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近代中国通信方式的发展—李海燕
近代中国通信方式的发展—李海燕
清朝湾龙马邮票试色样票全 套六种
大清邮政官局
1897年开始办理邮政业务 还颁发了大清邮政章程。 当年在北京城的北京邮政务局里设立有一个总局,10个分局 26个信箱,123个信筒,可谓是遍布全城
天津邮政官局旧址
1911大清邮政的快信专票
二、电信业 近代通讯工具的发明
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 电报、电话的发有,电磁 波的发现,人类通信领域 产生了根本性的巨大变革, 从此,人类的信息传递可 以脱离常规的视听觉方式, 用电信号作为新的载体, 同此带来了一系列铁技术 革新,开始了人类通信的 新时代。
电 报 总 局
电 话 局 接 线 员
盛宣怀
电报总局迁址 (位于今上海外滩中山东一路)
• 1880年,李鸿章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派 盛宣怀为总办。它是中国最早设立的电报 局。电报总局在全国一些地方设立分局, 并架设线路达2500公里。
民国时期的电报封套
我国最早的 一本电码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紫禁城里的电话
国外的通信工具的革新也使中国进入真正有意义的电信 事业。 1910年紫禁城正式安装了一部十门电话用户交换机。在 建福宫、储秀宫和长春宫里,安装了6部电话机
老电话与电报机
1837年 莫尔斯发明了有线电报机 1876 年 贝尔发明了有线电话 1897年 马可尼发明了无线收发电报机
有线电报机
有线电话
无线电报机
近代电信工具传人中国
► (1)电报 ① 有线电报: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 开创中国电信事业的新篇章 ② 无线电报:1906年创设;1932年底,开设了国际无线电报业务。 ► (2)电话 ① 传入:1882年,电话传入中国 ② 民国成立后,电话线路与电话营业局所继续增加。
大清邮政官局
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史上 第一次出现官 民通用的国家通信机构
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 ,清朝政府中的洋务 派提出了要仿效西方开办国家邮政 1896年3月20日光绪皇帝下了圣旨清政府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批准大清邮政局正式成 立
大清邮政官局
《资政新编》中提出的兴办近代邮政的方案
1878年中国发行的第一 套邮票——大龙票
抗战时期
# 抗战时期的有线电话和无线发报机 # 这些通讯设备下达过无数次战斗命令和传达过无 数次的胜利捷报,为打鬼子,立过功劳
总结:中国近代邮电事业兴起的原因和 积极影响
(1)原因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新技术的传入; 国内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是当时军事政治的需要; 政府政策的推动。 (2)积极影响 加快了信息传递,有利于航运、防洪等; 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加强了国防建设,提高了军情传递的及时性与军队的机 动性; 加强了与世界的联系,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深刻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近代中国通信发展史
一.近代中国邮政业的发展 二.近代中国电信业的发展
—会计1 李海燕
一 近代邮政 、
古代邮驿
出现于公元前200多年的 汉代,是中国的官方通信。
(然而过去的邮驿,只管官府衙门的 信件,普通老百姓要想寄封信就难了。这 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才有所改变。)
1)鸦片战争以后,列强 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邮政 代办所”。 2)1896年,成立“大清 邮政局”,此后设立邮传 部。 3)1912年,中华民国建 立后改称中华邮政。 4)1914年加入万国邮政 联盟,并于1920年首次参 加万国邮联大会。 5)1928年以后,逐渐由 国民党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