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润滑油与顶轴油系统

润滑油与顶轴油系统

第七章润滑油与顶轴油系统第一节润滑油与顶轴油系统投运前的检查与操作7.1.1 润滑油系统检修工作结束,工作票已终结。

管道和设备完整良好。

7.1.2 检查润滑油、顶轴油系统内部清理干净。

7.1.3 油循环冲洗结束,润滑油油质合格,在润滑油油质及清洁度不合格的情况下,严禁机组启动。

7.1.4 系统中的各种压力表门打开,油位检测隔离门打开,所有放油门关闭。

7.1.5 检查油系统就地仪表配置齐全并已投入,指示正确,各控制电源已送上,画面上各参数及报警指示符合实际,联系热控检查投入各联锁保护。

7.1.6 检查交流润滑油泵,直流润滑油泵,顶轴油泵,高压备用密封油泵,排烟风机地脚螺栓紧固无松动,电机外壳接地线牢固,无断裂松动现象。

7.1.7 检查盘车装置备用良好,盘车电机地脚螺栓紧固无松动,接地线完整牢固,无断裂松动现象。

7.1.8 汽轮机润滑油箱去事故油池的一、二次放油门关闭且无内漏并挂“设备运行,禁止操作”标示牌。

7.1.9 润滑油补油系统恢复正常,并且向主油箱补油到 0mm。

7.1.10 汽轮机润滑油箱排烟风机的入口门打开。

7.1.11 检查冷油器一侧运行,一侧备用。

7.1.12 顶轴油泵入口滤网清洗干净,顶轴油泵入、出口门开启,顶轴油泵调压阀整定好。

7.1.13 高压备用密封油泵注油门开启。

7.1.14 联系检修检查确认各轴承顶轴油供油针形阀开度适当,针形阀已锁定。

7.1.15 润滑油油净化装置(高精滤油机和离心式脱水净油机)具备投入条件。

7.1.16 交流润滑油泵电机、直流润滑油泵电机、高压备用密封油泵电机、顶轴油泵电机、盘车、电机测绝缘合格送电。

7.1.17 开式冷却水系统已投入运行。

7.1.18 检查润滑油箱内的油温高于 21℃,油箱电加热器投、退正常。

如果油箱中的油温低于 10℃,油不能循环。

在启动阶段,须关闭冷却水,投入电加热器,使油温达到适当温度。

此后,调整通过冷油器的冷却水量,以保证冷油器出口油温为 38~45℃。

7.1.19 系统设备各项联锁保护试验已完成且合格。

7.1.20 消防系统完好,具备随时可用条件。

第二节润滑油与顶轴油系统的报警、联锁与保护7.2.1 直流事故油泵联动条件(连锁按钮投入且满足下列任意条件)1. 润滑油压力<0.07MPa;2. 交流润滑油泵跳闸。

7.2.2 交流润滑油泵联动条件(连锁按钮投入且满足下列任意条件)1. 润滑油压力<0.0827MPa;2. 汽机跳闸;3. 汽机转速<2950r/min。

4. 主油泵出口压力低于 0.9Mpa7.2.3 顶轴油泵联锁1. 顶轴油泵联锁启条件(满足下列任一条件)1) 顶轴油泵投备用,一台顶轴油泵已运行延时 30 秒且顶轴油泵出口母管油压<7Mpa;2) 顶轴油泵投备用,两台运行顶轴油泵任一台跳闸;3) 顶轴油泵投备用,汽机转速<600r/min(3 秒脉冲);2. 顶轴油泵联锁停止条件:汽机转速>800 r/min ,发 3 秒脉冲或润滑油压低0.02MPa;3. 顶轴油泵允许启条件:顶轴油泵入口润滑油压力不低(>0.02 Mpa)“与”润滑油压不低。

7.2.4 高压密封油备用泵联锁启条件1. 汽机转速<2950r/min 延时 5 秒;2. 汽机跳闸(三取二);3. 润滑油压力<0.07MPa。

4. 主油泵出口压力低于 0.9Mpa。

7.2.5 盘车装置联锁与保护1. 允许启动条件(以下条件相与):1)顶轴油泵出口母管压力满足(≥4.2MPa);2)盘车润滑油压力满足(≥0.031MPa);3)盘车杠杆在“啮合”位置;4)汽机零转速报警;5)盘车马达保护罩在罩位。

