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手掌穴位图以按摩方法

手掌穴位图以按摩方法

手掌穴位图以及按摩方法1、胃弱:“吃得太快”是胃弱的最大原因。

建议每口至少咀嚼次。

50方法:手掌中央略下方健理三针区(缓刺激、长时间指压)、食指大肠穴、手背三间穴、合谷穴。

2、悸动气喘:方法:手掌中央心包区、中指中冲、小指少冲、手腕神门穴3、食欲不振:肠胃消化吸收能力弱。

长期紧张引起精神疲倦。

方法:手心、拇指丘内侧食指下胃脾大肠区。

4、肩酸:过度活动引起的肩部僵硬。

——合谷穴(1)气喘心衰引起肩酸:食指和中指下咳喘点;(2)生殖器官异常引起肩酸:无名指和小指根间心悸点。

5、腹泻:消化不良或食物变质而引起。

须加强肠的消化吸收能力。

方法:手背胸腹区、下痢点、食指大肠穴、小脂肾穴、手掌中央略下方健理三针区。

6、失眠: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倒错或神经衰弱。

方法:中指下心包区、手掌区、中指中冲穴。

7、身体倦怠、盗汗:过度疲劳,身心疲倦方法:手背中渚穴、手心、胃脾大肠区、健理三针区。

8、头痛:中指心穴、手腕大陵穴(1)全头痛——全头点、大拇指、中指;(2)头顶痛——头顶点(中空痛)、中指、肝经;(3)后脑疼——后头点、小指、膀胱经;(4)两侧疼——偏头点、左主肝右主肺;(5)酒食前额痛——前头点、食指、胃经。

9、焦虑不安:方法:中指中冲、小指少冲、手掌区、中指心穴、手腕大陵穴、虎口下虎边穴、手背手腕阳溪穴,虎边穴是治疗羊癫疯的特效穴。

10、低血压:手腕神门、大陵穴、手背手腕阳池穴、无名小指下中渚穴。

11、发冷:手背阳池穴(慢慢长时间缓刺激)、无名指关冲、小指命门穴、手心区。

12、青春痘:手背合谷穴、手腕神门、手背食指根第二二间、拇指丘胃脾大肠区。

13、眼睛疲劳:手掌心包区、食指商阳穴、小指少泽穴14、牙痛:小指肾穴、手背合谷穴、中指无名指下齿痛点、无名指肝穴。

15、落枕:小指少泽穴、手背中指下“颈咽区”。

16、晕车:小指侧手腕上神门穴、无名指关冲穴、手掌中央手心。

17、白发:小指肾穴、小指命门穴、手心、中指中冲穴、无名指关冲穴、手腕中央阳池穴。

18、更年期障碍:小指肾穴、小指侧面生殖区、手指中央心包区。

19、腹胀:食指大肠穴、手背食指根处二间穴、胃脾大肠区。

20、荨麻疹:无名指肝穴、肺穴、小指肾穴、中指心穴、手背手腕阳池穴。

21、痔疮:手背小指会阴点、手背合谷穴、食指大肠穴。

22、关节酸痛:五指尖各井穴、手背虎金寸、阳池穴。

23、肩关节炎:手腕侧太渊穴、手背合谷穴、阳溪穴、手腕神门穴、手背液门穴、手腕大陵穴、中指中冲穴、手背小指末端后溪穴。

24、腰痛:手背“背腰腿区”两个穴道、食指下侧、无名指下铡(轻柔缓慢)坐骨神经痛:手背无名指和小指交叉处坐骨神经点。

25、肥胖:掌内食指下方“胃脾大肠区” (强刺激)、手背中央“胸腹区”26、蓄脓症:掌内拇指丘“胃脾大肠区”、手背合谷穴、中指中冲穴、手背拇指下手腕间鼻痛点27、慢性鼻-炎:手背合谷穴(强刺激)、食指大肠穴。

28、胃痛:手掌中心下胃肠点、手背拇指根下落零五。

29、胃溃疡:手掌中央下胃肠点、手背中央胸腹区、食指前头点。

30、眩晕:无名指下关冲穴、中指指根耳咽区。

31、耳鸣:小指肾穴、前谷穴、手背阳谷穴、无名指关冲穴。

32、气喘:掌内食指和中指下咳喘点、手背食指根三间穴、拇指丘胸腔呼吸器官区(轻柔)33、肌肤老化:小指肾穴、无名指肺穴、关冲穴。

34、头发损伤:小指肾穴、手腕阳池穴、中指心穴、手腕正中央大陵穴。

35、假性近视:手掌中央心包区的劳宫穴、手背小指侧手腕附近腕骨穴、无名指肝穴36、贫血:五指尖各井穴、手腕神门、大陵穴、小指肾穴、手心。

37、打嗝:食指商阳穴、大肠穴、无名指肝穴。

38、眼疾:大骨空穴、食指商阳穴、二间穴、手背合谷穴。

39、胃病引起的胸闷:胃肠点、手背胸腹区。

一定要强刺激,否则会增加胃酸分泌40、老花眼:手背小指侧手腕养老穴、手掌小指根侧养老点。

手部穴位图(详解)手部穴位图:手是一个全息元,刺激相应的穴位可调整相应组织器官的功能,改善其病理状态,从而起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作用。

