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路基及支挡结构一、填空题:1.计算软土路堤极限高度的软土强度指标采用测定。
2.为减小基床冻害发生,可在基床表层采用材料。
3.软土地基路堤稳定性最低时期是时。
4.既有线修筑双线时,第二线路基面按排水横坡设计。
5.由地震产生的挡土墙附加力是地震惯性力。
6.对细粒土和粘砂、粉砂压实度应采用作为控制指标。
7.浸水挡土墙的附加力系包括。
8.路基基床下沉的原因主要是。
9.用粗粒土、岩块中碎石类填土填筑的高路堤边坡形式采用。
10.对粗粒土(粘砂、粉砂除外)压实度应采用作为控制指标。
11.在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稳定而经济的最小安全系数K min范围是。
12.大、中桥头引线浸水路基路肩的最小高程等于。
二、单项选择题:1.采用综合内摩擦角φ0=33°~35°计算高墙或低墙粘性土主动土压力时,其土压力会出现 [ ]A.低墙偏大,高墙偏小B.低墙偏小,高墙偏大C.低墙与高墙都偏大D.低墙与高墙都偏小2.下列有关加筋土挡土墙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加筋土挡土墙一般应用于支挡填土工程B.加筋土挡土墙一般应用于支挡挖方工程C.具有强烈腐蚀环境中不宜使用加筋土挡土墙D.加筋土挡土墙高度在Ⅰ级铁路线上不宜大于10m。
3.缓和曲线范围内的路基面宽度应当 [ ]A.不设置曲线加宽B.按圆曲线设置加宽C.由圆曲线向直线递减设置加宽D.由圆曲线向直线递增设置加宽4.不能用于排除深层地下水的排水设施是 [ ]A.边坡渗沟B.排水隧洞C.渗水暗沟D.排水平孔5.路基坡面防护措施是指 [ ]A.支撑盲沟B.草皮护坡、片石护坡、抹面、勾缝等C.抛石D.设置挡土墙6.挡土墙基础置于倾斜地面时,其趾部埋入深度h和距地面的水平距离L不符合要求的是 [ ]A.较完整的硬质岩层:h为0.25m,L为0.25~0.50mB.软质岩层:h为0.80m,L为1.00~2.00mC.硬质岩层:h为0.60m,L为0.60~1.50mD.土层:h≥1.00m,L为1.50~2. 50m7.对于拱桥桥台,挡土墙墙趾前部承受的土压力是 [ ]A.静止土压力B.主动土压力C.被动土压力D.被动土压力和主动土压力8.对于路肩标高,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以路肩边缘的标高表示路肩标高B.以路肩标高加路拱高表示路肩标高C.以路基边坡与地面交点标高表示路肩标高D.以路肩与道床边坡交点标高表示路肩标高9.当加筋土挡土墙中采用不等长的拉筋时,同长度拉筋的墙段高度不应小于 [ ]A.5.0mB.4.0mC.3.0mD.2.0m10.在墙高一定,其他条件相同时,具有最小主动土压力的墙背形式是 [ ]A.仰斜直线型B.俯斜直线型C.垂直直线型D.折线型11.以下措施中,不用于增加挡土墙抗倾覆稳定性的是 [ ]A.放缓胸背坡B.改变墙体断面形式C.展宽墙趾D.增大f值,如基底换填土12.下列各类土中,不得用于Ⅰ、Ⅱ、Ⅲ级铁路基床表层填料的是 [ ]A.角砾土B.中砂C.粘土D.漂石土13.加筋土挡土墙检算中,在拉筋的设计拉力作用下,拉筋应保证 [ ]A.不被拉断B.不被拔出C.不发生锈蚀D.不产生变形14.我国Ⅰ、Ⅱ、Ⅲ级铁路基床厚度标准(TB10001-99)分别是 [ ]A.2.5m、2.0m、1.5mB.2.5m、2.0m、1.2mC.3.0m、2.0m、1.2mD.2.5m、1.5m、1.2m15.下列各类土中,不宜用作Ⅰ、Ⅱ、Ⅲ级铁路基床表层填料的是 [ ]A.中砂B.砾砂C.硬块石D.易风化软块石16.