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化学键【知识要点】 随着原子序数(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 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呈周期性变化 元素周期律 ②、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③、元素主要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④、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元素周期律和 排列原则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 元素周期表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个别除外)排成一个纵行。
①、短周期(一、二、三周期) 周期(7个横行) ②、长周期(四、五、六周期) 周期表结构 ③、不完全周期(第七周期) ①、主族(ⅠA ~ⅦA 共7个) 元素周期表 族(18个纵行) ②、副族(ⅠB ~ⅦB 共7个) ③、Ⅷ族(8、9、10纵行) ④、零族(稀有气体)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①、核电荷数,电子层结构,最外层电子数②、原子半径性质递变 ③、主要化合价④、金属性与非金属性⑤、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⑥、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碱性电子层数: 相同条件下,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
判断的依据 核电荷数 相同条件下,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
最外层电子数 相同条件下,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微粒半径的比较 1、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稀有气体除外)如:Na>Mg>Al>Si>P>S>Cl.2、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
如:Li<Na<K<Rb<Cs具体规律: 3、同主族元素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
如:F --<Cl --<Br --<I --4、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
如:F -> Na +>Mg 2+>Al 3+5、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微粒半径,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
如Fe>Fe 2+>Fe 3+①与水反应置换氢的难易②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强弱金属性强弱 ③单质的还原性或离子的氧化性(电解中在阴极上得电子的先后)④互相置换反应依据: ⑤原电池反应中正负极①与H 2化合的难易及氢化物的稳定性元素的 非金属性强弱 ②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强弱金属性或非金属 ③单质的氧化性或离子的还原性性强弱的判断 ④互相置换反应①、同周期元素的金属性,随荷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如:Na>Mg>Al ;非金属性,随荷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大,如:Si<P<S<Cl 。
编排依据 具体表现形式七主七副零和八三长三短一不全规律: ②、同主族元素的金属性,随荷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大,如:Li<Na<K<Rb<Cs ;非金属性,随荷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如:F>Cl>Br>I 。
③、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Ca>Mg>Al>Zn>Fe>Sn>Pb>(H)>Cu>Hg>Ag>Pt>Au1、定义: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①、定义: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 ②、存在:离子化合物(NaCl 、NaOH 、Na 2O 2等);离子晶体。
①、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
②、存在:共价化合物,非金属单质、离子化合物中(如:NaOH 、Na 2O 2);共价键 分子、原子、离子晶体。
2、分类 共价化合物 化学键 非极性键 非金属单质③、分类:如:NH 4+、H 3O +金属键: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存在于金属单质、金属晶体中。
键能3、键参数 键长键角4、表示方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后两者适用于共价键)定义: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范德瓦尔斯力):影响因素:大小与相对分子质量有关。
作用:对物质的熔点、沸点等有影响。
①、定义:分子之间的一种比较强的相互作用。
分子间相互作用 ②、形成条件:第二周期的吸引电子能力强的N 、O 、F 与H 之间(NH 3、H 2O )③、对物质性质的影响:使物质熔沸点升高。
④、氢键的形成及表示方式:F -—H ···F -—H ···F -—H ···←代表氢键。
氢键 O OH H H HOH⑤、说明:氢键是一种分子间静电作用;它比化学键弱得多,但比分子间作用力稍强;是一种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
一、化学键定义: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说明:直接相邻的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破坏这种作用需较大能量。
中学阶段所学的化学键主要为下列两种类型:离子键化学键 极性共价键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离子键 不同原子间存在 相同原子间 分子的极性 分子的稳定性分子的空间构型 决定 分子的极性 决定二、离子键定义: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说明:①成键元素:活泼金属(如:K、Na、Ca、Ba等,主要是ⅠA和ⅡA族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如:F、Cl、Br、O等,主要是ⅥA族和ⅦA族元素)相互结合时形成离子键。
