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群理论与都市圈理论比较
省的运费。 供给与需求在都市圈层面 的空 间 对 称, 主要 是 制造业的供需平衡。通过贸易解 决初 级 产 品供 应 的 问题,每个都市圈都有可以建立 一 套 完整 的 制 造业 体系来基本满足本都市圈对制造 产 品 的需 求。 按 照 区域中制造业的产出与区域内的需 求 规 模可 以 达到 相同水平来定义区域经济,是 都市 圈 的 特点。看 一 个经济区域是否可进入都市圈形 态, 主 要是 根 据 该 地区的需求规模是否容纳下一套 能 够达 到 规 模经 济 要求 的 产 业 体 系。 都 市 圈 经 济 本 质 是 一 种 “ 内 向 型”经济,除了因为资源禀赋不 足 而引 起 的 外部 交 换外,就其制造业来讲,基本上是 趋 向 于排 除 外 部 贸易的。 运 费 在 都 市 圈 的 形 成 过 程 中 发 挥 巨 大 作 用。运费使区域间贸易转向区域内贸易。日 本 !"#$ 年提出的 “大都市 圈” 概 念 规 定,“大 都 市 圈 之 间 的物资运输量 不 得 超 过 总 运 输 量 的 %& ’ ” 。各都市 圈的理论边界,应当是在各都市 圈产 品 生 产成 本 相 等的前提下,由运费所决定的空间距离。 二、城市群理论的基本要点 !"&( 年 法 国 地 理 学 家 戈 特 曼 ( ) * +,--./0 ) 在 研究美国东北部城市 发 展 时 提 出 123/4,5,467 来 表 述 城市群的概 念, 123/4,5,467 在 希 腊 语 中 是 巨 大 的 城 市的意思, 他 认 为 “ 123/4,5,467 一 词 曾 经 被 许 多 人 应用……但是,只有将它作为美 国东 北 沿海 独 一 无 二的城市化区域的名称时,它才 获 得 了最 普 遍 的用 意。 ”戈特曼发 现 美 国 东 北 部 城 市 的 发 达 程 度 和 集 聚程度使得传统的农村和城市的 概 念已 经 不 能很 好 地描述其特征,另外,这一城市区 域 的 界线 已 经 超 越了行政界线,它包括某些州的 全 部 和某 些 州 的部 分地区。城市群不只是过分膨胀 的单 个 大 都市 区 或 多个都 市 区 的 简 单 组 合, 它 不 只 是 发 生 了 量 的 变 化,而是有着质的变化的全新的城 市 群 体的 有 机 整 体,具有与其他城市现象不同的本质特征。 戈特曼提出了城市群的两大 基 本 功能,即 枢 纽 功能 ( 86032 ) 和 孵 化 器 功 能 ( 90:;</-,= ) 。他 用 主 要街道和交叉路口等词来表示 城市 群 的 功能。就 像 城市的主要街道和交叉路口是城 市 的命 脉 一 样, 城 市群主宰着国家的经济、文化、 金融、 通讯、贸 易 等方面的主要活动和发展政策的 制 订。城 市 群 是各 种轴线的枢纽,是连接两个或多 个 网 络的 枢 纽。 这 两个网络,一个是国家内部网络, 另 一个 是 国 际网 络。各种网络都是沿着城市群的 枢纽 向 汇 聚中 心 会 合的。汇聚中心总是在那些承担大 量 交 流活 动 的 枢 纽发展起来,而这些交易又是网 络 里的 枢 纽 对不 同 万方数据
城市群理论和都市圈理论是 关 于 中 国 城 镇 体 系 规划和区域经济组织形式的两 个 主 要 理 论。 它 们 都 研究城市体系的发展,研究对 象 具 有 相 似 性, 但 是 又具有一些不同的特点。目前, 学 者 们 在 两 者 之 间 的关系上还没有形成一致的看 法, 主 要 可 以 分 为 以 下几种观点:一是认为城市群 等 同 于 都 市 圈; 二 是 认为城市群的发展水平低于都市 圈 或 是 认 为 数 个 都 市圈构成一个城市群,即二者 是 从 属 关 系; 三 是 王 建等 学 者 ( !’’, ) 提 出 二 者 是 不 同 的 区 域 发 展 模 式,即分 别 代 表 着 美 国 和 日 本 的 区 域 经 济 发 展 模 式。本文认为城市群和都市圈 之 间 既 不 等 同, 也 不 是从属关系,应该被看作是不同 的 区 域 经 济 发 展 模 式。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两种模 式 的 内 涵, 本 文 在 相 关研究的基础上,对城市群与都 市 圈 在 理 论 上 的 不 同进行了对比分析。 一、都市圈理论的基本要点 都市圈 理 论 可 以 上 溯 到 德 国 古 典 经 济 学 家 杜 能, 他在其著 作 《孤 立 国》 中把空间距离引入经济分 析中, 提出了区位地租理论, 形成 了 农 业 区 位 的 向 心 圈理论模式。杜 能 认 为, 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和农业 土地经营集约化程度, 不仅取决 于 土 地 的 天 然 特 性, 而且重要的是 依 赖 于 其 经 济 状 况, 其中特别是取决 于其到市场 (中心城市) 的距离。 他 假 定 自 然 条 件 是 单一的, 只讨论距离城市远近的 地 租 差 异, 即区位或 经济地租。在多 种 农 业 生 产 品 类 之 间, 由于其各类 所能偿付的区 位 地 租 的 差 异, 以致其空间的分布形
经济与社会发展
