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分析课件
(三)反映企业资产管理能力的比率
• • • • • • • • • • •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存货 存货周转天数=365/存货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5/应收账款周转率 经营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应付账款周转率=销售成本/应付账款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365/应付账款周转率 现金周期=经营周期-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流动资产 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固定资产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总资产
(一)资产负债表分析的重点
• 现金不足:企业最严重的财务危机。企业的流动现金不能太紧。 一个小企业要随时能拿100万;一个中企业要随时能拿1000万; 一个大企业要随时能那1个亿。 • 应收账款过多:钱在客户那里 • 存货过多:钱压在商品里 • 固定资产过多:钱压在设备、厂房里 • 计提的各种准备过低:资产虚估,风险准备不足 • 短期借款用于长期用途: “短贷长投”,短期偿债风险高企。 • 应付账款账期的不正常延长:资金链可能断裂 • 长期借款用于短期用途:企业要承担高额的利息负担 • 担保负债和未决诉讼:企业杀手 • 举债过度:资本金不足,长期偿债风险高企。
(三)应收账款的具体分析
• 应收账款是企业资产方一个非常大的风险点,因为只有最终能够转化为现金 的应收账款才是有价值的,而那些预期将无法转化为现金的部分就是无价值 的。过多的应收账款,一方面由于对流动资金的大量占用,企业为了克服现 金流量不足的压力,不得不增加有息负债的规模,从而使企业负担的财务费 用迅速上升;另一方面,其坏账准备的计提将使企业负担的资产减值损失迅 速上升,从而给企业业绩造成巨大的压力。因此,迅猛增加的应收账款往往 预示着业绩风险。 • 那么,何谓应收账款过多?实务中主要是通过比较分析、结构分析、比率分 析来判断。 • 所谓比较分析,就是将应收账款的变化与销售收入的变化加以比较。一般说 来,应收账款与销售收入规模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当企业放宽信用限制时, 往往会刺激销售,但同时也增加了应收账款;而企业紧缩信用,在减少应收 账款时又会影响销售。因此,如果应收账款的增长率明显大于销售收入的增 长率,则说明应收账款过多。 • 所谓结构分析,就是将企业的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例(即结构)与同行业 其他企业的情况加以比较。一般来说,每一个行业都有其独特的资产结构。 如果企业的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例显著超过同行业的一般水平,则往往说 明应收账款过多。
(二)应收账款的具体分析
• 由于交易对象的信用程度是应收账款风险性的根本来源,因此, 在分析应收账款时,在对会计数字层面的趋势变化、结构、比率 和账龄了解之后,一定还要仔细分析会计报表附注,了解是谁欠 了企业的钱。在对应收账款对象进行分析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包括:(1)债务人的区域性。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法制环 境以及特定的经济状况等条件的差异,导致不同地区的企业信用 状况会不同。(2)债务人的财务实力。评价债务人的财务实力, 需要了解债务人的财务状况。简单的方法是查阅债务人单位的资 本实力和交易记录,用这种方法可以识别出一些皮包公司,或者, 根本就是虚构的公司,以发现会计信息的失真之处。(3)债务 人的集中度。应收账款的集中度风险表现在由于某一个主要债务 人支付困难而导致较大比例的债权面临无法回收的风险。要规避 债务人集中风险,就需要采取措施使债务人分散化,这和业务多 元化以规避业务单一风险的道理是一样的。
(二)反映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比率
•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作用:反映资产对债 务的偿还保障程度和债务对资产的资金支撑程度;参考 标准值:(1)债权人:要求比率越低越好。(2)股东: 要求比率越高越好,前提:总资本报酬率>借入资本利 息率。(3)经营者:要求保持恰当的资本结构。一般 认为该指标应维持在50%左右,行业性质不同,比率的 标准不同;相关的比率:(1)负债—权益比率=负债总 额/所有者权益总额; (2)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所有者 权益总额) •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作用:反映企 业用经营收益支付利息的能力;参考标准值:至少要大 于1,一般应在3以上)
(三)现金管理的目标
• 企业现金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在现 金的流动性和盈利能力之间做出抉 择,以使利润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 大化 。即在保证企业的经营效率 和效益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在现 金上的投资。
(四)现金的具体分析
• “现金”分析主要是结构分析,即将企业“现 金”占总资产的比例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的情况 加以比较。当“现金”占总资产的比例显著超 过同行业的一般水平,则说明现金过多,企业 需要为超额储备的现金找一个出路,以优化企 业的资产结构。当“现金”占总资产的比例显 著低于同行业的一般水平,则说明企业现金存 量不足,没有足够的支付能力,企业面临巨大 的财务风险。
(六)反映企业市场价值的比率
• • • • 每股收益(EPS)=净利润/发行在外的股票数量 市盈率(PE)=每股市价/每股收益 每股账面价值=股东权益总额/发行在外的股票数量 市净率=每股市价/每股账面价值
五、财务报表分析的重点
• 资产负债表分析的重点 • 利润表分析的重点 • 现金流量表分析的重点
(二)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
• 应收账款是一种商业信用。由于应收 账款的增加,能够扩大企业的销售, 增加企业的盈利,但同时也会增加企 业的成本(如坏账成本、收账成本、 资金占用成本等)。因此企业应收账 款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在应收账款信 用政策所增加的盈利和这种政策的成 本之间作出权衡,以使企业的利润最 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对象