各类基床中,容易发生翻浆冒泥的是 [ ]A.深路堑基床B.无路拱的全风化砂岩路堑基床C.粘性土填土基床D.高路堤基床17.衡重式挡土墙比较经济的上墙高度H1与下墙高度H2之比为 [ ]A.5∶5B.6∶4C.3∶7D.4∶618.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静止土压力E0、主动土压力E a和被动土压力E p三者大小关系是 [ ]A.E0>E a>E pB.E p>E0>E aC.E0>E p>E aD.E a>E p>E019.挡土墙墙背上的填土主动土压力呈现 [ ]A.随填土内摩擦角增加而变小B.随填土内摩擦角增加而增加C.与填土内摩擦角无关D.与填土内摩擦角有时有关,有时无关20.以下措施中不用于增加抗滑稳定性的是 [ ]A.增大f值,如基底换填土B.放缓胸坡C.基底设置凸榫D.加倾斜基底21.当路堤或路堑的土质为非渗水性土或多雨地区易风化的泥质岩石时,除路基面做成路拱外,还应做到 [ ]A.路拱的形状为三角形或梯形,单线路拱高0.15m,一次修筑的双线路拱高为0.2mB.路拱的形状为三角形,单线路拱高0.15m,一次修筑的双线路拱高为0.2mC.路拱的形状为三角形或梯形,单、双线路拱高都为0.2mD.路拱的形状为三角形,单、双线路拱高都为0.15m22.无路拱与有路拱一端的土质路基连接处应做到 [ ]A.向土质路基方向用渗水土作过渡段,过渡段的长度一般不小于10mB.向土质路基方向用渗水土作过渡段,过渡段的长度一般不大于10mC.向土质路基方向用非渗水土作过渡段,过渡段的长度一般不小于10mD.向土质路基方向用非渗水土作过渡段,过渡段的长度一般不大于10m23.无路拱地段的路肩实际高程与其设计高程相比,应当 [ ]A.相同B.抬高C.降低D.有时抬高,有时降低24.填土在一定的压实功能下,最优含水量是指 [ ]A.最易施工的含水量B.填土施工许可的最大含水量C.产生填土最大密实度的含水量D.填土施工许可的最小含水量25.粘性土路堤边坡高18m,则其设计边坡可采用 [ ]A.1∶1.75B.1∶1.5C.8m 以上用1∶1.5D.8m以下用1∶1.75按个别设计通过边坡稳定性检算确定26.Ⅰ、Ⅱ、Ⅲ级铁路路堑的路肩宽度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小于 [ ]A.0.8mB.0.6mC.0.4mD.视铁路等级不同而不同27.基底压应力或偏心距过大时,不用于调整的措施是 [ ]A.加宽墙趾或扩大基础B.增加砂浆体强度C.换填地基土D.调整墙背坡度或断面形式28.当用延长墙背法计算折线型墙背下墙主动土压力时,在上墙土体破裂角θ1大于下墙墙背倾角α2时,下墙主动土压力会 [ ]A.存在偏小的误差B.存在偏大的误差C.不存在误差D.存在有时偏大,有时偏小的误差三、简述题:1.路基边坡稳定性有哪些分析方法?2.什么是路基横断面?3.有哪些因素影响软土地基稳定?4.什么是路肩?其作用是什么?5.有哪些因素影响填土压实程度?检测压实程度的不同方法与哪些因素有关?6.产生第二破裂面的条件是什么?7.用延长墙背法计算折线型墙背下墙主动土压力时有什么误差?8.什么是路堤极限高度?9.路堤基床以下部位对路堤填料有何要求?10.挡土墙基础埋置深度有什么要求?11.路堤基底处理的一般原则与措施是什么?12.锚定板挡土墙中拉杆设计应符合哪些要求?13.在什么条件下路基需作个别设计?14.为什么要设置路拱?如何设置?15.朗金理论与库仑力理论的基本假定是什么?它们的应用特点分别是什么?16.膨胀土的工程特性对路堑边坡稳定性有哪些影响?四、计算题:1.如图挡土墙,已知高H为6m,土的容重γ=17.5kN/m3,内摩擦角φ=25°,墙背摩擦角δ=17°,墙背坡度为1∶0.2,墙后填土坡度为10°。
