量却很低。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这就要求我们节约资源,合理配置资源。
那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合理配置我们的资源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疑问一起进入第九课第一框市场配置资源。
【授受新课】一、市场调节结合课本P78 漫画:思考:a. 人类社会为什么要合理配置资源呢?b. 你能想出哪些方式配置这些资源,比较这些方式的利弊。
1、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分析:需求无限性,资源的有限性,解决两者的矛盾必须要合理配置资源。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是我们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近几年我国的电荒、煤荒、油荒等问题突出,为什么会出现电荒、煤荒、油荒等问题呢?因为一方面人类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永无止境的,而另一方面社会资源总是有限的。
这样就存在着一个需求的多种多样和永无止境与社会资源有限的矛盾。
因此我们要满足人们不断变动的生产、生活需要,必须对资源的分配有一个合理的安排,这就是资源配置问题。
2.合理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手段:①计划配置;②市场配置。
分析:方案一:当钢材有限的情况下,由政府安排资源在各个行业分配。
我们把这种按计划来分配资源的方式成为计划的方式配置。
方案二:哪个行业畅销,钢材需求量大,那么钢材就大量涌入这个行业。
例如,买汽车的人多了,汽车生产商认为有利可图,增加汽车的产量,那么对钢材的需求量增加。
这样钢材就大量的流入汽车生产行业。
我们把这种以市场的需求来配置资源的方式叫做市场配置。
3.市场经济的含义教师:我们把与计划配置相对应的经济形式就叫做计划经济;把与市场配置相对应的经济形式叫做市场经济。
新中国成立初期到1992年,生产力落后,物资短缺,国家只能实行计划经济,凭票供应各种物品,这样才能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
计划经济是指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根据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要求,由国家按照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的统一计划来管理国民经济的社会经济制度。
邓小平南巡时说过:“计划与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资本主义可以利用,社会主义也可以利用。
”市场经济则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
教师:那市场究竟怎样来实现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呢?学生:通过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分析:市场经济通常围绕着三类活动进行:(1)生产什么——市场需要的多就多生产,需要的少就少生产,目的就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即以市场为导向。
什么样的产品价格高,销售量大。
简而言之,就是受供求关系的调节。
(2)如何生产——生产需要投入财力、物力、技术、管理等(即生产力水平)。
企业为了提高生产力,获得更大利益,在竞争中就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科学技术。
谁的生产力能力强就更具竞争力,资源就向哪里流动。
因此资源的流动受市场竞争的调节。
(3)为谁生产——谁愿意买,谁出的价钱高就卖给谁。
在这里生产受价格的影响。
小结:通过这些机制,市场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一样,引导着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调节人、财、物在全社会的分配。
4.市场调节的优点教师:为什么我们实行的是市场经济而不是计划经济呢?究其原因,是市场经济具有其优越性。
大家想一想市场经济的优势有哪些呢?学生:①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敏的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合理配置资源②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促使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调节经营生产,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一一有效利用资源二、市场秩序教师:虽然利用市场配置资源具有各种优点,但是这并不是无条件的,其基本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必须具备公平,公正,有序的市场秩序。
1.建立良好市场秩序的原因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市场经济也一样,没有市场秩序的约束就会混乱,要使经济健康发展就建立统一规范的市场秩序。
良好的市场秩序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保障。
生: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才能合理的配置资源。
市场合理配置资源才能(要求)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2、如何维护和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1)严格实施市场规则教师: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市场竞争类似于体育竞赛,离不开竞赛规则。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的角色是运动员,而政府应该是裁判员,即企业是直接参与市场竞争的经济主体,政府仅仅是市场竞争规则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如果政府直接参与市场竞争,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则会造成制定规则和执行规则的不公正,会导致市场秩序混乱,破坏公平竞争的社会经济环境。
