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护理工作质量郭伟玲松原市中心医院目录:1、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2、护理安全的相关因素3、护理安全的控制4、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及原因5、护理安全隐患干预措施6、加强安全管理对策7、病人安全措施1、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
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1护理工作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这些不安全因素直接影响护理效果。
安全、有效的护理可促使患者疾病痊愈或好转,而护理不安全因素则使患者的疾病向坏的方向转化,如疾病恶化,甚至造成患者功能障碍或死亡。
由此可见,护理安全与护理效果存在因果关系,护理安全产生高质量的护理效果,护理效果体现护理安全水平。
1.2护理安全直接影响医院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护理不安全带来的后果,如护理差错或事故,不仅损坏医院在患者和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給医院的信誉造成负面影响,而且增加医疗费用的支出及物资消耗,使医疗成本上升,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和医院额外开支。
1.3护理安全是衡量医院护理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护理安全可以综合地反映出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技术水平以及护理管理水平。
因此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护理安全管理措施不落实,护理不安全因素得不到有效控制,就会给病人造成不应有的痛苦,所以护理安全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2、护理安全的相关因素2.1护理人员素质因素2.2技术因素2.3管理因素2.4物质因素2.5环境因素2.6患者因素3、护理安全的控制3.1加强教育,提高护理安全认识3.2增强法制观念依法管理3.3加强专业理论技术培训3.4建立、完善护理安全监控机制3.4.1明确责任。
实行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三级目标管理责任制。
3.4.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3.4.3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
重视事前控制,做到“三预,四抓,两超”,即预查、预想、预防;抓易出差错的人、时间、环节、部门;超前教育、超前监督。
4、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及原因4.1病人方面的因素4.1.1病人法律意识和保护意识增强 :随着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医疗案例的增多,病人的法律意识增强,护患关系紧张,病人对护士的不信任增加。
4.1.2病人对当前的医疗水平期望过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身健康的要求及护理服务的需要日趋增高,并已趋多样化。
若病人心理承受能力差,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烦意乱等心理现象,不信任医务人员,怀疑诊断、治疗错误,出现不遵医行为,拒绝配合治疗,导致病人人为的护理不安全因素。
4.1.3医疗费用方面由于大型医疗设备的引进,新药的应用,医疗费用的支付使病人难以承受,医疗收费不规范等,这些极易造成病人的误解,产生不满情绪引发矛盾。
4.1.4病人自身的素质由于部分病人所受教育经济状况等因素的限制,对护士出言不逊或不尊重行为,也是导致医疗安全隐患的一个因素。
4.2护士方面因素4.2.1护士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长期以来医疗传统习惯使护士工作处于医疗服务的主导地位,护士只重视病人的健康问题,而忽视潜在的法律问题。
越来越多的病人开始意识到自己享有的权利,希望并要求参与到诊疗过程中来。
故需要强调的是尊重病人应享有的法律赋予的权利。
4.2.2服务态度差,态度生硬护理人员态度不好,解答问题语言生硬或不予解答,甚至与病人及家属发生冲突;没有与病人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导致病人误解、反感;对病人观察不到位,延误抢救时机等现象。
4.2.3护理文件未及时书写或书写不规范执行医嘱后未及时签名及记录执行时间,或执行时间不准确;抢救病人过程未及时记录或没有客观、动态、连续反映病人情况,常常是记一些主观的内容,未详细记录观察内容、采取的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价,不按规定书写或有涂改现象等。
4.2.4护理技术方面护士业务知识缺乏,工作经验不足,技术水平低下或不熟练,协作能力差,违反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等,对病人的安全构成威胁。
4.3其它因素4.3.1护理职业的特殊性护士在很多时候是一人值班,许多护理行为只有护士和病人参与,所有的谈话和操作不可能都让病人签字或知情,例如对昏迷病人的护理等,护理操作有许多环节是在治疗室内进行,病人和家属对期间的操作有质疑,护士夜间虽有记录,但没有旁证等。
4.3.2护理人员配置不能满足病人的需要护理人力资源的缺乏,尤其是病人的护理需求增多,使护士超负荷从事繁重的工作,造成工作责任心不强,注意力不集中,环节质量无法控制,服务不到位,给病人带来不安全感。
5、护理安全隐患干预措施5.1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是护理安全的基本保障护理管理者要根据每个专科的护理情况,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护士长对排班模式可以进行尝试性改革,根据不同的时间段、护理工作量变化,动态安排人力资源。
医疗高峰时实行弹性排班制度,采取多种方法解决护士的超负荷工作。
5.2加强护理人员护理安全意识建设尊重法律赋予病人的权利。
越来越多的病人开始意识到自己享有的权利,希望参与到诊疗过程中来,故需要强调的是尊重患者应享有的法律赋予的权利。
从思想上重视护理纠纷的防范、护理纠纷的发生。
强化护理职业的特殊性,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所以护理人员为减少风险就应当掌握风险管理四要素。
5.2.1同情:对病人要表现出同情;5.2.2交流:与病人及其家属有效交流,也要与其他护理人员交流;5.2.3能力:要具备应有的专业技能;5.2.4表格化:随时书写规范记录,并保证记录清楚、连贯、完整。
