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道法试题(60分钟50分)2020/4/28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小题有4个选项,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30分)1.伴随着生理发育,我们的认知能力得到发展,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情感世界愈加丰富…这些变化让我们感到新奇,也使我们产生矛盾和困惑。
对待这些矛盾心理,我们应该()①正确认识,坦然对待②以积极的心态去接纳和调适③增强自控能力,想方设法压抑④学会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2.处于青春期的男生女生除了在生理方面有明显差异,在心理和社会行为上也有自己的性别特点,以下不属于其具体表现的是()A.性格特征 B.兴趣爱好 C.第二性征出现 D.思维方式3.冯小刚在给电影《芳华》命名时说:“芳是芬芳、气味,华是缤纷的色彩,非常有青春和美好的气息,很符合记忆中的美的印象。
芳华充当了那个时代大部分年轻人的美好记忆,那淳朴而又天真的年代在一段段岁月流逝的叹息中渐行渐远。
”这段话告诉我们()A.青春必然会流逝,我们无法抓住青春 B.青春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C.青春非常短暂,我们要及时行乐D.青春是美好的,我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创造积极人生4.“自己不倒,啥都能过去;自己倒了,谁也扶不起你,”下列古语中与这种生活态度相符的是()①天行健,男子以自强不息②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③志不强者智不达④役其所长,避其所短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5.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类似这样的说法;“他不像男孩”或“她像假小子”,“男人是棵树,女人是根藤”,“她就是个女强人”,等等。
这些评论的依据,其实是某个男生或女生的()A.兴趣爱好 B.性别刻板印象 C.行为习惯 D.生理性别特征6.在下列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思想中,可以帮助我们达到“止于至善”境界的是()①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②已所不欲,勿施于人③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④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7.吴礼凯腿部有残疾,在菜市场卖唱时捡到了6700元,报警后,失主前来认领时却非要给感谢费,一个要给50,一个只要10,二人发生“争执”。
知道真相后,大家对两人的行为纷纷点赞,这是因为()A.小伙自尊有骨气,嗟来之食不愿食 B.失主感恩知回报,金钱帮助博眼球C.急人所急好小伙,亲近社会品德高 D.体验社会重过程,拾金不昧获关注8.漫画启示我们()①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②培养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③掌握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④在不良情绪面前我们无能为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漫画《自强的青春》说明()A自强的青春态度,会给我们插上飞翔的翅膀 B.只要自强青春就会绽放光彩C.我们身体健康,应该尽情享受青春 D.青春的生命充满活力,无需自强10 .4月2日是国际“枕头大战日”,参加者在活动当天自带枕头互相击打。
“大战”结束后,大家把“战地”清理干净。
这种缓解压力、调节情绪的方法是()A.转移注意法 B.合理宣泄法 C.放松训练法 D.改变认知法11..漫画赏析《撒气的“食物链”》,从中得到的警示是()①情绪是把双刃剑,要辩证看待②我们应该学会在合适的场合、用合理的方式表达情绪③生活中应多关心别人的情绪,共享快乐,分担痛苦④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2 .2019年10月,海南省道德模范授奖仪式在海口举行,卢维青被评为海南省孝老爱亲道德模范。
她说,妈妈需要我照顾,我就是再苦再累,也要把她照顾好。
下列与卢维青的话表达相同情感的诗句是()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3.你有没有这种经历,试图在信任的人面前吐个槽,寻求个安慰,结果发现,听完对方的话,比一开始还要生气了。
又或者,你试图安慰向你倾诉的人,却发现很无力,除了说“没事的,都会过去的”,竟然找不到缓解对方情绪的合适方法。
因此我们必须学会一些安慰他人的方法和技能。
某同学心爱的外婆去世了,打电话给朋友哭诉。
你认为下列能真正安慰他的话是()A.“你不要说太多想太多,我们出去寻开心吧。
”B.“没事的,都会过去的。
人老总有一死,我们也有死的一天。
”C.“我特別同情你。
幸亏我外婆现在身体好,活得好好的。
”D.“我能理解你的心情,多说说你外婆的故事和你对外婆的爱吧。
”14.辽宁卫视真人秀节目《归来》,客观地反映了一些留守儿童的生活状态:他们因情感缺失,变得自卑、霸道、暴力,花钱大手大脚,沉迷网络。
你对这些留守儿童的正确建议有()①培养正当的兴趣爱好,创造正面的情感体验②在情感体验中,被动地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③将负面情感转变为成长的动力,从中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④主动与他人交往,结交各种朋友,传递情感正能量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5.“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和情感力量。
下列校园生活中展现正能量的是()①同学们参与评选“校园最美”等活动②同学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③某些人在班级中诋毁他人,发布不实信息④毕业班的学生把学习资料赠送给学弟学妹们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6.不同的情绪会对个人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
下列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有()A.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B.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C. 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D. 人逢喜事精神爽17.汽车时代,"路怒症"是一个世界通病。