打个比方,就是政府给市场主体修一条路,这条路又宽又平,中间有警示、横线、检查站;企业就是汽车,什么时候出发,选择什么路线,是企业自己的事情,企业和政府的关系就是:“政府把路修好,企业把车开好。
”良好的市场秩序需要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那么你所了解的市场规则有哪些形式呢?学生: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
教师:通过这些规则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做出具体规定。
市场规则又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呢?学生:准入规则一一凡不符合市场准入规则的行业、行业商品均不允许进入市场。
竞争规则一一禁止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非法垄断及其他非法竞争行为。
市场交易规则一一市场交易必须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
教师:在市场经济中,可能存在种种不遵守市场经济“游戏规则”的现象。
例如:违背市场准入规则,销售损害消费者身心健康的产品;违背市场竞争规则的地方保护主义,非法垄断行为;违背市场交易规则的强买强卖、巧取豪夺、牟取暴利、坑蒙拐骗等非法行为。
另外,偷税漏税、走私贩私、商业欺诈、假冒伪劣、恶意逃避债务等行为,也属于不遵守市场经济“游戏规则”的行为。
(2)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
一一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A.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现代市场交换的两个基本特征:①商品交换在时间和空间上发生了分离。
女口:贷款消费,网购••… ②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在信息方面具有不对称性。
随着商品功能越来越复杂,品种越来越多,消费者对商品质量的辨别越来越困难。
在上述情形下,参与市场交易会面临各种风险。
所以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克服这些风险的重要途径。
B.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的内容社会信用制度包括信用监督制度和失信惩戒制度,此外,还包括信用资料收集制度,信用评级制度。
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这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C、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
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规范,又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应该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
二、市场失灵教师:市场配置资源具有优点,那么,资源配置能否完全依靠市场调节?市场的调节是完美无缺的吗?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情境一:小品---救火(让两个同学模拟打电话)A:我家失火了,请帮忙灭火啊!B :你家在哪儿?有多远?A: ..... 大约离你们有五公里。
B: 1000元钱A:啊!那么贵,能少点吗?800元好吗?B :那好吧!等消防人员到了,A家已经烧光了。
问题:此小品反映了市场调节的什么问题?学生:市场调节解决不了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
公共物品:指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
它是相对于私人物品而言的。
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非竞争性就是指多一个人消费不会给社会带来额外的成本。
因此为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公共物品不应该排他,应该免费向公众提供。
所谓排他性是指某个消费者在购买并得到一种商品的消费权之后,就可以把其他消费者排斥在获得该商品的利益之外,私人产品在使用上具有排他性,如:甲购买了一块巧克力,他就获得了消费这块巧克力的权利,其他人未得到甲的允许就不能消费同一块巧克力了。
公共物品并非都是有形的,也有无形的,比如:政府提供的禽流感防治服务就是无形的公共物品。
(1)纯公共物品: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如国防和灯塔等,通常采用免费提供的方式。
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多见。
(2 )准公共物品: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局部的排他性。
即超过一定的临界点,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就会消失,拥挤就会出现。
a•公益物品。
如义务教育、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公园等b公共事业物品,也称自然垄断产品。
如电信、电力、自来水、管道、煤气等情境二:毒品海洛因,枪支弹药等利润很大,很多人也因此而走上了不归路。
问题:如果让市场来调节诸枪支、危险品、麻醉品等物品的生产和流通,会出现什么后果?学生:会严重影响社会安定,危害公民的身心健康,败坏社会风气。
总结: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解决不了(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
有些物品不能让市场来调节(危险品,麻醉品)。
2、市场调节的缺陷展示图片:(1)三聚氰胺事件、地沟油、假酒、染色馒头、苏丹红(2)课本81页漫画“一哄而下”(3)《跟不上趟》第一幅:蛋市价格上涨,老汉养鸡;第二幅:蛋市价格下跌,老汉杀鸡;第三幅:蛋价再次上涨,老汉无奈。
教师:上面三组漫画分别反映了市场调节具体什么缺点?学生: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
教师:自发性一一为了利益不择手段,违反法律和道德。
表现:为了眼前的利益, 有的工厂大量排放废水、废气;制假售假;盗版等。
盲目性一一在调节生产方向和决策上的失误,在利益驱动下,表现为一哄而上或一哄而下的盲目追逐利益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