三、两种理论的对比 ! " 发展动 力 不 同。 根 据 王 建 等 学 者 的 观 点, 都市圈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在最 短的 空 间 距离 内 实 现供给规模与需求规模的对称,这 实 际 上是 规 模 经 济的第四个层面。由此可见,都 市 圈理 论 的 发展 动 力是规模经济。当然,这里的规 模经 济 又 与传 统 的 规模经 济 有 所 不 同, 它 不 仅 是 供 给 方 面 的 规 模 经 济,更是在一定空间范围所集聚的 需 求 方面 的 规模 经济。当需求规模与供给规模在 最 短的 空 间 距离 内 实现对称的时候,运费最低,是 都市 圈 报 酬递 增 的 来源。而在城市群理论中,由集 聚 所 产生 的 不 仅是 规模经济,更主要 的 是 创 新 活 动。 高 密 度 的 集 聚, 使得相互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促 使 创新 活 动 不断 涌现,从而城市群获得更大的 发展。城 市 地 区主 要 被看作是社会进步和创新的组成 部 分。 城市 群 理 论 的思想渊源可以上溯到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 " 空 间 形 态 不 同。 都 市 圈 是 “ 点—线—圈 ” 式的空间结构,其中“点”主要 是 指圈 内 的 中心 城 市和副中心城市,“线” 是 指 连 接 各 “点” 的 快 速 通道和交通干线,“圈” 是 依 据 受 中 心 城 市 影 响 的 大小和 距 离 中 心 城 市 距 离 的 远 近 分 别 形 成 的 核 心 区、紧密区、边缘 区 和 影 响 区, 这 些 区 域 呈 “圈 ” 层式分布在中心城市的周围。都 市 圈 一般 为 单 核心 都市圈,也有双核心都市圈。城 市 群的 空 间 结构 没 有都市圈的层次分明,形状也比 较 模糊,具 有 明 显 的多核 心 结 构。 城 市 群 的 多 个 中 心 城 市 沿 轴 线 分 布,在各中心城市之间分布着许 多绿 地 和农 田, 没 有清晰的分层结构。城市群在空 间 结构 上, 接 近 于 “点 $ 轴”系统理论模式。 % " 发展 定 位 不 同。 都 市 圈 经 济 是 一 种 “内 向 型”经济,各都市圈相对独立。在 都 市 圈中 集 聚 了 一套达到规模经济要求的完整的制 造 产 业体 系, 供 给规模与需求规模在都市圈层面 对 称,所 以 主 要进 行区内贸易而不是区际贸易。一 套 达到 规 模 经济 要 求的完整制造业的体系,可以长 期、 稳 定地 与 特 定 区域内人口的消费需求对称。相 比而 言, 城 市群 理 论则属于“外向型” 经济。戈特 曼把 城 市 群放 在 国 家发展和全球发展的背景中,认 为 城 市群 具 有 枢纽 功能和孵化器功能,与国家是密 不 可 分的。城 市 群 是一个国家甚至全球发展的枢纽, 是 连接 国 家 内部 网络和国际网络的枢纽,它的影 响和 带 动 作用 不 局 限于城市群内 部, 而 是 决 定 着 国 家 的 经 济、 文 化、 贸易等方面。另外,城市群内 产生 的 创 新行 为, 对 其他地区具有示范和导向的意义。 万方数据 ・ &, ・ 四、启示
经济与社会发展
《理论探索》 (总第 !+’ 期) &"", 年第 - 期
城市群理论与都市圈理论比较
冯
(清华大学,北京 !"""#$)
〔摘要〕 城市群理论和都市圈 理 论 是 关 于 中 国 城 镇 体 系 规 划 和 区 域 经 济 组 织 形 式 的 两 个 主 要理论,但二者容易让 人 产 生 混 淆。 其 实, 这 两 种 理 论 是 关 于 区 域 经 济 发 展 的 不 同 组 织 模 式, 其发展动力、发展定位和组织形 态 上 存 在 很 大 的 差 异。 对 这 两 种 理 论 的 比 较 研 究 有 益 于 我 国 城 镇化进程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城市群理论,都市圈理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 (&"",)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 $!*+ "- ) ""’, ) "-
〔收稿日期〕&"", ) "! ) !& 〔作者简介〕冯
成 “杜能环” — — —围绕城市中心呈向心环带分布。杜 能的理论是空间相互作用和城市地域结构理论的出 发点。 日本学者木内信藏 ( !’+! ) 通 过 研 究 城 市 人 口 增减的断面变化与地域结构的关系而提出了 “三地 带学 说 ” 理 论, 在 此 基 础 上 逐 渐 形 成 了 都 市 圈 理 论。我国的学者 王 建 等 ( !’’, 、 &""+ ) 在 比 较 美 国 和日本区域经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指出不同的国 土资源条件,尤其是人均平原面积,是导致两种不 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原因。日本都市圈模 式的核心在于大城市化。 王建等从规模经济角度出发给出了有关都市圈 的理论分析。注意到空间因素对贸易的影响,在最 短的空间距离 内 实 现 供 给 规 模 与 需 求 规 模 的 对 称, 是都市圈理论的基本出发点。西方经济学提出了规 模经济的三个层面,即企业的规模经济、行业的规 模经济和城市的规模经济,这三个层面都属于供给 方面的问题。而当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人 口、工业与市场需求在特定区域内的集中,就会出 现都市圈经济。供给规模和需求规模在都市圈层面 的空间对称是规模经济的第四个层面,也是高于企 业、行业和城市规模经济的新层面,其报酬递增的 来源已不是供给方面的规模。当需求规模与供给规 模在最 短 的 空 间 距 离 内 实 现 对 称 的 时 候, 运 费 最 低,这就是都市圈层面报酬递增的来源,即在一定 空间范围内供给规模与需求规模逐步趋于对称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