2. 自动启条件:汽机零转速(<2rpm)。

3. 自动停条件:汽机转速>50r/min。

7.2.6 主油箱油位高低报警1. 主油箱油位 2200mm(距箱底部为零液位),高报警;2. 主油箱油位低于 1600mm(距箱底部为零液位),低报警;3. 主油箱油位低低1400mm(距箱底部为零液位),停机;7.2.7 排烟风机的联锁启动(满足下列任一条件):1. 主油箱交流油泵或直流油泵或高压密封油备用泵运行,联启投备的排烟风机;2. 运行风机跳闸投入备用排烟风机自动联启;7.2.8 主油箱加热器:1. 主油箱油温低(≤21℃),联启主油箱加热器。

2. 主油箱油温高(≥30℃),联停主油箱加热器。

第三节润滑油与顶轴油系统的投运7.3.1 润滑油系统启动1. 当油箱油温低于 10℃,禁止启动油泵。

当油箱油温低于 21℃,禁止启动盘车。

要求投入电加热,当油温大于 30℃时,电加热自动停止;2. 确认油系统准备好,油箱油位在 1700~2000mm,交、直流润滑油泵具备启动条件,启动直流流润滑油泵,启动油箱排烟风机,维持主油箱负压在-0.8~-0.5KPa,检查油箱备用排烟风机不到转;检查直流润滑油泵及润滑油系统正常后停止直流润滑油泵。

3. 启动交流润滑油泵,检查交流润滑油泵出口油压在 0.23~0.28MPa,电流在 55.5A ,电机振动值小于 0.085mm,润滑油母管压力在 0.096~0.124MPa 之间;4. 润滑油系统充油后保持油箱油位1700~2000mm(距油箱底部),检查系统无泄漏,轴承回油量正常;5. 启动高压备用密封油泵运行,检查泵出口油压在 0.85~1.2MPa 之间,电流在 55.5A、振动值小于 0.085mm,系统无泄漏;6. 系统大修后投运时,装在射油器出口的逆止阀需要由检修人员调整。

调整润滑油压合适后,用锁紧螺母固定好;7. 机组定速后,主油泵工作正常,润滑油压力维持在 0.096~0.124MPa。

7.3.2 顶轴油系统的启动1. 检查顶轴油泵具备启动条件;主机润滑油、密封油系统投入运行;2. 检查顶轴油泵出入口门在全开位;3. 检查各轴承顶轴油供油针形阀开度在调整好的位置(母管溢流阀整定14MPa);4. 启动两台顶轴油泵,检查各处顶轴油压正常。

5. 检查顶轴油泵振动值小于 0.085mm,泵体温度小于 60℃,供油母管油压稳定,投入备用泵联锁。

7.3.3 根据润滑油温投入润滑油冷却器冷却水1. 开启#1、#2 润滑油冷却器水侧排空门;2. 稍微开启#1、#2 润滑油冷却器水侧进口门;3. 排空门有连续稳定水流后关闭;4. 全开投运侧冷油器水侧进口门;5. 全开投运侧冷油器水侧出口门;6. 全开备运侧冷油器水侧进口门;空气门见水后关闭。

7. 全关备运侧冷油器水侧出口门;8. 开启润滑油冷却器冷却水回水调节门前后手动门,通过润滑油冷却器冷却水回水调节门控制油温,机组在盘车状态控制润滑油温在 30~35℃,机组冲转时控制润滑油温在 36~40℃,机组定速后控制润滑油温在 38~45℃;9. 查冷却水系统管道、阀门、法兰、表计等处无漏水、渗水现象;10. 查主油箱油位无上涨现象。

