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感染PPT精选课件
2、细菌感染(化脓性脑膜炎)
概念: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脑和脊 髓的软脑膜、软脊膜、蛛网膜机脑脊液的炎症,常常合并化脓性 脑炎或脑脓肿。
2、细菌感染(化脓性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为脑膜炎双球菌、肺炎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B型, 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
感染途径: 1、血行感染:菌血症、败血症及脓毒血症 2、邻近直接侵入:鼻窦炎、中耳炎、乳突炎、开放性颅内脑外伤 3、颅内病灶直接蔓延:如脑脓肿破入蛛网膜下腔或脑室 4、医院性感染:脑室引流、腰穿及脑外科手术
1、病毒性脑炎
临床表现: 5.神经系统表现: 脑膜刺激征:脑膜炎表现 小脑症状:共济失调 脑干症状:脑干脑炎
1、病毒性脑炎
辅助检查: 1.脑电图:90%以上有脑电图广泛异常,主要呈弥漫性高波幅慢波,以 单侧或双侧颞、额区异常明显,有的可出现颞区尖波与棘波。 2.影像学:CT或MRI检查可能正常,典型表现为一侧和(或)双侧颞部、 岛叶、扣带回片状炎症性改变,典型的可有点状出血性改变。 3.脑脊液常规检查:颅内压正常或轻中度增高,白细胞在50-100×106/L 淋巴细胞为主,多形核粒细胞占优势。蛋白正常或轻中度增高,糖和氯 化物多数正常。 4.脑脊液病原学检查:HSV特异性抗体IgG或IgM抗体增高,或HSV-DNA快 速确诊,甚至活检发现HSV病毒颗粒。
2、细菌感染(化脓性脑膜炎)
治疗原则:足量敏感抗生素,防止感染性休克及脑疝形成。 1、抗菌治疗:未确定的病原菌第三代头孢未首选,肺炎球菌选青霉素或 头孢曲松,流感嗜血杆菌选氨苄西林或头孢三代,脑膜炎双球菌首选青 霉素、氨苄西林或头孢三代。金黄色葡萄糖球菌可用甲氧西林,耐甲氧 西林及表皮葡萄球菌可用万古霉素。 2、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10mg/天,3-5天。 3、对症治疗:甘露醇或速尿降颅压,高热物理降温,保持呼吸道通畅, 惊厥患者予镇静处理。
2、细菌感染(化脓性脑膜炎)
病理改变:各种致病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是软脑膜炎、脑膜 血管充血及炎性细胞浸润。后期部分可发生蛛网膜纤维化,粘连 致交通性脑积水等。
2、细菌感染(化脓性脑膜炎)
临床表现: 1、急性或暴发性起病 2、感染中毒表:发热、寒战或上呼吸道感染 3、脑膜刺激征:颈阻、克氏征、布鲁斯征 4、颅内高压:头痛、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 5、脑实质受损:意识障碍、精神症状、抽搐及瘫痪 6、流脑感染:散在红色斑丘疹
治疗:一般处理(降温、抗癫痫、脱水、维持内环境稳定) 抗病毒阿昔洛韦首选,15-30mg/kg.d,14-24天为一疗程,
病情重者可重复一个疗程。
2、细菌感染
概念:各种细菌侵犯神经系统所致的炎症性脑病。
细菌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软脑膜、脑实质、脊髓或感染其他邻近组织如静 脉窦、周围神经等,如化脓性脑膜炎及结核性脑膜炎等。
颅内感染的诊治
颅内感染的分类
按解剖部位分类:脑膜炎、脑炎、硬膜下/外脓肿 按病原学分类: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 按起病方式分类:急性、亚急性、慢性
颅内感染的特点
感染多因抵抗力低下、外伤或手术有关系 颅内感染金标准为病原菌检查 血脑屏障存在致治疗难以达到抗菌浓度 鞘内注射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病情危重及费用高,治疗难以达疗程
2、细菌感染(结核性脑膜炎)
概念: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和脊膜的非化脓性炎症性 疾病。肺外结核中大约5-15%累及神经系统,结脑最多见,占神 经系统结核70%左右。
2、细菌感染(结核性脑膜炎)
感染途径: 1、血行播散:全身粟粒性肺结核最常见 2、脑实质或脑膜的结核性破溃进入蛛网膜下腔内 3、脊椎、颅骨、中耳或乳突的结核病灶直接蔓延侵犯脑膜。
1、病毒性脑炎
诊断依据: 1.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或疱疹病史 2.起病急,病情重 3.明显的精神行为异常、认知功能下降、癫痫、意识障碍 4.脑电图为颞、额叶弥漫性异常或癫痫样放电 5.影像学额叶、颞叶及边缘叶炎性异常信号及灶性出血混杂影 6.脑脊液白细胞及蛋白含量正常或轻度增高,糖或氯化物正常
1、病毒性脑炎
1、病毒性脑炎
概念:各种嗜神经病毒侵犯脑实质为主的炎症性脑病。 常见病毒:单纯疱疹性病毒、肠道病毒、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 病理改变:脑实质广泛性炎症性损害,部分同时伴有脑膜炎的受损神经 元及胶质细胞内可见Cowdry A型包涵体。
1、病毒性脑炎
临床表现: 1. 起病特点:急性、亚急性 2. 一般无季节性,无年龄、性别差异 3. 前驱症状:脑部症状出现前1-2周内可先有上呼吸道感染或消化感染的前驱症状 4. 神经系统表现: 精神异常:最常见,情感异常、视听幻觉、定向、人格、智能障碍 意识障碍:嗜睡到昏迷均可发生 颅内压力:可正常或改变 痫性发作:各种类型均可发作
2、细菌感染(化脓性脑膜炎)
辅助检查: 1、血常规: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2、脑电图:弥漫性慢波 3、影像学:部分头CT或MRI可能正常,特征性改变MRI增强可见蛛网膜或软 脑膜弥漫性增强,强化的脑膜可见增厚,可伸入脑沟内呈条索状或线状。 4、脑脊液检查:压力增高,外观浑浊或呈脓性,细胞总数100010000×106/L,中性粒多数。糖和氯化物下降明显,蛋白增高。 脑脊液可检出病原菌。Βιβλιοθήκη 2、细菌感染(化脓性脑膜炎)
诊断: 1、急性起病,病情危重 2、高热、恶心呕吐、头痛、抽搐及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 3、影像学:特征性改变MRI增强可见蛛网膜或软脑膜弥漫性增强,强化 的脑膜可见增厚,可伸入脑沟内呈条索状或线状 4、脑脊液检查:压力增高,外观浑浊或呈脓性,细胞总数及蛋白增高, 糖或氯化物减低。脑脊液可能有病原菌
病因及发病机制
结核杆菌经血播散后在软脑膜下种植,行成结核结节,结节破溃后大量结核 杆菌进入蛛网膜下腔引起TBM
20
病理
淋巴细胞为主
结核结节 渗出物
渗出物感染血管
蛛网膜下腔 扩散
结核性血管炎
基底池及外 侧裂
渗出物阻塞
基底池及第四 脑室流出通路 阻塞
脑梗塞
脑积水
21
2、细菌感染(结核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分期: 1期: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无意识模糊、无神经系统功能损害 2期:脑膜刺激征、轻度神经系统功能受损(如颅神经损害)、运动功能障碍 3期:惊厥或抽搐、昏睡或昏迷、严重神经系统功能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