"路怒"用以形容在交通阻塞情况下开车压力与挫折所导致的愤怒情绪,"路怒"已经造成了许多的不良后果。
对这种情绪①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宣泄②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宣泄③宣泄时,不应给他人带来不应有的伤害④只要不造成事故,这样的行为无可厚非A. ①③B. ②③C. ①②D. ③④18.下列情感与情绪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 情绪是不稳定的,情感相对稳定B. 情绪是短暂的C. 情感是在生活中逐渐积累的D. 情感与情绪都是无法控制的19.生活中的负面情感会给我们带来不愉快的感受,但对我们的成长也有意义。
意在告诉我们①体验负面影响,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②学会承受一些负面感受,就能不断成长③既要体味美好情感,也能承受负面感受④要善于将负面情感转为成长的助力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20.进入初中,我们的性别角色意识越来越明显,对性别角色的认识有利于①树立男女有别,授受不亲的观念②学会如何塑造自我形象③学会与异性相处④相互取长补短,让自己变得更优秀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21.“人不知羞耻,乃不能成人。
”这句话告诉我们A. 没有任何羞耻之心,才能成为人B. 要有底线意识,做自己想做之事C. 羞耻心是自尊的体现D. 做人要有羞耻之心,有所为,有所不为22.不少中国高校把“厚德载物” “止于至善”作为校训,这对我们的启示有①要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②我们应有自己的格调③要独善其身,不问世事④要从小事做起积善成德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23.青春的创造多姿多彩,创造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为此,我们应这样开发我们的创造力①敢于打破常规,追求生活的新奇与浪漫②埋头书山题海,一心只读圣贤书③关注他人和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④用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未知事物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24.下列说法体现了爱国情感的是( )①“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②“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③每当看到我国运动员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国旗升起、国歌奏响时,我都会热泪盈眶④在升旗仪式上,有些同学很不严肃,在队伍里嬉笑打闹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5.伴随着生活经验的不断扩展,我们的情感体验愈加丰富。
这些情感表达着我们的愿望,促进我们的精神发展。
以下属于我们获得美好情感的行为是( )A.喜欢读经典名著B.热衷于网上交友C.喜欢穿奇装异服D.痴迷于追捧娱乐明星26.“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青春的飞翔、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自强等良好的品质。
对此,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自信能够激发人的潜能与活力,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创造可能B.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自信的人必定能够成功C.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是自强的重要内容D.自强,要靠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不懈的坚持27.“大地杯”第12届中国青少年创造力大赛暨第68届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中国西部赛区邀请赛在宁夏吴忠市拉开帷幕,来自全国15个省市近500名师生,带着262件作品比拼“脑力”。
此次青少年创造力大赛上的优秀作品将被推荐参加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
青少年要培养创造力,需要( ) ①发展独立思维②培养批判精神③敢于打破常规④积极参与劳动和实践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8.《木兰诗》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花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的故事。
花木兰女扮男装的故事启示我们( )①人们对性别的认识通常会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②男生比女生要更加能干,女生不应该去从军打仗③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可能会影响自身潜能的发挥④我们在接受自己生理性别的同时,不要过于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9.以下属于青春期带给我们的变化的是( )①身体变化②心理变化③独立意识的发展④批判精神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30.面对青春期的烦恼和困惑,我们应该( )A.勇敢面对,肆意发泄B.善于逃避,封闭自己C.理性对待,善于化解D.顺其自然,无动于衷第II卷(非选择题共20分)31在道德与法治课的合作探究活动中,同学们展示以下几组图片,让大家一起【明辨是非】“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1)在上述社会现象中,你认为哪些图的行为是缺乏羞耻之心的行为?哪几幅图的行为能传递社会正能量?(4分)【青春有格】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
分析行为利弊,才能真诚面对自我。
(2)依据上述相关的行为,我们应该如何“行己有耻”?(6分)【善己达人】“止于至善”方能促进我们的精神发展,身心愉悦,丰富生活,感染他人,构建和谐社会。
(3)思考图片中的善举,谈谈我们如何追求“至善”,传递情感正能量?(6分)32.:李菲和张晓是好朋友。
一天上学路上,李菲看到了张晓,热情地喊着晓晓,张晓却骑着车子从她身边飞驰而过。
李菲心里有些不悦:“怎么不理我?还好朋友呢?”进了教室,正赶上英语课代表发作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