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案

教案

“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知道《未成年保护法》是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懂得未成年人的保护包括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等环节,增强未成年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情景讨论、调查交流等,初步学习运用法律知识正确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掌握一定的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努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1)、查阅《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内容;(2)、小组调查:调查学校对学生人身安全、身心健康的保护措施;查找学校的安全隐患。

2、教师准备:(1)、收集相关的案例;(2)制作PPT三、教学过程:【多媒体显示】图片:含苞待放的花朵问:花朵的盛开需要什么条件?生:如:阳光、雨露、适宜的温度、园丁们特别的呵护……师:我们青少年学生正如这含苞待放的花朵,还很稚嫩,需要有特别的呵护,才能让我们的生命之花得以盛开。

国家考虑到我们未成年学生年纪小、阅历少,思想单纯,是非判断能力差,缺少自我保护的能力,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所以制定了《未成年保护法》,对未成年人予以特别的法律保护,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的亲切关怀,也反映了全社会对未成年人的关心和爱护。

【多媒体显示】课题:《未成年保护法》师:前几天,我们的法制副校长金老师给我们进行了一次法制常识的教育,大家都受益匪浅。

后来,有一位李小强同学给金老师写了一封信,将他的三个困惑反映给金老师,并希望得到解答。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帮他解惑吧。

【多媒体显示】李小强的困惑——一封短信三个困惑【多媒体显示】困惑一:这学期学校的校门口增设了三个摄像头,门卫也全部是经过专业训练的保安,爸爸妈妈说,来学校很不方便,又要填会客单,又要询问来意;中午回家吃饭的同学说,进出校门还要签名;中途离校的同学,要由班主任签发的“出门证”……问:学校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讨论:略师:学校增设摄像头、加强对进出校门的管理,看起来似乎繁琐了一些,但根本上却是为了学生着想,有利于学生的人身安全,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

【多媒体显示】一、未成年学生的学校保护【多媒体显示】《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建立安全制度,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采取措施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不得在危及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设施、场所中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学校、幼儿园安排未成年人参加集会、文化娱乐、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应当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多媒体显示】依法保护未成年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健康权【调查与交流】你知道学校在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健康权方面,还采取了那些措施?生:略(学生可展示拍摄的照片,收集的数据等)【找一找】学校的安全工作还有哪些隐患?生:略【献出你的金点子】你认为学校可以采取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生:略【你知道吗?】《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还要保护未成年学生的那些合法权益?生:略师:如尊重未成年学生的人格尊严、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多媒体显示】困惑二、我有一位同学,名叫小伟。

他爸爸妈妈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已经离婚了,小伟跟随父亲生活。

小伟平时比较贪玩,学习成绩不理想。

他爸爸喜欢喝酒、打麻将,平时也不大管小伟。

可看到小伟考试的成绩不理想,就动辄打骂,甚至把小伟赶出家门,让他找妈妈去,并说不承担任何的抚养费。

小伟身上经常青一块、紫一块的。

问:小伟的爸爸这样做可以吗?为什么?生:略师:小伟爸爸的做法是错误的,违反了《未成年保护法》中家庭保护的有关规定。

【多媒体显示】二、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多媒体显示】《成年人保护法》第十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多媒体显示】依法保护未成年子女的受抚养权【多媒体显示】议一议:你觉得这位父亲如此的教育方法,会对小伟造成什么影响?生:如更加厌学;产生自卑心理,态度消极;可能离家出走;也可能会离家出走……师: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省力和心理都不可能健康。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和其他监护人应当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多媒体显示】依法保护未成年子女的身心健康【多媒体显示】说一说:你知道吗?《未成年人保护法》还保护未成年子女的哪些合法权益?生:略师:如:受教育权;财产权……【多媒体显示】困惑三:我叔叔下岗后,想开家网吧,他看中了学校门口的一间店面,结果申领执照的时候,被拒绝了。

问:为什么叔叔的创业要求被拒绝呢?生:略师:为了给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对未成年人除了实施家庭保护、学校保护外,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对未成年人还要实施社会保护。

而叔叔的创业要求,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多媒体显示】三、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多媒体显示】《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中小学校园周边不得设臵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

