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藻制油 (2)

微藻制油 (2)


微藻的种类
四、微藻制油生产工艺
4.1微藻制油原理 4.2开发技术流程
4.1微藻制油原理
微藻制油的原理是利用微藻光合作用, 将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转化为 微藻自身的生物质从而固定了碳元素,再 通过诱导反应使微藻自身的碳物质转化为 油脂,然后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把微藻细 胞 内的油脂转化到细胞外,再进行提炼加 工,从而生产出生物柴油。 即通过藻类的 光合作用,将废水中的营养物质和空气中 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生物燃料、蛋白质。
新奥集团2008年又投资建成了600平方米的中试 基地,实现了微藻制油中试规模的工艺贯通。2009年, 微藻产业化示范创新集中营对工艺进行了大量的优化, 多项关键技术达到产业化示范条件,产业化成本大幅 降低。
2009年底,新奥集团的“二氧化碳—微藻—生物 柴油”关键技术研究入选国家863计划高技术研究项 目,并且获得了国家专项资金支持。2010年,他们又 把实验做到了煤化工工厂,在不可控的自然环境中进 行放大实验,在煤化工工厂排放的灰尘、碳水化合物、 硫化物环境中,利用排放的废水、废热进行藻类养殖,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国家相关部门因此决定由新奥集 团在内蒙古建设5000吨微藻生物柴油示范工程,对煤 电厂和化工厂等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就地吸收和资源 化利用,生产生物能源。
机物质; 3.能用海水培养,能耐受沙漠、干旱、半干旱地等极端
环境,不占用耕地; 4.能生产出高附加值的副产品,如生物高聚物、蛋白质、
色素、动物饲料、酒精、氢气等; 5.高效环保;生产出的生物柴油不含硫,燃烧产物不污
染环境;排入环境可被微生物降解; 6.生物柴油无毒 ,有较大的环境价值和社会价值。是
典型的“绿色能源”。
4.2.4酯交换法处理油脂
微藻生物柴油含有非常丰富的含有4个 或更多双键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如二十碳 五烯酸(EPA,C20:5n-3,5个双键)、二 十二碳六烯酸(DHA,C22:6n-3,6个双 键)。这些双键的存在会导致微藻生物柴 油在储运的过程中被氧化而不稳定。因此, 酯交换工艺的选择, 取决于微藻油脂的性 质。
海洋中的精灵——微藻
微藻特点
(1)微藻具有叶绿素等光合器官,是非常有效的生物系统,能有效 地利用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将H2O、CO2和无机盐转化为有机 化合物, 可以减少温室效应。
(2) 微藻一般是以简单的分裂式繁殖,细胞周期较短,易于进行 大规模培养,由于微藻通常无复杂的生殖器官,使整体生物量 容易采收和利用。
4.2.2微藻的培养
微藻主要类型——光能自养型
能源:光
碳源:二氧化碳
其他条件:温度、溶解氧、pH值等
反应仪器:光生物反应器即为设计有光 源系统的、主体为透明材料的生物反应 器
光反应器的优缺点
光生物反应器
优点
跑道池
(Raceway pond)
成本相对较低、培养后易 清理,大规模培养方便
缺点
光控制少、较难长时间培养、 生产率低、占地面积大、只 限于少数微藻、易污染
酯交换法处理
在酸或碱催化剂及高温条件下(230-250℃)进行 转酯化反应,生成相应的脂肪酸甲酯或乙酯,再进行 进一步洗涤干燥即得生物柴油,同时可产生副产品甘 油。
可行性:柴油分子由十五左右碳链组成,植物油分子 由十四到十八个碳链组成,与柴油相近。
甘油三酸酯 + 甲醇
脂肪酸甲酯 + 甘油
获得生物柴油产品
2010年6月8日,“新一代钻石DA42”飞机在 柏林成功首航。这是一次意义非凡的飞行,因为飞 机烧的是100%的藻类生物燃料,而且成绩优异:燃 烧得更加充分,节省了5%~10%的燃料。
新奥微藻养殖及中试基地
2007年10月11日,新奥集团生物质能源研究所 成立,微藻产业化示范创新集中营正式开营。
(3)可以用海水、咸水或半咸水培养微藻,因此是淡水短缺、土地 贫瘠地区获得有效生物资源的重要途径。
(4) 微藻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某些种类还富含油 料、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是人类未来重要的食品及油料的 来源。
(5)微藻,尤其是海洋微藻,因其独特的生存环境使其能合成 许多结构和生理功能独特的生物活性物质。经过一定的诱 导手段微藻可以高浓度地合成这些具有商业化生产价值的 化合物,是人类未来化工原料的重要资源。
等环境条件; (4)易于基因工程改造。
技术环节
菌种原则
菌种含油量
微藻的 筛选和 培育
(1)含油量高; (2)生长快速; (3)耐高浓度的 CO2、高温以及 高强度的光照等 环境条件;
(1)Botryococcus braunii(含油量55%-75%); (2)Chlorella sp.(含油量28%-32%); (3)Cylindrotheca sp.(含油量16%-37%); (4)Dunaliella primolecta(含油量23%); (5)Isochrysis sp.(含油量25%-33%); (6)Nannochloris sp.(含油量20%-35%): (7)Nannochloropsis sp.(含油量31%-68%): (8)Nitzschia sp.(含油量45%-47%);
3.生物能源不仅具有资源再生、技术可靠的特点,而且 还具有对环境无害、经济可行、利国利农的发展优 势。
总而言之,未来将是生物能源的天下。生 物能源会是人类不二的选择,未来生物能源的 前景将不可估量。
愈演愈烈的环境污染
二、微藻制油优势
1.含油量高,易于培养,生长周期短单位面积产量大; 2.充分利用太阳能,将水、二氧化碳等无机物质合成有
这么多优点的微藻制油 你了解么?
三、微藻简介
海洋单细胞藻类,即微藻,是地球 上最早的生物物种,它们中的某些物种 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35亿年之久。它们 能十分有效地利用太阳能将H2O、CO2 和无机盐类转化为有机资源,是地球有 机资源的最初级生产力,有了它们才有 了大气中的氧气,才有了海洋和陆地的 其他生物,也才有了人类。
(4)易于基因工 (9)Schizochytrium sp.(含油量50%-77%);
程改造.
葡萄藻(Botryococcus braunii)、裂殖壶藻(Schizochytrium
sp.)等微藻的含油量可达50% 以上。
不同微藻的耐受性和生长速度
微藻
CO2%
T*C
Chlorococcum littorale
微藻制油原理图解
4.2微藻生物柴油开发技术流程
营养+废水
微藻的 筛选和 光、CO2
培育 水、营养
微藻生 物质生