第四节润滑油与顶轴油系统的运行维护7.4.1 正常运行监视项目1. 主机润滑油冷油器一台运行,一台备用,备用冷油器水侧出口门开启,水侧入口门关闭;2. 交、直流润滑油泵,高压备用密封油泵、顶轴油泵、主油箱排烟风机运行无摩擦,无异音,电机无异音,无焦糊味;3. 交流润滑油泵电机电流在 55.5A 左右,直流润滑油泵电机电流在158.5A左右,高压备用密封油泵电机电流在55.5A 左右;4. 交、直流润滑油泵,高压备用密封油泵及电机振动<0.085mm,顶轴油泵、排烟风机及电机振动<0.050mm,各电机外壳温度<80℃,高压备用密封油泵及顶轴油泵外壳温度<60℃;5. 润滑油压为 0.096~0.124MPa;6. 主油泵出口油压为1.44~1.75MPa左右;7. 主油泵入口油压为0.0686~0.31 MPa;8. 高压备用密封油泵出口压力为 0.9~1.2MPa,安全油压为0.65~0.79MPa;9. 冷油器出口油温为 38~45℃;10. 各轴承的回油温度<65℃,回油量正常;11. 汽轮机推力轴承及径向轴承温度<90℃;12. 主油箱油位在0mm;13. 主油箱压力在-0.8~-0.5KPa ;14. 系统无漏泄;15. 监视润滑油质,油质不合格时进行油净化处理;16. 视主油箱油位,低时进行补油;17. 盘车启动电流大小及返回时间正常,正常运行电流 24A 左右;18. 盘车电机及轴承温度<80℃、振动<0.100mm、声音正常;19. 顶轴油泵入口压力>0.05MPa、出口压力 8.9~14MPa;20. 顶轴油泵电机电流在 25A 左右,不大于 69.9A。

7.4.2 润滑油冷却器的切换1. 冷油器的投入操作1) 检查备用冷油器水侧入口门开启,开启水侧排空门有连续水流后关闭;2) 开启备用冷油器水侧出口门;3) 开启冷油器油侧排空门;4) 缓慢开启备用冷油器油侧入口门;5) 观察冷油器排空管油窗,当油流连续稳定且无气泡时,证明油已注满。

关小冷油器油侧排空门;6) 逐渐全开备用冷油器油侧入口门、出口门;;7) 调整油温在 38~45℃;8) 检查润滑油压无变化,检查水压小于油压。

2. 冷油器检修隔离∶1) 确认备用冷油器已投入,运行正常;2) 关闭冷油器水侧入口门;3) 关闭冷油器水侧出口门;4) 关闭冷油器油侧入口门;5) 关闭冷油器油侧出口门;6) 开启冷油器油侧放油门及水侧放水门。

7.4.3 按定期切换制度进行主油箱排烟风机定期切换,交、直流润滑油泵低油压联动试验及高压备用密封油泵启动试验。

第五节润滑油与顶轴油系统的停运7.5.1 停运原则:汽轮机高压缸第一级金属内壁温度小于149℃时,方可停运主机盘车运行;汽轮机高压缸第一级金属内壁温度小于120℃,密封油系统停运后方可停运主机润滑油系统,并注意汽轮机各轴承温度变化。

7.5.2 汽轮机高压缸第一级金属内壁温度小于149℃时停运主机盘车,停顶轴油泵。

7.5.3 汽轮机高压缸第一级金属内壁温度小于120℃,密封油系统停运后,解除主机直流油泵联锁,停运交流润滑油泵,注意检查主油箱油位上升情况,油位过高时应排入主厂房外净油箱内,严防溢出主油箱。

7.5.4 解除备用主油箱排烟风机联锁,停运主油箱排烟风机。

7.5.5 关闭冷油器冷却水回水调门。

7.5.6 若需要,停运主机润滑油净化装置。

第六节汽轮机盘车的运行7.6.1 手动盘车1. 在就地控制柜上将盘车控制开关切至“手动”位置;2. 就地取下盘车电机端盖,将盘车手柄扳至“啮合”位置;3. 将就地控制柜上的“远方/就地”控制开关切到“就地”位置;4. 将就地控制柜上的“寸行/连续”控制开关切至“连续”位置;5. 确认盘车啮合后,拧好盘车电机端盖。

6. 在就地控制柜上按下“启动”按钮,启动盘车,确认“盘车投入”灯亮,转速 2.51rpm,检查盘车手柄无摆动现象,电流正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