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5 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

1.5 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

1.5 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新课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

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能用公式 a =t v∆∆进行定量计算。

2、知道加速度是矢量。

知道速度改变量与加速度的区别。

3、知道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能从匀变速直线运v-t 图象理解加速度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分析、思考和辨析的能力。

2、帮助学生学会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得出加速度。

3、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利用实例动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其探索的精神。

2、培养合作交流的思想,能主动的与他人合作,勇于发表自己的主张,勇于放弃自己的错误观点。

★教学重点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

树立变化率的思想。

2、利用图象来分析加速度的相关问题。

★教学难点1、为什么要引入加速度的概念,理解它的意义。

2、加速度的矢量性。

★教学方法1、创设情景,导入目标,自主分析-积极探索-表达交流,得出加速度的概念;2、通过分析,强化训练,使学生真正理解加速度的概念。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利用多媒体投影播放小汽车、火车、飞机等录相,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

谁的速度“增加”得快?如何来表示增加的快慢?引入加速度。

(二)进行新课1、对加速度概念的学习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以上三种交通工具的速度达到100km/h 所用的时间,启发学生如何表示谁的速度增加的快。

学生活动:同学间展开讨论、思考。

教师活动:帮助总结。

普利卡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的时间的比值来体现“速度增加的快慢”,用“加速度”来表示。

公式为t va ∆∆=学生活动:记忆,反思,讨论,体会。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1、导出加速度的单位是什么?2、加速度是一个怎样的物理量?学生活动:分组展开讨论,积极的思考,选出代表回答。

教师活动:帮助总结。

加速度是矢量,大小可以用公式t va ∆∆=来求。

它的方向呢?学生活动:相互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师活动:帮助学生总结:加速度的方向就是速度变化的方向。

在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

在减速直线运动中与速度的方向相反。

提出问题:请以身边熟悉的物体的运动为例进行说明。

学生活动:以汽车等电加热管不锈钢电热管交通工具的启动和刹车为例相互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2、从v-t 图象来研究加速度教师活动:提问-讨论-投影(1)在匀速运动中,v 恒定,加速度为零。

(2)在匀变速运动中,v 随着t 的变化而变化,加速度为一定值。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 图象,直线的陡度(斜率)表示加速度,加速度大,陡度大;加速度小,陡度小。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建立勇于放弃和修正自己的错误的观点。

教师活动。

依据图形确定加速度的大小。

学生活动:独立作答,相互讨论,正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

教师总结: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物体可以问它走了多远,这是路程的概念;可以问它走的多快,这是速度的概念。

然而我们的生活中,没有与加速度对应的词语,生活中一般只有笼统的快和慢。

这里有时指速度,有时指加速度,让学生多举例,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活动:总结后作答,其他同学做补充。

(三)课堂总结、点评加速度是力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力和运动联系的纽带,掌握它对今后的学习有重要作用。

对加速度的理解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突破:①从加速度的定义和物理意义来理解,加速度是用比值来定义的,它是表示质点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等于质点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②从加速度的矢量性来理解,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由合外力方向决定(在牛顿第二定律中会有更精确的叙述),加速度的方向决定质点速度的变化量v ∆的方向。

当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加速度方向是不变的;当质点做一般变速运动时,加速度方向可能发生变化。

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没有必然联系。

③从加速度的数值上来理解,当质点做匀变速直线直线运动时,加速度在数值上与质点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

④从加速度与运动的关系来理解,若a 与v 同向则加速;若a 与v 反向则减速。

a 恒定(大小、方向均不变),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a >0匀加速,a <0匀减速。

(四)实例探究☆关于加速度概念的理解[例1]下列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里速度的变化B .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C .速度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D .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解析:由加速度公式t va ∆∆=,可知,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里速度的变化。

故A 正确。

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时,速度增大。

故B 错误。

速度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可以为正(速度增加)也可以为负(速度减小),故C 错误。

