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又可称为:非正规就业、非标准就业、非典型就业、临时就业、弹性就业、派遣就业、自雇就业、自主就业、等多种称谓。
从复杂的名称中我们看到…自由‟,更认识到这种就业的无保障性,就连个正式点叫法都没有。
从概念上可以得出是与正规就业相对应的,是一种应该处于补充地位的就业形式。
从特点上看有劳动关系复杂、工作变动频繁、时间灵活、收入不稳定、难于管理和监控。
从形式来看是以家庭就业、自营就业为主,分布在非正规经济领域。
时间大约在90年代才开始,占就业总人口数50%左右,主要是饥饿机制催生灵活就业的方式。
优势主要表现在机制灵活,门榄低,门类庞杂,涉及行业广泛。
对社会就业贡献有3点:①有利解决短期就业②有利于消除城市生存问题③有利拓宽城市就业渠道。
劣势主要表现在就业条件差,收入工作状态不稳定,存在从业者技能单一,素质不高。
社会、政府政策对此群体不公平有①社会上的歧视。
如银行的贷款政策针对公务员很宽松,而对灵活就业人员是水中月。
②政府的忽视,有限的关注是根源。
灵活就业人员属城市主动就业人群,只要肯干就能解决吃饭问题,政府却因此反而更重视公务员和有稳定收入的工作者,关注社会无收入人员,即两头阶层的社会保障问题建设,灵活就业者却因主动就业被忽略。
③政策显失公平。
灵活就业人员难以享受到有限的社会保障政策资源,国家对此群体制定的社会保障缴费政策不但承担全额20%,个人却只能享受其中8%,相对有保障和有稳定收入的群体就多缴了12%,还不能享受到最需要的医疗保障。
④从政府的资金开支上比较:2004年仅用于公款出国、公车消费、公款吃喝9000亿元!!!占国家财政收入30%,是当年教育、医疗经费总和的十倍。
2006年用于低保补助为136亿元,用于三农3397亿元,用于505万下岗人员再就业234亿元。
2007年社保、就业两项共支出2019、27亿,三农支出3917亿元,用于教育858.54亿,医疗312.76亿元。
与美国的政府开支比较:行政公务(中)37.6%(美)12.5%,经济建设(中)11.6%(美)5%,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中)25%(美)75%。
总之政府政策的倾向性导致政策显失公平,同时也就增加了政策操作的难度,使一些对灵活就业人员有利的政策不能得到切实贯彻和落实
国务院法制办日前就《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管理规定(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
其中规定,国家要求征收的社保险种由养老、医疗和失业三项扩大为全部五项,新增工伤险和生育险。
参保主体除单位及其职工外,还将个人身份加入缴纳范围。
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还将面临多项强制措施。
据了解,目前养老、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最多,生育、工伤保险参保人数相对较少,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灵活就业人员没有进入生育和工伤保险的参保范围。
在一些地区或城市,工伤与生育险并非强制性,一些企业为减少支出,往往忽略这两项保险。
不过,也有些企业出于招工考虑,将工伤、生育险纳入福利范围。
加强保障灵活就业人员工伤保险是指国家和社会为在生产、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和患职业性疾病的劳动及亲属,提供医疗救治、生活保障、经济补偿、医疗和职业康复等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生育保险是国家针对女性生育行为、特点,通过国家强制手段征集生育基金,为怀孕和分娩的职业妇女及时提供经济帮助,保障参保母子的基本生活和健康,确保社会人口再生产和妇女、儿童权益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社保新规拟增工伤与生育险,主要是出于对灵活就业人员的保障。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副教授、中国法学会保险法研究会理事丁凤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灵活就业人员主要指容易发生工伤的农民工、临时工、下岗人员及城市低收入群体,一旦这些人员发生工伤事故丧失工作能力,极易导致生活陷入困境。
如今,社保险种由养老、医疗和失业三项扩大为全部五项,并由相关部门强制征收,加强了社会保障的职能,拓展了保障范围。
目前,国内经济面临滞胀风险,对个人的工作和生活都将产生一定影响,尤其刚毕业没有找到工作的大学生、下岗后怀孕的妇女等,经济滞胀对他们的工作、生活影响更大。
新增工伤险和生育险之后,将重点解决这部分人的后顾之忧。
”
丁凤楚同时指出,“工伤险不能代替雇主责任险等商业类保险。
强制性的工伤险覆盖面广,保障程度会低一些。
而雇主责任险保障范围和保险额度更高,可起到补充作用。
”
确保参保人切身利益从目前发布的《草案》来看,社保费申报时间更灵活,并增加网上申报的方式以方便单位和个人。
此外,申报核定统一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职责清晰,更能确保参保人的利益。
在社会保险费申报方面,《草案》修改了申报时限,将原办法规定的用人单位在每月5日前申报,修改为按月在规定期限内到办理社保登记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缴费申报。
用人单位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社保缴费申报有困难的,经社保经办机构同意,可邮寄申报,并以寄出地的邮戳日期为实际申报日期。
《草案》还增加了网上申报方式;要求社保经办机构即时审核,删去原办法有关不能即时审核的内容;增加用人单位代职工申报的义务。
如经社保经办机构同意,用人单位也可先通过网上申报,并按照社保经办机构的要求提供纸质材料。
职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由用人单位代为申报。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保经办机构办理缴费申报。
同时,《草案》还增加个人申报内容,规定以个人身份参加社会保险的,应当办理缴费申报,并可通过网上申报。
此外,申报核定统一由社保机构负责。
目前,各地社会保险费有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征收的,也有由税务机关征收的。
《草案》根据社会保险法的规定,明确不论是社保征收还是税务征收,社保缴费的申报和基数核定都应由社保经办机构负责。
如何使灵活就业人员同等享受社会保障资源?
⒈灵活就业人员只能作为正规就业的补充,不能作为长期的就业渠道。
从法律法规政策调整,提高此群体的生产积极性,使他们乐于就业,安于创业,达到长期就业的目的。
⒉建立一套切实可行针对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制度。
调整政策,使之公平,达到均衡受益。
⒊对灵活就业人员提供正规就业和常期就业援助。
就业指导、培训、服务,提高灵活就业人员的依法维权意识和整体综合素质,达到稳定和谐就业良性局面。
⒋强化尊重灵活就人员的社会氛围,工会组织要努力成为广大灵活就业人员表达利益诉求的代表和渠道。
就是明确管理主体,理顺管理层次,使灵活就业人员均置于社会政策保障体系的监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