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20年中考复习语文专题训练: 古代诗歌阅读(含解析)
2020年中考复习语文专题训练: 古代诗歌阅读(含解析)
考
点 物与志的“契合点”;最后,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
技 法
所言之志。
突
破
中
考
真 题
角度1 炼字
精 选
【常见题型】
考点五 鉴赏语言
1.某句诗或某联诗中,哪一个字(词)用得精妙?请找出来,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考
点 2.某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技
法 3.某字历来被人称道,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技 法
C.颈联运用对偶手法,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奇观”,其中“圆”“直”两字极富神韵。
突 破
【考点:分析写作手法】
D.这首诗意境雄浑,与王维晚年写的《竹里馆》那种清幽意境形成鲜明的对比。
【考点:分析写作手法】
中 考
[答案]B
真 题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赏析古诗的能力。B项,“候骑”指“担任侦察巡逻任务
考 点
人公的心情和景物的特点,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
技
法
突
破
中 考
考点三 体会作者或主人公的情感
真 题
【常见题型】
精 选
1.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引用了……的典故,有何用意?
考
点 3.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技
法
突
破
中 考
【答题思路】
突 破
如喜悦、欢快、恬淡、闲适、烦闷、愤怒、壮志未酬、借古讽今、旷达乐观等。
中 考
考点四 分析形象
真 题
【常见题型】
精 选
1.这首词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2.诗歌中写了××(事物形象),有什么特点?
考
点 3.简析诗歌中××(事物形象)。
技
法
突
破
中 考
【答题思路】
真 题
1.人物形象
精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种类别,一类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即诗人自己;另一
考 点
2.变换角色
技 法
将自己代入诗歌情境中,假设自己是作者,以作者的角度去观察景物。
突 破
3.适当想象
描述时既要忠实于原诗,也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要对诗句内
容进行丰富和完善。
中 考
4.语言优美
真 题
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语言力求优美。
精
5.结合意境
选
在画面的描绘过程中,渗透诗歌或诗句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能准确地体现主
真
【考点:体会作者或主人公的情感】 依 不 舍之 情; 临水 送 别 , 残 阳暮秋 , 眼 前的 荒
题
精
凉景色勾起了诗人心中的愁思,表达了诗人
选
孤独寂寞之情;曾经一起管弦相伴,而后不知
考 点
何时能相见,表达了诗人对前途的迷茫与担
技 法
忧。
突 破
[解析] “赠别”说明本诗是送别诗,自然有
不舍之情;写“萋萋秋草”“残阳”荒凉的
真
景色苍凉雄浑的特点;“圆”表现落日之低、之圆,写出景色壮阔、温暖的特
题
精 点。表现手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出了神奇的塞外风
选
光,表现了诗人苍凉孤寂的情感。
考
点
技
法
突
破
中 考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的鉴赏能力。语言赏析注意赏析关键词“直”和“圆”,
真
在广袤的沙漠上,可以看到一缕轻烟在向上飘,没有一丝的风,烟也显得孤独无依。
精
的骑兵”,不是自然景物。
选
考 点 技 法 突 破
中 考
二、[2019·扬州改编]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真
赠别
题
精
[唐]赵嘏
选
水边秋草暮萋萋,欲驻残阳恨马蹄。
考 点
曾是管弦同醉伴,一声歌尽各东西。
技
法
突
破
中 考
1.首句中的“萋萋”有什么含义?【考点:理解 [答案] “萋萋”是指草茂盛的样
真
重点词句的含义】
选
类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就是分析诗中诗人所塑造
考 点
的人物的行为、神态、心理、性格、情感、观点、处境等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技 法
的个性特征。具体分析思路与方法:
突 破
(1)知人论世,结合背景了解人物当时的情境。
(2)分析人物的行为、语言、心理,把握人物特征。
(3)抓住表露人物情感或思想的词句。
妙地融入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中 考
5.[2019·黄石]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真
A.这首五言律诗主要写的是王维出使边塞途中的所见所感。【考点:理解诗歌
题
精
的基本内容】
选
B.全诗通过“归雁”“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候骑”等自然景物,向我们展示了
考 点
边塞的神奇壮丽。
北》,从题目中的“寄”及诗中的“共剪”,可以看出诗人对友人(或妻子)的一片深情。
中 考
3.分析意象
真 题
意象即诗中带有主观感情色彩的景和物,如杨柳表示送别,月亮是思乡的代
精 选
名词,松柏表示坚强、正直,梧桐表示凄凉悲伤,抓住这些意象可以帮助考生把握
诗人的思想感情。
考
点
4.准确表述作答
技 法
在平时学习时,考生要积累一些概括感情的常用词语,避免答题时说外行话。
秋色,表达了作者孤寂的心情;“同醉”“各
东西”可见诗人对前途的迷茫与忧患。
中 考
考点一 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
真 题
角度1 理解重点字词的含义
精 选
【常见题型】
1.诗句中“××”一词的含义(意思)是什么?