试用库仑理论计算墙背AB所受的主动土压力大小、方向、作用点,并绘出土压应力图。
2.根据图示求整个路堑边坡的剩余下滑力。
已知滑动土体的γ=18.0kN/m3,内摩擦角φ=10°,C=2kN/m2,安全系数K=1.15,滑体分块重量:Q1=112.4kN,L1=5.7m,Q2=480.9kN,L2=8.0m,Q3=695.3kN,L3=9.2m,Q4=684.5kN,L4=9.2m.。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快剪法2.隔温3.路堤竣工4.4%5.水平6.压实系数或地基系数7.静水压力、动水压力和基底上浮力8.基床填筑密度不够和强度不足9.在边坡中部适当位置设平台的阶梯形边坡10.相对密度或地基系数11.1.25≤k min≤1.512.设计水位+波浪侵袭高+壅水高+0.5m二、单项选择题:1.A2.B3.C4.A5.B6.B7.C8.A9.C 10.A 11.D 12.C 13.B 14.A15.D 16.A 17.D 18.B 19.A 20.B 21.B 22.A 23.B 24.C 25.C 26.C 27.B 28.B三、简述题:1.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有工程地质分析法和力学计算法。
其中力学计算法又有直线破裂面法、圆弧法和折线滑动面法等。
2.路基横断面是指垂直于线路中心线截取的断面,包括地形横断面和设计横断面,是路基施工、计算土石方数量和拨款之依据。
3.影响软土地基稳定的因素主要有路堤断面形式、填土高度、加荷速率、地基填土性质、软土成因类型、地层成层情况、应力历史等。
4.在路基面上,未被道碴覆盖的那部分路基面称为路肩。
其作用是防止道碴散落,供设置路标、信号等,养路通行避车,确保路基本体稳定。
5.影响击实效果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是含水量和击实功的影响。
土压实密度的检测方法与填料的性质、工程的重要程度等因素有关系,须视不同情况而采用不同方法,不同土类检测方法不同。
6.(1)墙背(或假想墙背)倾角必须大于第二破裂面的倾角;(2)墙背(或假想墙背)上的诸力(第二破裂面与墙背之间的土体自重W1及作用在第二破裂面上的土压力E a)所产生下滑力必须小于墙背上的抗滑力。
7.当上墙破裂角θ1>下墙倾角α2时,由于在计算上下墙土压力时,延长墙背与上墙第一破裂面形成的三角形棱体的重量重复计入,使下墙土压力E a2偏大。
当θ1<α2时,三角形棱体BDE的重量未计入,使E a2偏小。
当θ1=α2时,计算结果无偏差。
8.在天然的软土地基上,基底不作特殊加固处理,用快速施工法(即不控制填土速度)修筑路堤所能填筑的最大高度,称为极限高度。
当路堤的设计高超过此极限高度时,路堤或地基必须采取加固或处理措施,以保证路堤的安全填筑和正常使用。
9.路堤基床以下部位填料应选用A、B、C组填料,当选用D组填料时,应采取加固或改良措施。
路堤浸水部位的填料宜选用渗水土填料,当采用细砂、粉砂作填料时,应采取防止振动液化的措施。
使用不同填料填筑路堤时:应分层填筑,每一水平层全宽应以同一种填料填筑。
当渗水土填在非渗水土时,非渗水土层顶面应向两侧设4%人字坡;非渗水土填筑在渗水土上时,接触面可为平面;当上下两层填料的颗粒大小相差悬殊时,应在分界面上铺设垫层。
10.(1)挡土墙基础置于土质地基时,其基础埋深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基础埋置深度不小于1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