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述中国的通信标准发展情况
**** *** ****
摘要:本文通过对时间的划分和2G,3G的技术阶段划分,介绍了我国在通信标准发面的
发展情况,介绍了我国通信企业的专利情况,分析了我国通信企业在标准及专利方面的未来发展前景。
关键词:通信标准通信企业3G 专利
按照时间划分我国通信技术标准化发展历史沿革、,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8年以前:
主要以计划经济为主,1978年中国固定电话仅有119.1万部,电话普及率仅有0.38部/百人。
通信技术是模拟技术、传输媒介是明线、同轴电缆、对称电缆,通信业务是电话、(明码)电报。
标准的种类寥寥无几,主要是模拟电话网的技术体制和标准,如:《人工电话技术体制》、《公用电报网技术体制》、《自动电话交换网技术体制》、《数模混合网技术体制》、《N0.1信令规范书》、《电话网编号》等。
第二阶段是1979-1997年: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通信事业进入大发展时期,邮电部是通信行业主管部门。
通信技术开始由模拟向数字、步进制、纵横制、准电子交换机向程控交换、固定向移动、窄带向宽带、单一业务向综合业务过渡。
移动电话从零发展到2500万户,固定电话增长了73倍,达到8735万户。
专业标准研究单位以跟踪、消化、吸收ITU 国际标准为主,完成了大量技术标准,主要有:《程控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N0.7信令规范书》、《SDH传送网技术标准》、《900MHz蜂窝陆地移动电话网技术规范》等,为通信的高速度发展提供了技术依据,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
第三阶段是1997年以后:
1998年3月信息产业部成立,开始实行政企分开,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电信改革重组,引入竞争,出现六个电信运营商。
我国光缆建设已呈现高潮,截止到2006年9月底,固定、移动电话已达8.3亿部。
随着2002年12月18日“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英文译名为:China 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Association,缩写为:CCSA)成立,在这个协会的努力和国家信息产业部的支持下,这么多年来,在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的主持和推动下,制定了各种技术标准约有1100项。
说及我国通信技术的发展与标准等情况,我国的通信企业的技术标准又可分为以下若干阶段
一阶段: 2G时代,中国企业几乎没有话语权
在2G时代,蜂窝移动通信领域有两大标准,一个是欧洲通信巨头们主推的GSM标准,另外一个是美国高通主推的CDMA标准。
但是我国的通信设备制造业刚刚处于起步阶段,技术力量十分薄弱,基本没有企业有能力参与相关标准的制定,更别说将自有的技术纳入到标准中去。
所以在这个阶段,我国通信企业一直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
二阶段: 3G时代,中国努力扭转被动局面
在3G时代,中国通信企业的研发实力与2G时代企业自身相比,有了较大提升,但与国外先导性企业的实力相比依然相差甚远。
因此,尽管类似于华为、中兴这样已经跻身国际市场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参与了由美国高通公司主导的CDMA2000标准及欧洲通信巨头主导的
WCDMA标准制定过程,但基于当时中国企业的技术地位和专利积累,想把相关专利技术推入到国外巨头主导的标准中实非易事。
在我国通信企业的积极投入和努力下,我国通信企业开始有些专利纳入到CDMA2000及WCDMA标准中。
近几年,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指导下,在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和我国通信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通信技术研发能力不断增强,研发水平不日益提高,与国际通信巨头的差距逐渐缩小,在部分技术领域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并将一些关键技术推入到国际标准中。
其中,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技术推入国际标准成为三大3G主流技术之一,就是各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
将TD-SCDMA技术推入国际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我国通信企业在国际通信标准中基本专利持有量非常低的被动局面。
三阶段: 4G时代,中国企业地位显著改善
近10年来,我国通信企业及研发机构日渐认识到将自有专利技术纳入通信标准中的战略意义及重要性,于是许多重要技术领域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是研发实力不断增强,专利保护意识日益提高。
同时,在诸多关键技术领域通力合作,简历了具有一定研发实力的团队,不断积累寻求突破,产生了大量的技术研发成果,并将这些技术成果通过专利的形式保护起来。
于此同时,国内通信企业和研发机构还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参与标准的制定,向3GPP、3GPP2、ITU、ETSI 等标准组织提交大量的技术提案,力求将相关技术纳入到未来的估计标准中。
研发实力的增强和积极参与标准制定使得我国通信企业的专利发展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进步。
在4 G标准中,我国通信企业的专利占有显著提升。
尤其类似于华为、中兴、大唐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通信设备企业,已经具备了或基本具备了与国外通信巨头进行专利谈判的资本。
展望: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经过近10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储备了大量的通信技术研发人员,同时在许多关键通信技术领域也有了大量的技术积累及专利储备,甚至部分技术领域拥有自己的原创技术,其中部分技术思想是非常超前的,极有可能在未来的通信标准中被采纳。
与此同时,政府也通过重大专项的方式支持、鼓励具有研发实力的企业和研究所共同合作,在“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领域投入研发,并把提高在未来标准中的专利数量作为重要考核目标之一。
此外,我国参与国际标准组织中的人数也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逐步了解标准制定的程序和规则,已经开始有组织、有策略、有针对性地提交技术提案,力求将相关技术纳入到未来的国际标准中。
在这种形式下,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国际标准制定中,我国通信企业将逐步缩小与国际通信巨头的技术研发实力差距,将在更多关键技术领域展现我国通信技术研发实力,将在更多的国际标准中纳入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
届时,我通信企业在国际标准制度制定过程中未来的专利许可谈判中,将拥有更多的话语权,甚至于再某些技术领域处于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