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经济学基础》第七章 要素分配理论
《经济学基础》第七章 要素分配理论
劳动的供给曲线主要由收入和闲暇的效用两者决定:
在工资率较低时,收入低,闲暇的效用较小,替代效应大于 收入效应,在这一阶段,劳动的供给量会随着工资率的上升而增 加。
当工资率提高到一定程度后,收入大大提高,闲暇的效用增 加,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在这一阶段,劳动的供给量会随着 工资率的上升而减少。
向后背弯的劳动供给曲线
当工资率提高时,会给消费者带来两种效应:
2.收入效应:工资率越高,个人越有条件享受更多的娱乐,越不 愿意增加劳动的供给。实际上,工资可以看成闲暇的价格,因为当你 选择闲暇,意味着你损失了工资带来的收入,从一个角度来说,我们 可以把闲暇当做一种商品,是用这份工资购买了闲暇。在 其 他 条 件 不 变的前提下,闲暇价格上升,意味着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增加,此 时消费者提供同样的劳动可以获得更多的收入,随着收入的增加, 消费者会增加对闲暇商品的购买,相应地便是减少劳动的供给。
完全竞争市场中的生产要素需求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VMP)=边际要素成本(W)
VMP=D
W1
B
W0
A
MC=P=W
C W2
0
L1
L0
L2
厂商的需求曲线
完全竞争市场中的生产要素需求
如果VMP>W,即每增加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收益大于每 增加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成本,厂家有利可图,就会增加该要 素的需求量;反之,厂商就会减少该要素的需求量。而当一单 位要素的所带来的收益恰好等于该要素的成本时,即VMP=W, 厂商对该要素的需求处于均衡状态。
二、生产要素的供给分析
从要素的供给来看,它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产中间产品 (中间要素)的厂商,一个是来自个人或家庭。由于中间产品的 供给跟一般产品的供给一样,因此本章主要分析要素所有者为个 人或家庭的情况。个人或家庭在消费理论中是消费者,在要素价 格理论中是生产要素所有者。个人或家庭拥有并向厂商提供各种 生产要素。
二、生产要素的供给分析
在实现边际平衡的过程中,消费者作为要素供给者,通过 提供要素获得收入而增加效用。一般情况下,在要素市场上, 当要素价格上升,则意味着消费者提供要素的收入会增加,则 效用会增加,因此消费者会愿意增加要素的供给,反之要素价 格下降会减少要素的供给,其供给价格和数量呈同方向变动。 因此,生产要素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在要素市场上,需求来自厂商。厂商的目的是为了生产和出 售产品以获得利益。消费者对产品的直接需求引起了对生产要素 的间接需求。
生产要素的需求的特点:
(2)生产要素市场上的需求具有共同性,或者联合性。 对(多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是共同的、相互依存的需求。
这个特点是由于技术上的原因,一种产品的生产必须是多种生 产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生产要素往往不是单独发生作用的。
生产要素的供给是指在不同的报酬下生产要素市场上所提供 的要素数量。生产要素的供给价格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对提供一定 数量生产要素所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
二、生产要素的供给分析
在消费理论章节,我们已经讨论过消费者所采取的不同行为 都是为了追求自身的效用最大化,因此本部分我们要从消费者追 求效用最大化的行为中去建立其要素供给量和要素价格之间的关 系。
工资的形成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工资水平是由所有劳动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的。
劳动的需求与供给共同决定了完 全竞争市场上的工资水平。
左图的纵横两轴分别代表工资率 和劳动数量。劳动需求曲线D向右下 方倾斜,劳动供给曲线S开始向右上 方倾斜,过一定点后,转而向左上方 弯曲。曲线D和曲线S的交点E,决定 了劳动要素的均衡数量为L0,劳动的 均衡价格为W0。
在前面章节微观经济学的学习中,我们主要分析的是产品市场, 而在经济的循环图中,我们知道还存在一个要素市场,经济的正常 运行离不开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共同作用。在只有家庭和企业的 两部门经济中,要素市场为企业提供生产要素用于产品生产,为家 庭提供收入用于产品消费。本章将对生产要素市场进行详细地分析。
消费者所拥有生产要素的供给特点:要素数量在一定时期内 总是保持不变的。如一天只有24个小时,工作时间则不能超过24, 剩下的时间则保留自用。
实际上,对于消费者而言,便是在要素价格一定的前提下, 将所拥有的要素在要素供给和保留自用中进行分配以获得效用最 大化。
二、生产要素的供给分析
通过怎样的分配方式消费者才能实现效用最大化呢? 作为要素供给的这部分要素的边际效用要等于作为保留自 用的这部分要素的边际效用。 如果作为要素供给的最后一单位要素带来的边际效用大于 保留自用的最后一单位要素的边际效用,则可以通过增加要素 供给,减少保留自用部分来增加总效用,直到二者相等实现总 效用最大;反之则可以减少要素供给,增加保留自用部分以增 加总效用。 这也是边际平衡在生活当中的运用:任何资源在不同用途 上的分摊平衡点一定是每种用途的最后一单位带来的边际效用 都相等时总效用达到最大。
引导案例 花农的工资 在这个案例中所运用到的就是要素分配理论中的工资理论,接下来
让我们系统学习什么是要素分配理论。
你是如何理解要素分配理论的?