加速度表征速度变化的快慢,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大。

故D 错误。

答案A☆区别速度与加速度(两个快慢)[例2]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速度变化得越多,加速度就越大B .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C .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D .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读题指导:(1)对于速度,要明确v ,Δv ,Δv/ t 的区别;(2)速度v 与加速度a 都是矢量,要注意其方向性。

解析:“速度变化得越多,是指Δv 越大,但若所用时间t 也很大,则Δv/ t 就不一定大,故A 错。

“速度变化得越快,是指速度的变化率Δv/ t 越大,即加速度a 越大,B 正确。

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可能变,也可能不变,当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时,v =0以后就可能反向运动。

故C 错。

物体在运动过程中,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尽管加速度在变小,但物体仍在加速,直到加速度a=0时,速度就达到最大了。

故D错。

答案B☆速度图象中加速度的应用[例3]如图所示是一个物体向东运动的速度图象。

由图可知在0~10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方向是;在10-40s内物体的加速度为,在40-60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方向是解析:在0-10s内由图象可以看出速度是增加的:由0增至30m/s,因此其加速度大小为3010m/s2=3m/s2。

这段运动是加速运动,故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向东。

在0-40s内,速度为30m/s不变,故其加速度为0;在40-60s内,速度由30m/s变为0,是匀减速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1.5m/s2,方向与运动速度方向相反。

答案:3m/s 与速度方向相同0 1.5m/s2与速度方向相反★课余作业1、思考P30“思考与讨论”栏目中提出的问题。

2、完成P31“问题与练习”中的问题。

3、阅读教材P31“科学漫步”《变化率》短文,思考并回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问题与练习”参考答案1、A型号:平均加速度为2.46m/s2B型号:平均加速度为2.10m/s2C型号:平均加速度为1.79m/s22、A:有,如:匀速运动的汽车。

B:有,如:一辆汽车用1分钟时间从静止加速到100km/h;另一辆汽车用11秒时间从静止加速到80km/hC:有,如:一辆向西行驶并在急刹车的汽车。

D:有,如: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加速行驶的过程中,司机逐渐减小油门,汽车速度逐渐增加,但加速度越来越小。

3、a的加速度最大,因为在相同时间内,a的速度变化最大。

a的加速度为0.625 m/s2,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

b的加速度为0.083 m/s2,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

c的加速度为-0.25 m/s2,加速度与速度反方向。

4、解析:过第一个光电门时的速度可为211310/0.103/0.29xv m s m s t-⨯===∆过第二个光电门时的速度可为222310/0.273/0.11x v m s m s t -⨯===∆ 所以22210.2730.103/0.048/3.57v v a m s m s t --===∆ ★教学体会:思维方法是解决问题的灵魂,是物理教学的根本;亲自实践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离开了思维方法和实践活动,物理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学生素质的培养就成了镜中花,水中月。

★资料袋:我们向他学习什么?法国大数学家、物理学家帕斯卡从小不仅喜欢问为什么,还特别喜欢自己去钻研。

找出问题的答案。

他小时候有一次在厨房玩,听到厨房里的师傅把盘子弄的叮叮当当的响,这种声音响了千百年,谁都认为,刀碰到盘子总会要响的。

可是这平常的声音却使他着了迷,他想,要是敲打发声的话。

为什么刀离开盘子后声音不会立即消失呢?他回到家后自己作了实验,他发现盘子被敲击后,声音会连续不断,但只要用手一按盘子边,声音就立即消失,并且他还感受到了盘子的振动。

由此他明白了声音最要紧的是振动,不是敲打。

打击停止了,只要振动不停止,就能继续发出声音来。

这样他11岁就发现了声学的振动原理,开始了科学的探索。

他能够在16岁就发表数学论文,22岁就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机械计算机,24岁研制成著名的真空实验……这与他从小爱动脑筋是分不开的。

所有的科学家都具有这样高尚的品质——好奇,搞不明白不罢休,持之以恒。

同学们。

只要我们把科学家这些良好的品质应用到我们的物理学习中。

相信我们就一定能把物理学的很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