考
点 2.本诗中的词语“××”是指
。
技
法 3.×联中的“××”一词指的是什么?
突
破
4.请结合“××”一词,分析×联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指收复北方,统一山河。
中 考
【答题步骤】
真 题
1.看清题干要求,锁定词语。
精
2.回到文中,还原词语位置。
选
3.划定语言环境,前后勾连,综合信息。
考 点
4.组织语言,完成答案。
技
法
突
破
中 考
角度2 理解重点句的含义
真 题
【常见题型】
精 选
1.“……”一句诗有什么深刻含义,试做分析。
2.“……”一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4)借助意象和典故,展开联想和想象,感知形象。
(5)借助修辞方法、描写方法、表现手法揣摩人物。
中 考
2.事物形象
真 题
诗歌中的事物形象即诗歌中描写的景物等。分析事物形象首先要捕捉所写
精 选
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色、声、态等)、环境特点和内
在品性;其次,借助表现手法,尤其是托物言志,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住
突
破
4.诗中的某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5.请赏析某字的妙处。
中 考
【答题思路】
真 题
1.解释该字在诗句中的具体含义。解答此类问题要做到“字不离句”。要想准确
精
解释某个词语的含义,一定不能孤立地看,要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加以分析,这样才
选
能做到准确无误。
真
言加以描绘。【考点: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题
精
选
考 点 技 法 突 破
中 考
[答案]示例:苍凉雄浑的大漠之上,一缕孤零零的烽烟像根柱子,笔直地伸向天空。
真 题
弯弯曲曲的黄河似一条金带,平躺在大漠远方。一轮浑圆的红日,正静静地悬挂
精
在西边的地平线上。
选
[解析]本题考查描绘古诗句的意境画面的能力。要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能力,
专题二
古代诗歌阅读
中 考
一、[2019·鄂州、黄石、益阳综合改编]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真
使至塞上
题
精
王维
选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考 点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技 法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突 破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中 考
1.[2019·鄂州]这首诗的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优美,请用生动的语
技 法
2.抓情感
突 破
辨别诗句是否是情感句,如果与表现诗歌情感有关,要结合情感答题。
3.抓比喻义
辨别诗句是否运用了修辞方法。如果使用了修辞方法,要答出诗句的比喻
义。
中 考
4.抓典故
真 题
辨别诗句是否运用了典故。如果诗句包括了典故,要答出运用典故所要表
精
达的寓意。
选
5.抓诗眼
考 点
辨别诗句中是否有诗眼等关键字词。如果有一些非常关键的词语,还要答
精
要反复诵读整首诗,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大致内容。
选
2.明确主旨
考 点
确定诗歌题材,如咏史怀古诗、咏物诗、边塞征战诗等,初步掌握诗歌主旨。
技 法
3.抓关键词句和主要意象
突 破
体会相关词句的内涵,了解意象所表达的意思。
4.把握情感
概述出题干所要求解答的内容,概括揭示诗歌主旨或诗人的感情。
中 考
角度2 画面描绘
题
精 长长的河水上方,是一轮圆圆的落日,让整个画面更加悲壮。这两句诗用排比的
选
手法,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河图。一个“直”字,写出了沙漠里渺无人烟的广袤
考 点
意境;一个“圆”字,把落日的浑圆柔和描写得惟妙惟肖。表现手法方面这一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