一、生产要素的需求分析
生产要素是指用于生产产品和劳务的投入,即为进行生产和 服务活动而投入的各种经济资源。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 能四种生产要素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
完全竞争市场中的生产要素需求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就取决于生产 要素的边际收益,进而取决于该要素的边际生产力。
1、要素的边际收益:是指厂商增加一单位要素使用量所 增加产量的收益,等于要素投入带来的边际产量乘以产品的价 格,我们把它叫做边际产品价值,用VMP表示。当产品都按 统一的价格P销售时,要素的边际收益由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 所决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随着要素投入量的不断增 加,边际产量存在递减的规律,所以要素的边际收益也存在递
劳动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明劳动的需 求量与工资成反方向变动。与前一小节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一致。
(二)劳动的供给曲线
劳动的供给实际上就是分析时间这种资源的分配问题,即如何安 排闲暇和劳动。实际上,闲暇便是属于要素的保留自用,剩下的时间 便是用于劳动这种要素的供给;闲暇可以带来身心的享受,获得效用, 同样劳动的供给可以带来收入,获得效用。消费者需要在闲暇与收入 之间做出选择,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第七章 要素分配理论
第一节 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分析 第二节 工资理论、地租理论、利息理论和利润理论
第三节
收入分配理论
第七章 要素分配理论
本章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 (2)掌握生产要素价格的均衡 (3)了解工资、利率、地租的决定以及利润理论 (4)理解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 技能目标: (1)能够利用要素的价格决定原理,分析现实要素市场中 的问题 (2)能绘制出洛伦兹曲线并分析其经济学意义
完全竞争市场中的生产要素需求
完全竞争厂商(所处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使 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假定:完全竞争厂商只使用一种生产要素、生产单一产品、 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
强调:利润最大化要求任何经济活动的“边际收益”与“边 际成本”必须相等。
这一原理不仅适用于产品市场(产品数量的决定),而且也 适用于要素市场(要素使用量的决定)。
在要素市场上,要素的需求者与供给者在家庭和厂商之间进 行了换位:生产要素的需求是厂商的需求,而产品的需求是消费 者的需求。
生产要素的需求的特点:
(1)生产要素市场上的需求具有间接性,是引致需求,或 派生需求。
在产品市场上,需求来自于消费者。消费者的目的是为了直 接满足各种需要(直接效用),直接用于消费。
影响生产要素需求变动的因素
1.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及产品价格。一般而言,市场对某 种产品的需求越大,该产品的价格越高,则生产这种产品所 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需求也就越大。
2.生产要素密集类型,也可以称为是生产技术水平的影 响。生产的技术决定了对某种生产要素需求的大小。
3.生产要素的价格及其可替代性。企业一般要用价格低 的生产要素替代价格高的生产要素,从而生产要素的价格本 身对其需求就有重要的影响。
(三)工资差异的形成
不同地区、不同职业以及不同产业之间的工资差异是非 常大的。实际上每一个岗位都有特定的需求与供给,所以由各 自需求与供给相互作用形成的工资会有天然的差异。通过调查 分析,我国的工资差异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解释:
1、根据计算方式不同,可分为计时工资、计件工资。 2、根据支付的手段不同,可分为货币工资和实物工资。 3、根据购买力不同,可分为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
(一)劳动的需求曲线
对劳动的需求主要取决于劳动的边际收益。随着劳动这一要 素的使用量增加,劳动的边际收益递减,因此随着劳动数量的增 加,厂商愿意为每一单位劳动支付的价格呈下降趋势,所以劳动 需求曲线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
W
W32
Sc
b a
W1
O
L1 L3 L2
L
35
将所有单个消费者的劳动供给曲线水平加总,便可得到整个 市场的劳动供给曲线。但应该注意的是:虽然单个劳动者的供给 曲线向后背弯,但是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并不一定会如此。当工 资水平较高时,现有劳动者可能会减少劳动供给,但是由于高工 资的吸引,会有新的劳动者加入进来,从而总的市场供给曲线还 是会向右上方倾斜,劳动的供给随工资的增加而增加。
但不同生产要素的供给曲线又有自己的变化规律,如土地, 由于总量有限,所以其供给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劳动的 供给也由于其本身的特点是向后背弯的。
三、生产要素市场均衡
要素价格同产品价格一样,是由其需求和供给相互作用, 共同决定的,均衡价格为要素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 处代表的价格。
21
1.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A ) A.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减 B.要素的边际效用递减 C.规模报酬递减 D.以上都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