• 财务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 有者权益变动表。 • 会计报表附注:是对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 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或 明细资料,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 包括:“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会计报表编制方法说 明”、“会计报表的项目注释”、“关联方关系及交 易”、“或有事项”、“资产抵押说明”、“资产负债 表日后事项”、“债务重组事项”等。 • 财务情况说明:包括公司基本情况简介;会计数据和业 务数据摘要;股本变动及股东情况;公司董事、监事、 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情况;公司治理结构;股东大会情 况简介;董事会报告;监事会报告;重大事项等。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充足程度 • 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与企业投 资计划的吻合程度 • 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与经营活 动、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之和的 适应程度
第二部分:资产负债表分析
• • • • • • 现金分析 应收账款分析 存货分析 长期股权投资分析 短期借款分析 应付及预收项目分 析 • 长期借款分析 • 长期应付款分析
一、现金分析
• • • • 现金的概念 现金项目 现金管理的目标 现金的具体分析
(一)现金的概念
• 在财务分析中,“现金”有四种概念:现金1= 库存现金;现金2=货币资金;现金3=货币资金 +交易性金融资产;现金4=货币资金+交易性 金融资产+应收票据。由于应收票据可以贴现, 可以背书转让,应收票据实际上就是“现金”。
二、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账款分析
• 应收账款项目 • 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 • 应收账款的具体分析
(一)应收账款项目
• 在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项目反映企业因 销售商品、产品和提供劳务等而应向购买单位收 取的各种款项,减去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后的净额。 该项目应根据“应收账款”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 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减去“坏账准备”科目中 有关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后的金额 填列。如“应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期末有 贷方余额,应在资产负债表“预收款项”项目内 填列。
(二)现金项目
• “货币资金”项目:反映企业库存现金、银行结算户存款、外埠 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 金存款等的合计数。该项目应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其他货币资金”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填列。 • “交易性金融资产”项目:反映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 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指定为以公允价 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 “应收票据”项目:反映企业持有的商业汇票的票面金额,减去 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后的净额。该项目应根据“应收票据”科目的 期末余额,减去“坏账准备”科目中有关应收票据计提的坏账准 备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第一部分:财务报表分析概论
• • • • • 财务报表分析的概念 财务报表分析对象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基本财务比率 财务报表分析的重点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概念
• 财务报表分析是指以财务报表和 其他资料(报表附注、财务情况 说明)为依据和起点,采用专门 方法,系统分析和评价企业的过 去和现在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 及其变动,目的是了解过去、评 价现在、预测未来、帮助各利益 关系人改善决策。
(一)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比率
•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作用:反映企业对短期 性债务的保证程度;参考标准值:一般为2.0,行业性 质不同,比率的标准不同;影响因素:流动资产的结构 和流动性) •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度资产=流动资产-存 货;作用:反映企业对短期性债务支付能力的迅速性; 参考标准值:一般为1.0,行业性质不同,比率的标准 不同;影响因素:应收账款的流动性) • 现金比率=现金/流动负债(作用:企业在最坏情况下偿 付流动负债的能力;一个极短的债权人可能对该指标感 兴趣)
(五)反映企业收现能力的比率
• 销售收现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 现金/销售收入 • 资产的经营现金流量回报率=经营活动产 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总资产 • 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经营活动产生的 现金流量净额/发行在外的股票数量 • 营业利润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经营活动 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营业利润
三、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
• 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是比较分析法。 • 按比较内容分类:(1)总量比较;(2) 结构比较;(3)财务比率比较。 • 按比较对象分类:(1)趋势比较:同历 史比;(2)横向比较:同类企业相比; (3)差异比较:与计划预算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