②成键原因:活泼金属原子容易失去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活泼非金属原子容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
当活泼金属遇到活泼非金属时,电子发生转移,分别形成阳、阴离子,再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离子键。
③离子键构成离子化合物。
一、离子键1.离子键的形成【实验5–4】钠在氯气中燃烧(让学生观察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现象:黄色火焰,白色烟化学反应方程式:2Na+Cl2=2NaCl讨论:金属钠与氯气是如何形成离子化合物氯化钠的?Na-e-→Na+Cl+e-→Cl-金属与非金属原子间通过电子得失而分别形成阴阳离子,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而结合成离子化合物。
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做离子键。
静电作用:带正电的离子与带负电的离子间的吸引作用、原子核与原子核间的排斥作用、核外电子与核外电子间的排斥作用强调:①成键元素:活泼金属(如:K、Na、Ca、Ba等,主要是ⅠA和ⅡA族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如:F、Cl、Br、O等,主要是ⅥA族和ⅦA族元素)相互结合时形成离子键。
②成键的主要原因:电子得失(活泼金属原子容易失去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活泼非金属原子容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
当活泼金属遇到活泼非金属时,电子发生转移,分别形成阳、阴离子,再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离子键)③成键的粒子:阴阳离子④成键的性质:静电作用⑤成键元素:活泼的金属元素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⑥存在物质:离子化合物注意:应指出NH4Cl、NH4NO3等化合物中也存在离子键,启发学生想一想为什么?2.电子式概念:―元素符号+最外层电子‖所表示的式子,电子用―·‖或―*‖来表示。
一般要求要表明成对的电子与未成对电子,并注意对称。
另外:①阳离子的电子式用阳离子符号来表示;②阴离子的电子式用带负电的方括号来表示,括号内应达稳定结构;③只用―→‖表示形成过程,而不用―=‖;讨论NaCl 、MgBr2的形成过程。
三、电子式的几种表示形式1. 离子单核阳离子符号,即为阳离子的电子式,如H +、K +、Na +、Mg 2+;原子团的阳离子:+、+,单核阴离子:[H ]-、2-、[ Cl ]-、;原子团的阴离子:-、-、[ C C ]2-、 [ O O ]2-。
2.化合物K 2S : K +-K +、CaO : Ca 2+2-、CaF 2:-Ca-;Na 2O 2: Na +[ O O ]-Na +、 CaC 2: Ca 2+[ C C ]2-、 NaOH : Na + [H]-NH 4Cl :+[ Cl ]-四、共价键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共价键。
说明:①成键元素:通常为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
②成键原因:同种或不同种元素的原子之间结合成分子时并不发生电子的完全得失,而是通过共用电子对而结合的。
③共价键可以形成单质也可化合物。
同种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称非极性共价键,简称非极性键;不同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称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共价键。
五、极性分子和非级性分子六、电子式(结构式)表示共价键的几种形式分子N 2: N N (N=N ) Cl 2: Cl Cl (Cl —Cl ) H 2O : (H —O ) CO 2: O C O (O=C=O ) CH 4: H C H (H —C —H )七、几点说明H1.共价键可存在于单质分子、共价化合物分子和离子化合物中。
2. 共价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如H2O(共价化合物),NaOH(离子化合物),-(由共价键和离子键形成)。
3.单质分子中的化学键均为非极性键,化合物分子中可有非极键,离子化合物中N N(N N叁键为非极键)H—O—O—H(H—O键为极性键,O—O键为非极性键),-Na (O—O键为非极性键,Na+与O2-间为离子键)4.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可形成离子化合物。
如:NH4Cl、NH4NO3、NH4HCO3等。
5.离子半径的比较。
同族元素相同价态的离子随核外电子层数的增多离子半径增大(F-<Cl -<Br-<I-,Na+<K+<Rb+<Cs+)。
核外电了层结构相同的离子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离子半径减小(O2->F->Na+>Mg2+>Al3+)。
【例题解析】例1.下列哪些中存在离子键?NaCl HCl KF HF CaO Cl2Na2SO4H2O K2S CO2SO2NH4Cl H2SO4HNO3KOH例2.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NaCl KF CaO K2SHCl Cl2H2O CO2例3.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的形成过程NaCl MgF2CaO K2SHCl H2OCl2N2例4.总结归纳常见离子化合物包括哪几类物质?常见共价单质有哪几种?常见共价化合物包括哪几类?【课后练习】1、原子电子式的书写:[练习]写出下列原子的电子式。
Na Mg Be Al B C Si NP O S Cl F He Ne2、阳离子电子式的书写:[练习]写出下列阳离子的电子式。
钠离子:镁离子:铝离子:钾离子:钙离子:铵根离子:水合氢离子:3、阴离子电子式的书写:写出下列阴离子的电子式。
氯离子:氟离子:氧离子:氮离子:碳离子:硫离子:氢氧根:4、单质电子式的书写:写出下列单质的电子式和结构式。
氢气:氧气:氯气:氮气:氖气:5、化合物电子式的书写: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电子式。
NaCl:KBr:KI:MgS:NaH:Na2O:MgCl2:6、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电子式。
Al2O3:Mg3N2:NaOH:NaClO:Na2O2:NH4Cl:(NH4)2S:7、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电子式和结构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