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与简答题重点:
1、法院调解: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1)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件后,应当重视调解解决
(2)要求人民法院对当事人多做思想教育工作
(3)法院调解要在自愿和合法的基础上进行
2、辩论原则: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当事人有权就案件的事实和争议问题,各自陈述自己的主张和根据,
互相进行反驳和答辩,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诉讼标的:在民事诉讼中予以审理和判断的对象
4、代表人诉讼制度与诉讼代理人制度的区别
5、诉讼行为能力:当事人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亲自行使诉讼权利,履行诉讼义务的能力
6、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对他人之间的诉讼标的,不论全部或部分,以独立的实体权利人的资格,提
出诉讼请求而参加诉讼的人。
(1)对原告、被告之间争议的诉讼标的认为有全部或部分的独立请求权
(2)本诉正在进行
(3)以提出诉讼的方式参加
7、当事人的特点:(1)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
(2)与案件有利害关系
(3)受人们法院裁判拘束
8、一般地域管辖:以当事人的所在地与法院的隶属关系来确定诉讼管辖P128
9、专属管辖:
(1)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专属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2)因港口作业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专属港口所在地法院管辖
(3)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主要遗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10、协议管辖的概念与条件
双方当事人在民事纠纷发生之前或之后,以书面方式约定管辖法院
(1)只适用于合同纠纷案件
(2)仅适用于第一审案件
(3)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4)当事人必须做确定的、单一的选择
(5)当事人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选择
(6)当事人选择法院时,不得违反有关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11、裁定管辖:移送管辖、指定管辖、管辖权的转移P135
12、管辖权异议:当事人向受诉法院剔除出的该院对案件无管辖权的主张
(1)提出异议的主体必须是本案的当事人
(2)管辖权异议的客体是第一审民事案件的管辖权
(3)提出管辖权异议的时间必须在提交答辩状期间
13、民事诉讼强制措施: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中,为了制止和排除诉讼参与人或案外人对民事诉讼的妨害,
维护正常的诉讼程序,保证审判和执行活动的顺利进行,而依法对妨害人所采取的各种强制手段的总称。
14、拘传:255
15、财产保全的概念及条件:
概念: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关系人起诉前或者当事人起诉后,为保障将来的生效判决能够得到执行或者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物,采取限制当事人处分的强制措施。
(一)诉讼中财产保全条件:
(1)该案的诉讼请求具有财产给付内容。
(2)将来的生效判决因为主观或者客观的因素导致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
(3)诉讼中财产保全发生在民事案件受理后、法院尚未作出生效判决前。
(4)一般应当由当事人提出书面申请,人民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以裁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5)人民法院可以责令当事人提供担保。
(二)诉前财产保全适用条件:
1、申请人将来提起案件的诉讼请求具有财产给付内容。
2、情况紧急,不立即采取相应的保全措施,可能使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失。
3、由利害关系人提出诉前财产保全申请。
4 诉前财产保全申请人必须提供担保。
16、妨害民事诉讼的构成要件
(1)行为必须已经实际发生
(2)必须是在诉讼期间实施的行为
(3)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是出于故意
17、举证责任的概念与内容:诉讼当事人通过提出证据证明自己主张的有利于自己的事实,避免因待证事
实处于真伪不明的状态而承担不利诉讼后果
内容:
18、举证责任的倒置:将依据法律要件分类说应当由主张权利的一方当事人负担的证明责任,改由否认权
利的另一方当事人就法律要件事实的不存在负证明责任。
适用情形:
(1)因新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引起的专利侵权诉讼,由制造同样产品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其产品制造方法不同于专利方法承担举证责任;
(2)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由加害人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3)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对其无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4)因共同危险行为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实施危险行为的人就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5)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6)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
(7)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
19、缺席判决:在某一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而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情况下,受诉人民法
院经过开庭审理后,依法对案件所作出的判决
适用情形:
(1)非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
(2)被告反诉,非必须到庭的原告即反诉的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人民法院对反诉可以缺席判决;
(3)原告申请撤诉,法院裁定不准许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
(4)无诉讼行为能力的被告的法定代理人,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
(5)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不到庭,或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不影响法庭对案件的审理,经审理,确定无独立请求权人承担责任的,对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可以缺席判决;
(6)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离婚诉讼,当事人的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庭的,受诉法院应当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可以缺席判决。
20、二审法院裁判的法律效力:二审法院所作的判决为终审判决,一经宣判或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当
事人不得再提起上诉。
21、二审程序的概念:民事诉讼当事人不服地方各级法院未生效的第一审裁判,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法
院提起上诉,上一级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所适用的程序
22、特别程序的特点:
(1)特别程序的性质是对某种法律事实或者权利的实际状况进行确认
(2)没有原告和被告
(3)实行一审终审制
(4)审判组织特殊,原则上采用独任制
(5)不适用审判监督程序
(6)案件审结期限较短,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0日内或者公告期满后30日内审结
23、宣告公民失踪案件:是指公民离开自己的住所下落不明,经过法律规定的期限后仍然毫无音讯,根据
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宣告该公民为失踪人的案件
24、宣告公民死亡的案件:是指公民下落不明满法定期限,人民法院根据利害关系人的申请,依法宣告该公民死亡的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