5.3重视在职护士的法制教育在继续教育中广泛开展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法律法规规范化培训,通过法制教育,引导护士学法、懂法、知法、依法行医,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通过学习,让护士认识到违法的后果,加强责任感,使护士懂得自己该做什么,如何去做,从而维护了护患双方的利益。
5.4加强和完善护患沟通制度,促进护患沟通,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医务人员与他们的患者的地位、教育程度、职业训练和权威方面的差异往往会成为沟通的障碍,并进而引起医患危机。
所以,护理人员从接诊患者个体地位、教育程度、职业训练和权威等方面差异着手护患沟通的内容、方式与方法,这对缓和护患矛盾有所帮助。
在与病人或家属沟通时,还要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进行信息沟通、意见沟通、情感沟通,交流用语要通俗易懂,解释耐心,认真履行告知义务,建立护患之间良好、诚实互信关系。
加强医护、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互补不足,减少隐患因素,为医疗护理安全提供保障。
5.5培养护士“慎独”精神,用制度管人护理工作具有独立性、连续性和具体性,多数护理活动都是在无人监督下完成的。
加强护士责任心,培养护士“慎独”精神十分重要。
护士长要随机抽查护士节假日、夜班及中班工作完成情况,有无违反规章制度,掌握护士工作动态。
经常了解病人对护士工作反映情况。
对科室护士要做到心中有数,安排班次合情合理,搭配得当,避免因护士自身工作不到位而引起纠纷。
5.6严格按国家收费标准收费杜绝多收费或少收费现象,向病人发放每日收费清单,对费用高的药品或治疗,护理人员应做到提前告知病人或家属,并解释使用的目的,以取得病人同意,以维护患者的消费权益和医院正当合法的权益,减少纠纷发生。
5.7 护理安全是病人的基本需要,是医院生存的根本,是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
护理是医院的窗口,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减少安全隐患,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切实为病人提供安全、放心、满意的全程优质服务。
6、加强安全管理对策6.1完善考核标准,加强质控和检查力度针对护理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护理部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护理质控标准》、《护理质量管理标准》、《护理安全警示制度》,规范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
加强护理三级质控,定期、不定期进行质控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并记录在科室质控检查记录本上,并要求科室制定整改措施,护理部进行追踪,加大监控力度。
6.2建立、建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是有效防范护理差错的措施。
因此,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各级人员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促进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
如每周进行安全活动,讨论安全隐患,制定防范措施,消除隐患,以保证护理安全,对出现差错的个人给予安全警示,对出现的差错要认真分析发生的原因,加强防范措施。
6.3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改善超负荷工作状态护理管理者应根据每个科室的具体情况,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护士长对排班模式可以进行尝试性改革,根据不同时段护理工作量的变化,动态安排人力资源,劳逸结合,适当安排休息,缓解工作压力。
6.4增强法制观念、依法管理护理安全与法规有密切的关系。
因护理人员法制观念淡薄而发生的护理缺陷和纠纷屡见不鲜。
因此,要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定期组织护士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尊重病人的权利,遵法守法,依法办事。
6.5增强护士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及综合知识水平护理工作本身是独立的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
护理管理者应有计划地培训,制定学习计划及学习目标,根据毕业不同年限制定学习目标,进行理论与实际的考核。
护理部对全院护士进行基础知识的培训和考核,科室负责专科技能的培训,每月科室要组织一次业务学习,由护理部月质控进行考核科室业务学习的质量,定期进行护理查房。
提高护士的理论知识和专科技术水平。
同时要求护士进行心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习,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知识水平,满足病人的身心需求。
6.6规范护理记录的书写和管理护理部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统一护理记录格式。
护理记录的内容要全面,包括病人的症状、体征、情绪、心理、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护理操作的内容、时间、关键步骤、宣教和告知的重要内容等。
病人入院时的首次记录一定注重客观资料的书写。
危重病人护理记录、一般病人护理记录单按要求书写,记录要全面、真实、客观、准确、及时。
护理记录的书写要与医生记录相符。
护理部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定期进行护理记录研讨,统一标准并以书面形式下发各科室。
7、病人安全措施7.1提高识别病人的准确性无论给药、输血、采集样本、等任何程序和措施,都须双重认证,但不包括房间号。
任何侵入性操作,都须有最后确认病人手续,包括确认病人、手术部位以及应有的记录。
确认手续应使用主动沟通方式,一旦发现疑问,立即启动暂停程序,以确保所有手术组重新识别病人的身份、手术名称和手术部位。
7.2 提高医护人员沟通的有效性执行接受口头和电话医嘱,接听重要化验结果时须用“全部复诵”以得到发出者的确认,一个医院内统一所有缩写、简写和符号,报告或接听电话者必须是负责的,合法的专业人员,并且按时间规定及时出报告,若应该接听电话检验报告人员离开时必须指定另一位合法的能负责任的专业人员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