”【学生活动】说一说:实施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你知道还有哪些举措吗?生:略师:免费开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校外辅导员;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制品;校园周边环境的集中整治;开发、推广“绿坝”上网软件……师:的确,为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我们整个国家和社会都在努力,这些举措,都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关怀和爱护。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有时难免要遭到侵犯,这时,我们该怎么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学生活动】讨论:当我的合法权益遭到侵犯时,我们该……生:略【多媒体展示】自我保护小贴士1、求助青保老师;2、致信给青少年保护委员会3、求助于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组织;4、反映至学校领导;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课堂小结】依法保护未成年学生的合法权益,这不仅仅是学校的事,同时也离不开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更需要同学们学会主动维权,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在法律的护卫下,我们会更健康的成长。

四、学习训练与评价提示本课的学习训练可安排课前、课后的实践活动。

如:课前安排学生进行“学校安全隐患调查”和“学校保护措施调查”,以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知识的内化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再如:针对学校的安全隐患,向学校提出“维护学生安全和健康”的建议,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修改完善,以书面的形式提交给学校的有关部门,提升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成就感,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对课堂中发生的,学生交流意犹未尽的一些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课后继续进行探究性学习。

在课中,对每位发言的同学要及时的给与适当的评价。

学生缺乏法律知识的基础,对他们的发言不能强求系统性和逻辑性。

可以用这些语言加以鼓励:说的很好、真不错、能大胆的表明你的态度,真有创意等。

五、教学设计说明:小学生对于法律的概念比较模糊,在实施教学前,老师先做好访谈、调查,掌握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

在实施教学时,力求避免枯燥的介绍法律条文,通过“一封短信,三个困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就事论理,渗透法律知识和法制意识,让学生有所思、有所疑、有所问、有所言、有所辨、有所感,以期达到应有的教学目标。

为了巩固学习效果,在本课的学习之后,还可以召开一次主题班会。

或者制作“青少年维权电子小报”,把学生平时所见所闻、视听获得的资料放上去,作为课堂学习的补充。

课题: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认识国旗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懂得:五星红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做为中国人,我们要尊敬五星红旗;2.国歌也是祖国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象征;3.国徽也是祖国的象征和标志。

技能目标:使学生明确升降国旗不是一种简单仪式,知道升国旗、唱国歌时要立正、敬礼。

情感态度价值观1.从思想上认识到国旗、国歌、国徽是祖国的象征。

2.从小树立尊敬、热爱、维护国旗、国歌、国徽的观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尊重和爱护国旗、国歌、国徽,因为国旗、国歌、国徽是祖国的象征和标志,尊重和爱护它们是热爱祖国的表现。

教学难点: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国旗、国歌、国徽是祖国的象征和标志,树立起自觉尊重和爱护国旗、国歌、国徽的意识。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歌曲《国歌》《红旗飘飘》,视频:《国旗、国歌、国徽》、法博士的法规等。

2.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国旗、国歌、国徽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每周一的课间操我们都做什么?(升国旗)2.为什么我们要升国旗呢?3.根据学生回答导入本课,并对答的好的同学给予鼓励。

板书:第3课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认识国旗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事物引入本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认识国旗、国歌1.屏幕出示五星红旗,提出问题:"为什么五星红旗是红色的?为什么有五颗星?五颗星象征什么?"板书:国旗2.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小结:五星红旗是红色的,红色象征革命,是用无数英雄战士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五颗黄色的五星角象征着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的周围。

(课件演示)设计意图:直观演示,增强实效性。

3.对于五星红旗你还知道什么呢?学生汇报收集资料。

(内容大致包括:五星红旗的来历,关于五星红旗的小故事、关于尊敬五星红旗的小故事,关于五星红旗的升挂要求……)设计意图:学生主动收集资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从而多方面的了解国旗,做到自觉尊重国旗。

4.看看法博士说了什么?(课件出示)5.屏幕出示《义勇军进行曲》图片,教师介绍《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

(它创作于1935年,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

《义勇军进行曲》是作者当时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的主题歌)板书:国歌设计意图:直观演示,增强实效性。

6.提出问题:想一想什么场合应当升国旗、奏唱国歌,升国旗、奏唱国歌时应当注意什么?7.分组讨论:升国旗、唱国歌时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幻灯出示)8.学生汇报结果,适当予以表扬,并鼓励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

9.小结:(1)少先队员行队礼,唱国歌时肃立、声音哄亮。

国歌也代表我们国家,表现出我们对国旗国歌的尊敬和无比热爱。

(2)军人行军礼,庄严而神圣。

(3)奥运会领奖台上升国旗时,运动员立正行注目礼,有些运动员习惯把右手放在心上,表示心和祖国连在一起,这说明运动员在胜利的时刻最先想到的是祖国的荣誉,为祖国争光而自豪,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可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并知道从我做起自觉尊敬国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