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营销策划思维.

营销策划思维.

营销策划思维
Leabharlann 1、辩证思维 牛顿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形成了近代重实证、重观 察、重经验归纳、重数学演绎的思维方式,对自然现象采取分门 别类的方式进行分析、归纳,形成了以静止的、孤立的、绝对的 观点来看待自然现象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19世纪初的在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和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上的三大自然科学发现,表明了物质之间的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 这就要求用普遍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的观点去看待一切,马克 思、恩格斯由此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式。
2、相对性思维




爱因斯坦等人提出了相对论、量子理论等新的物理 理论。 相对论突破了牛顿力学的时空绝对性的框框。 根据狭义相对论,时间、空间、质量再也不是在经 典力学中那样绝对不变的,而是随着物体匀速运动 而变化。空间、时间、质量失去了绝对性,成了具 有相对性的东西。 相对论极大地推进了人们对高速运动、宏观物理现 象的认识。人们的时空观、自然观、物质观、运动 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适应这种变化,人们的思维方式也从原来的简单性
5、综合思维


现代科学的发展,学科的渗透、交叉和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越来越强,使学科间严格有序的边界到处 被突破,相互渗入,边界变得模糊不清; 学科本身的有些复杂问题单靠自己已经无法解决, 学科的结合出现了新型交叉学科,而且又出现了更 大规模、更大跨度的学科交叉,并出现前沿性的综 合学科,使一些传统的学科也开始调转自己的方向, 拓展了研究领域。
4、概率决定思维


传统科学从时间的可逆性和现实世界的简单性出发,必然得 出严格的机械决定论。 拉普拉斯曾把这种决定论推广到整个宇宙,认为只要知道了 构成宇宙的每个质点在某一瞬间的位置和速度,又知道了动 力学方程,就可以精确地知道宇宙过去和未来的一切情况, 这就是后来被称为“拉普拉斯决定论”的基本观点。 随着统计力学和量子力学的出现,概率的和统计的概念被引 进物理学,科学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开始认识到一个 系统的未来状态,并不是完全确定的线性因果链,而是有许 多偶然的随机因素,人们只能从大量的偶然性中寻求必然趋 势,世界的发展遵循着统计的规律。
6、全息思维





a、全息胚观点 它揭示了生物体上存在着除细胞之外的,另一种统一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全息胚。所谓全息胚就是 生物体组成部分的处于某个发育阶段的特化的胚胎,即在生物体上,任何一个在结构和功能上,与 其周围部分有着相对明确边界的,相对独立部分都是全息胚。无论是植物的枝条还是叶片,动物或 人的节肢器官都是全息胚。一切生物体都是由全息胚组成的(细胞是最基本的全息胚)。 b、镶嵌观点 一个生物体是由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具有不同特化程度的多重全息胚镶嵌而成的。这种关系可以用 级来表示,即整体及整体以下的全息胚,由高到低,从大到小,依次称为第1级,第2级,…,第 n级,级越高的全息胚,与整体的联系越密切,独立性也越大,从整体到细胞的全息胚级别中,整 体是最大的全息胚,细胞是最基本最低一级的全息胚。 c、生物全息律 由于细胞以及其他全息胚,都是由最原始的胚胎进行有丝分裂才产生的。所以,生物体的每一级全 息胚,都含有相同的基因,即含有相同的信息。无形中,使得全息胚与整体(最大的全息胚)所含的 信息相等,全息胚成为整体的缩影,这种现象称为生物全息现象。因此,一切生物体的全息胚之间, 必然都具有一种相似的胚胎性质,从而,每个全息胚都包含整体各部位的生物学特性的信息,有分 别与整体上或其他全息胚上相对应的部位,且其分布规律遵循整体各部位的分布规律;一个全息胚 上的一个部位,与整体上或其他全息胚上的相对应部位,生物学特性相似程度较大;相反,与其非 对应部位的生物学特性,相似程度较小。这样,生物学特性不完全相同的各部位的分布结果,使全 息胚在不同程度上成为整体的缩影,因此,各全息胚之间在不同程度上是相似的,这就是生物全息 律。 d、全息同类项 全息胚之间只要处于相同的级,无论高低均向着相同方向分化,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同级同功,同 级同功的全息胚,我们称之为全息同类项,它们在形态和结构、功能上表现出很大的相似性,如一 植物的所有叶片之间,一个人的双眼、双手、细胞之间等等,具有相同的形态、结构与功能,它们 都是全息同类项。 由全息同类项的定义,也可推出,全息胚之间的相对应部位是全息同类部位,也是一种全息同类项。 因此,当我们知道某生物体(或某一全息胚)的各部位及其形态、结构、功能、生物化学特性时, 就可马上推出此生物体内所有的全息胚都具有相应的部位,以及其形态、结构和功能,也就可轻而 一举地寻找到其全息同类项。因而,生物全息律也就具有方法论上的意义,这种思维我们称之为全 息思维。
3、系统思维方式




我们知道一般系统论来源于机体论,这是一种与机械论相对立的生物学理论,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认 为机械论有三个错误的观点: 其一是相加的观点,这就是把有机体分解为各要素,并以简单相加来描述有机体的功能; 其二是“机械”的观点,把生命现象简单地比作机器,认为“人即机器”; 其三是被动反应的观点,认为有机体只有受到刺激时才能出现反应,否则便静止不动。 贝塔朗菲指出这种机械论的观点,不能完整地解释生命现象,他总结了机体论发展的成就,把协调、秩序、 目的性等概念,用于研究有机体,提出了下列三个基本观点: a、系统的观点。即指一切有机体都是一个整体(系统),这个整体是由部分结合而成的。其特性和功能,不只 是各部分特性和功能的简单相加的总和。他认为系统就是“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的复合体”,系统的性质,取 决于复合体内部特定的关系,不仅要知道它的组成要素,而且,还必须知道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确定 系统的性质 。 b、动态的观点。即指一切有机体本身,都处于积极的运动状态。贝塔朗菲认为一切生命现象,始终处于积极 活动的状态,生物的基本特征是组织,有机体之所以都能有组织地处于活动状态,并保持其活力的生命运动, 是由于系统与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他把这种能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系统,称之为开 放系统,生命系统,本质上都是开放系统,任何一个开放系统都能在一定条件下,保持其自身的动态稳定性。 c、等级的观点。即指有机体都按严格的等级组织起来。贝塔朗菲认为生物系统层次分明、等级森严,通过各 层次逐级组合,而形成越来越高级,越来越庞大的系统。处于不同层次上的要素,都具有不同功能,而处于 同一层次的事物,尽管形态各异,但都具有类似的结构和功能。系统就是由结构和功能组成的统一体。同一 等级的结构具有同一等级的功能,而不同等级的结构,则表现出不同等级的功能。系统的等级观点,正是系 统结构等级与功能等级统一的反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