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0.3 电磁铁电磁继电器
第1课时
设计人:校对:XXX
一、导学目标
1.了解电磁铁及其应用,知道电磁铁磁性强弱跟哪些因素
2.知道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二、导学过程
(一)自学生疑
1.引导学生自学本节教材,并大胆置疑,全班同学一起解决相对比较简单、基础性的知识,思考: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到了电磁铁?
(二)整合探究
探究1:如何快速将一堆铁屑捡起来放到盒子里(旁边有一磁铁)?
(1)用一个电磁铁与磁铁一样可以把铁屑吸起来又很轻松的放到盒子里。
问:这是怎么回事?
结论: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无磁性。
探究2:如何自制电磁铁
每个小组分别利用导线和铁钉制作两个电磁铁,完成快的小组上台展示,比比哪一个吸引铁钉多
(1)绕线的时候,两头留出一些
(2)朝着一个方向绕线,不要太松
探究3:电磁铁磁性强弱跟哪些因素有关?
教师引导:这一个电磁铁的磁性强,看来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可能与什么有关?(应该用什么方法来探究)
(1)教师提问:我们怎样来判断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呢?(这是什么物理方法),引导学生设计实验,画出电路图。
提示:(1)怎样探究磁性强弱与电流的关系? 怎样改变电流?(2)怎样探究磁性强弱与匝数的关系? 怎么设计呢?
(2)师巡视指导
(3)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得出结论
1.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生讨论总结:
①磁性有无由_________来控制
②磁极的极性可以通过改变__________来控制
③磁性强弱可以通过改变通入电磁铁的_________或_________来控制
探究4:电磁铁的应用
(1)教师介绍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展示图片
(2)问你还知道哪些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探究5:电磁继电器的介绍
教师展示电磁继电器实物和图片,提出问题:
(1)什么是电磁继电器?它的实质是什么?
(2)电磁继电器由哪些部分组成?工作电路由哪两部分组成?
(3)说出它的工作原理。
学生观察电磁继电器构造,小组合作学习完成老师提出的问题。
(三)训练总结
1.某同学用两个相同的大铁钉绕制成电磁铁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在“研究电磁铁”的实验过程中,当S闭合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B线圈的匝数多,说明通过B线圈的电流大于通过A线圈的电流B.要使电磁铁磁性增强,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
C.电磁铁能吸引的大头针越多,表明它的磁性越强
D.电流相同,匝数多的磁性大
2.如图所示,条形磁铁置于水平桌面上,电磁铁与条形磁铁处于同一水平
线放置,且左端固定,当开关S闭合,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逐渐向下移动时,条形磁铁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条形磁铁受到的摩擦力( )
A.方向向右,逐渐减小 B.方向向右,逐渐增大
C.方向向左,逐渐减小 D.方向向左,逐渐增大
3.如图是利用太阳能给LED路灯供电的自动控制电路的原理示意图。
其中,R是光敏电阻,光敏电阻的阻值R随光照度的增强而减小。
白天,通过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回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大容量蓄电池内。
傍晚,当光照度小于一定值时,通过蓄电池与LED回路,路灯开始工作。
请用笔画线将电路原理图连接完整,使工作电路能正常工作(与触点的接线只能接在静触点上,图中已给出静触点D、E、F、G的四根引线;连线不能交叉)
三、知识结构或板书设计
电磁铁电磁继电器
1.电磁铁
(1)定义
(2)特点
2.电磁铁的磁性
(1)影响因素
(2)结论
(3)优点
3.电磁铁的应用
(1)电磁起重机
(2)磁悬浮列车
4.电磁继电器
(1)构造
(2)工作原理
(3)应用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由生活中的事例导入,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好地联系了前面所学的知识和方法,为后面的探究设计及方法应用铺垫了基础,体现了物理教学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