微藻生 物质的 采收
微藻油
微藻生 物质的 提取
生物柴油
动物饲料其 他产品 厌氧发酵
营养+废水 生物燃气
4.2.1微藻选择原则
(1)含油量高; (2)生长快速; (3)耐高浓度的CO2、高温以及高强度的光照
微藻生物柴油的前景
因此,在能源危机与二氧化碳减排的双重压 力之下,全球再一次掀起了微藻生物柴油研究 的高潮。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微藻生物柴油 第一次研究高潮结束之后,生物科技已经发生 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诞生了许多新理论、新技 术,积累了更加全面丰富的油脂代谢知识,而且 数据库中与微藻相关的数据越来越多,将这些 新知识应用于微藻油脂代谢的研究和基因工 程藻株的构建必将大大促进微藻生物柴油的 产业化进程。
一方面,从经济效益上看,较高水平的 含油量是微藻生物柴油技术可行的必要条件。 目前,葡萄藻(Botryococcus braunii)、裂殖
壶藻(Schizochytrium sp.)等微藻的含油量可
达50% 以上,这是对自然界中的微藻生物资 源进行普查和系统的收集、表征、筛选、整 理和保存的参考标准。另一方面,快速的生 长条件也是降低微藻生物柴油开发成本的必 然要求,即选育和基因工程改造后要符合耐 高浓度的CO2、高温以及高强度光照的条件。 由于空气中的CO2只有0.03%-0.06%,而环 境中一定浓度的CO2含量又是微藻快速生长的 基本条件,因此工业废气等非自然条件下的 环境就成为了常见的选择。
Spirulina sp.
空气 18 12
25-30
30 30
0.016 1.1 0.14 0.22
返回
微藻菌种挑选 优良富油藻种的选育是微藻 生物柴油效率提高与成本降低的 首个关键环节,涉及微藻含油量、 光合效率、生长速率的研究等, 其影响的因素包括微藻种类、研 究温度、pH值、盐碱度、光照等 环境因子,N、Si、P、S和微量 元素等营养因子, 以及基因工程 改造等。
谢谢观赏
微藻法生产生物柴油可以与其他生产过程相结合, 构成一套完整的产业链,同时节约原料,充分利用 产物,即为生物柴油生产过程的系统化。
微藻生物柴油的前景
以玉米等粮食为原料大量生产生物乙醇会 导致粮食危机;以大豆、油菜等油料作物为原料 大量生产生物柴油会造成食用油供应紧张成以 产油酵母等微生物来生产生物柴油,需要以糖类 等有机物为原料,成本昂贵;富油微藻则不具有以 上缺点,微藻能充分利用盐碱地等非农业用地,能 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进行自 养而不需要消耗外源糖类。
“工程微藻”中脂质含量的提高主要由于 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基因在微藻细胞中 的高效表达,在控制脂质积累水平方面起到 了重要作用。
目前,正在研 究选择合适的分 子载体,使ACC 基因在 获得更高效表达。
展望未来
微藻可以旺盛地消耗高浓度的CO2和NO2,这些火 力发电厂的污染物则是微藻的营养。来自化石燃料 发电厂的废气可以直接通入微藻生产设备,此举既 能显著地提高生产能力,还能清洁空气。微藻利用 光合作用固定CO2,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形势储 存于油脂,我们利用油脂生产生物柴油,燃烧后产 成CO2和水,这一过程完全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
优化工艺流程
(1)选择合 适的藻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