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形图的识别与应用

地形图的识别与应用


鞍部的等高线
4.陡崖和悬崖的表示方法
坡度在70°以上或为90°的陡峭崖壁称为陡崖。
陡崖处的等高线非常密集,甚至会重叠,因此, 在陡崖处不再绘制等高线,改用陡崖符号表示。 上部向外突出,中间凹进的陡崖称为悬崖。
上部的等高线投影到水平面时与下部的等高线 相交,下部凹进的等高线用虚线表示。
石质陡崖
土质陡崖
三、地形地貌
•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有的平坦、 有的陡峭、有的高、有的低、有 的一望无际、有的峰峦叠障,我 们把它们统称为地形。
相对高度大,坡陡顶尖,连 绵起伏,海拔在500米以上。
高原:海拔高,一般在500米以 上,顶面积较大,起伏小。
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不超过 200米,地表起伏小,坡度平缓。
地面上有明显轮廓的,天然形成或人工建造 的各种固定物体称为地物。 地球表面的高低起伏状态称为地貌。
地物 地貌
地形
将地面上各种地物和地貌沿垂直方向投影到水平面 上,并按一定的比例尺,用《地形图图式》统一规定的符 号和注记,将其缩绘在图纸上,这种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 和地貌起伏情况的图,称为地形图。 在图上主要表示地物平面位置的地形图,称为平面图。
山头和洼地(又称盆地)的等高线都是一组闭 合曲线。
山头的等高线
洼地的等高线
山头内圈等高线高程大于外圈等高线的 高程,洼地则相反。 示坡线是垂直于等高线并指示坡度降落 方向的短线。 示坡线往外标注是山头,往内标注的则 是洼地。
2.山脊与山谷的等高线
沿着一个方向延伸的高地称为山脊,山脊上最 高点的连线称为山脊线或分水线。 山脊的等高线是一组凸向低处的曲线。
六、地形图的应用
地形图应用的注意事项
• 现地对照地形图时,站立点应在高处,居高临 下或对坡识图,视野开阔,看得清楚,目标明 显。 • 要从最明显的地形、地物开始对照。 • 实地对图必须多跑多看多比较,反复辩论、修 改,消除读图误差。 • 对照过程中,要边对照边记忆,逐步在脑中建 立地形与地图的统一概念。
在两山脊间沿着一个方向延伸的洼地称为山谷, 山谷中最低点的连线称为山谷线。 山谷的等高线是一组凸向高处的曲线。
山脊的等高线
山谷的等高线
3.鞍部的等高线
相邻两山头之间呈马鞍形的低凹部分称为鞍部,鞍部 是两个山脊和两个山谷会合的地方。
鞍部的等高线由 两组相对的山脊和山 谷的等高线组成,即 在一圈大的闭合曲线 内,套有两组小的闭 合曲线。
• 1、确定站立点
• 确定站立点,就是在现地用图中,把自己站立的
实地位置,准确地在地形图上找到。
• 利用当地百姓或者护林员了解林地方位和明显的
地形,再利用明显的地形点确定站立点在地形图
上的位置。
六、地形图的应用
2、地形图与现地对照(地形图识别)
• 确定站立点以后,将地形图与现地地形 一一加以对照。 • 对照地形时,一般先对照突出明显的地 形,后对照一般地形,再由近及远,由 点到线,后分片逐段地进行对照。
3、地形图比例尺
1)地形图比例尺的概念
地形图上任一线段的长度与它所代表的实地水 平距离之比,称为地形图比例尺。
2)比例尺的种类
数字比例尺 图示比例尺

我们林业上使用的一般都是1:10000 (1米=1万米)比例尺的地形图,由间距为 2mm的两条平行直线构成,以2cm为单位 分成若干大格,左边第一大格十等分,大 小格分界处注以0, 右边其它大格分界处标 记按绘图比例尺幅的左下角,是地图的测制出版说明,表示测图 的方法,测制时间和依据。 如“航摄”、“调绘”表明这幅图是用航空摄影测 量方法测制的,地形准确可靠。注明的测制年月愈近,地 图内容愈新颖,反之,则愈陈旧。 图上写有“1954年北京坐标系”(经纬度), “1956年黄海高程系”,是计算平面位置和高程的依据。
周围为山 脉、高原 环绕,中 部相对较 低平。
四、等高线的概念
地面上高程相同的相邻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 称为等高线。
如雨后地面上静止的积水, 积水面与地面的交线就是一条 等高线。 将这些等高线沿铅垂方向 投影到水平面H上,并用规定 的比例尺缩绘在图纸上,这 就将小山用等高线表示在地 形图上了。
1.山头和洼地的等高线
二、地形图的组成
1、地形图的图名
在图幅上方中央的位置。如图上写着 “星子县”,就是图名。“H-50-89-(41)”, 叫图号,说明这幅图的位置。图号下边的一 行小字,如:“江西省 九江地区 星子县 都昌 县”,是说明这幅图里都包括哪些地区。
2.接图表
为了说明本幅图与相邻图 幅之间的关系,便于索取相 邻图幅,在图幅左上角列出 相邻图幅图名,斜线部分表 示本图位置。
地形图的识别与应用
主讲:星子县林业局 陈超
地形图的作用:
地形图的识别与应用是林业技术人员的 一项基本功。识别了地形图,能够从图上找 到实地对应的位置或在实地找到图上对应的 位置,能够真正弄清楚每块林地的边界,能 够利用地形图从事林业的基本营林生产,从 而达到管好每块林地的目的。
一、地形图的基本概念
四周为山脉、高原环绕的中部相对 低陷地区。海拔四周高,中间低。
各种不同地形的特点:
高原
相对 高度
平原 很小
山地 大
丘陵 较小
盆地

3000米以 200米以下 500米以 500米以下 海拔 上 上
顶面较大, 地势起 坡度较陡, 地表起伏 地势起伏 伏小, 峰峦高耸, 较小,坡 特征 小,平坦, 平坦。 沟谷幽深. 度较缓. 但海拔高, 边缘陡峭.
悬崖的等高线
4、在下图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五种地形类形:
A
B
C
D
E
B 山地为_____
C 高原为_____ D 丘陵为_____
A 平原为_____
E 盆地为_____
地形部位 山顶 鞍部 峭壁 山脊 山谷 陡坡 缓坡
等高线分布特点 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增高 两条等高线的凸出部分相对应处 等高线重叠处 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 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的地方 等高线较密处 等高线较疏处
A点——峭壁 B点——山脊 C点——山顶 D点——鞍部 最高海拔高度1100 米
C点山顶海拔高度 900米,与最高峰 海拔相差200米
五、地形图图式
地形图图式——表示地物和地貌的符号和方法
房屋
水库
旱地—— 除稻田以 外的农作 物耕种地
菜地—— 常年种植 蔬菜的场 地
六、地形图的应用
• (一)利用地形图掌握林地的位置和 四至界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