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
有生命的东西。 例:他问我能不能帮他一个忙:去购书中心帮他买本汉语词典。 她经常帮助同学。
教案设计(综合课为例)
(2)讲解重点语法“时量补语” (15分钟) :
动词+时量补语(表示动作持续多长时间)
持续性动词有三种形式:
我学汉语学了一年。(重复动词)
我学了一年(的)汉语。(动词+时间+宾语)
Eg:我吃早餐八点钟。
她是很漂亮。
我烤肉想吃。
三. 对学习材料进行设计和加工
(一)分段和归纳 (二)设计难词难句的解释方法 (三)补充语法点的例句 (四)设计与课文有关的问题 (五)设计和补充练习 (六)设计图表、录像等教具 (七)设计和模拟情景
第二节 教案的撰写
教案设计:格式与构成要素
Eg.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理解并掌握时量补语的语法意义和用法。 2.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的词语和语法造句,并进行成段表达。
教案设计(综合课为例)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语法:时量补语 2.词语:半天、好…、只好、帮助、帮忙 三、教学方法: 1.运用公式的形式,讲解时量补语的语法意义和用法 2.设计真实情景进行操练(例:…) 其他教学方法:讲练、归纳、演绎、听说、问答、直观法、情景
教案撰写的注意事项
1) 教学目的、要求要陈述学习者的学习结果,力求明确、 具体,可以观察和测量;要反映学习结果的理解、记 忆和运用三个层次。
2) 从复习旧课到布置作业时教学过程中的五大环节(组 织教学、复习检查、讲练新内容、巩固新内容、布置 课外作业),每个环节需花多少时间应大致框定
教案撰写的注意事项
行。
如:只好-只好走路回家-马-说了半天-他说了半天我还是不明白这个生词的意思。
教案设计(综合课为例)
4.讲练重点、语法点(20分钟) (1)辨析近义词:帮忙和帮助(5分钟) ①“帮忙”是动宾结构,又是离合词,“帮忙”后面往往是
动词或要作的事情,不可以直接跟表示人的宾语。 ②“帮助”是联合结构,后面可以接宾语,宾语一般是人和
3) 讲解新课的教学步骤要依据语言信息、智慧技能、认 知策略等认知心理过程来安排和组合。
4) 语法规则的举例一般需补充典型例句、一般例句、复 杂例句和变式例句等,都要事先拟就。
5) 课堂提问需有计划地周密设计,所拟问题应尽可能有 连贯性、启发性,并给学习者创造性发挥的机会和余 地。上课准备发问的问题连同参考答案要写进教案。
见板书上重点生词、语法
(五)布置作业(2分钟左右)
课后练习、造句、作文、复述、预习
例如:结合某次迟到经历,写一篇作文或对话。要求:使用
时量补语,“一…就” 就、才
注意: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板书设计及教具使用:
(课后记/反思/评估:成功与教训;应注意的问题;哪些问题没讲 清楚;哪些问题学生掌握起来较困难等)
教案撰写的注意事项
6) 文化内容讲什么,怎么讲,要事先考虑成熟,重点和 关键语句要写进教案。
7) 作业的布置要在教案中注明在教材中的何处,或附上 补充练习题。
8) 教案执行完毕,要写教学反思。
教案案例
Lesson15 你们公司有多少职员?
Thank You!
1.导入新课(5分钟)
文化导入、情景导入、图片导入、提问导入、教
具导入、随机导入等
如:你每天坐几路车来学校?今天坐车顺利吗?
等了多长时间?
2.学习生词(10分钟)
听写新课生词-教师领读-学生齐读或个别读-纠正 发音
教案设计(综合课为例)
3.重点词汇扩展练习(10分钟) 设计情景或对话进行扩展性操练: 操练主要以学生喜欢的内容或与他们生活联系密切的内容来进
汉语我学了一年。(宾语提前)
教案设计(综合课为例)
非持续性动词的形式: 他离开中国一年了(动词+宾语+时间) 宾语是人称代词的形式: 我等他等了十分钟。 (重复动词) 我等了他十分钟。(动词+人称代词+时间) 设计情景进行操练(看电视、坐车等)
教案设计(综合课为例)
5.学习课文(30分钟) (1)听课文录音-教师领读-学生齐读-分角色读-纠
模拟等
教案设计(综合课为例)
四、教学环节和步骤:
(一)组织教学(2分钟):
问候、点名或谈论一个轻松的话题等
(二)复习旧课: (8分钟)
字、词、语法、课文等
方式:问答、听写、复述课文等
如:问答式:
今天,你很早就来了吗?
你怎么现在才来?
教案设计(综合课为例)
(三)学习新课: (75分钟)
二.对学习材料的分析
(二)分析学习材料的重点 1、课文的语言点(语法点); 2、意义抽象难懂的词语; 3、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词语; 4、容易混淆的同义词、近义词 5、课文所包含的常用句式或句子; 6、课文所包含的文化习俗。
二.对学习材料的分析
(三)分析学习材料的难点 1、妨碍理解课文内容的文化知识; 2、妨碍理解课文内容的疑难句子; 3、学习者交际时容易出现错误的词语或句子 4、因母语影响而难以掌握的语法点。
教案的构成要素
1) 课文的教学目的、要求 2) 课时分配及分课时教学目的、要求 3)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4) 本堂课运用的教学方法 5) 复习旧课(提问、检查等) 6) 导入新课(以旧引新、文化背景介绍等) 7) 讲解新课(朗读、词语解释、难句解释、提问和回答、大意和中心思想、语法点
的讲授操练和小结、解释有关的文化内容) 8) 巩固新课(课堂练习、复述或小结) 9) 布置作业 10)教学反思
一、教学对象/班级:课时安排 二、课型:综合、听力、口语、阅读、写作、汉字 三、教材:名称、第几册、出版社 四、教学时间/课时安排:2学时(90/100分钟) 五、教具:图片、多媒体课件、实物等 六、教学内容:词汇数量、课文内容等 七、教学反思
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重点词语、语法点;功能目标 ;技能训练
对外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
第三讲 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
对职外业汉生语涯与规中划国传统文化
主讲:郭之茵
郭之茵
总纲
1课堂教学的准备 2教案的撰写 3 教案案例
第一节 课堂教学的准备
一、对学习者的分析 (一)了解学习者的文化程度 (二)了解学习者的汉语基础 (三)了解学习者的理解接受能力 二、对学习材料的分析 (一)分析学习材料的结构和体例 一般学习材料的构成由以下五部分构成 课文、生词、语法、注释、练习
正发音-语法点-学生质疑,老师或学生回答-教师针 对课文内容提问,学生回答 (2)板书提示重点,概括大意: 重点词语和语法 课文内容提示 (3)学生看板书的提示,进行成段叙述性表达-分角 色表演。 (如果课文涉及文化方面,应解释有关文化内容)
教案设计(综合课为例)
(四)本课小结(3分钟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