手部穴位图中医认为手部经络穴位丰富,既有手三阳经、手三阴经及其穴位循环与分布,又有十四经的沟通联系,众多经外奇穴的分布,治疗手穴能治疗全身疾病。

咼血压手部穴位图:便秘便秘是食物滞留肠中,其中的水分被过多吸收而引起的。

如果排泄不畅,废物滞于肠中并被吸收进入血液,一定会引起各种内脏功能失调。

具体治疗方法:请伸开您的五指试试,用力撑五指,也许会感到中指和食指间胀痛吧,胀痛部位是第二二间穴,该穴利于通便,伸五指这里出现胀痛,就是反映便秘的症状。

按压第二二间穴。

能促进通便,在按压揉搓该穴的同时,加揉食指的大肠穴和手碗的神门穴。

只要揉到好处,即使是顽固的便秘,也能很快治愈。

按摩的穴位:第二二间神门大肠手部穴位图:腹泻通常腹泻是因为胃肠消化功能不良,吃下的食物在肠内发酵所致,因此,欲止住腹泻,必须很好地提高肠胃的消化吸收功能。

具体治疗方法:下痢穴是特效穴中的特效穴,用手指用力按压此穴,便意会立即消失。

出现严重腹泻时,刺激此穴,症状也会减轻。

此外,食指的大肠穴,小指的肾穴,手背的外劳宫穴,手掌的的健理三针区等对治疗腹泻也很有效。

按摩的穴位:外劳宫、下痢点、大肠、健理三针区、肾穴手部穴位图:消化不良胃具有消化食物的功能,是人体的能量之源、精力的基础。

即使平时很的人。

因莫种原因得了胃病,身体很快会变瘦,声音也往往变小,为了应付繁忙的工作和充实地度日,保护好自己的胃,使胃处于健康状态是十分必要的。

具体治疗方法:治疗消化不良的区带是手心稍下的健理三针区,因为该区是提高以胃肠为主的各种内脏功能的特效区带,如给予充分的刺激,一定会提高胃肠消化能力和整个内脏的功能,再加刺食指根部附近的三间穴、食指第一关节掌側的大肠穴和合谷穴,胃的消化功能就会不断提高,温暖这些穴位,香烟灸最好。

睡前身体松弛时,用香烟灸8-10次。

不知不觉便会忘记胃的位置,同时会感到精力充沛、活力洋溢。

按摩的穴位:三间、健理三针区、合谷、大肠手部穴位图:胃痛和胃溃疡吃了太凉、腐败和不好消化的食物,或过饱,过饮时,第二天肚子发胀,恶心,同时出现胃痛。

胃痛得严重时,甚至发生休克,这就是胃痉挛。

当突发胃痛或胃痉挛时,为了止痛,最好采用穴位治疗。

具体治疗方法:治胃痛最好的穴位是胃肠穴点,手心稍下方的胃肠穴,它与胃和肠有密切的关系。

如按压刺激此穴,可以抑制胃肠功能。

具有止痛的效果。

,同时按压手背拇指根部稍靠下的落零五穴,也很有效。

治疗胃溃疡的穴位:胃肠穴,手背的胸腹区,食指上的前头穴,中指的中魁穴,每天用香烟灸这些穴位7-14次,能抑制胃酸分泌。

所以胃的情况会渐渐变好。

按摩的穴位:胃肠穴、落零五、胸腹区、中魁、前头点。

手部穴位图:痔疮吃了腐败不洁的食物和没熟透的水果,或是因机体疲劳、精神紧张等原因引起的恶心和呕吐,不可避强止呕,能吐则应尽量吐出,此时,应用提高胃肠功能和促进消化吸收的穴位,这些穴位都在食指上。

具体治疗方法:治疗穴位是指甲边上的商阳穴和第一关节的大肠穴,手法是深压缓揉,感到疼痛就行了。

如若达不到此种程度,多花工夫揉搓大肠穴。

按摩的穴位:肝穴(大肠、商阳、神门)手部穴位图:感冒"感冒为百病之源"。

感冒会引起支气管炎、肺炎、肾炎、甚至引起心脏病等。

把感冒不当回事,容易延误治疗,造成严重并发症。

感冒不仅在寒冷的冬季,而且在全年四季都容易发病。

感冒的早期治疗很重要。

在易感冒的季节应特别注意预防。

具体治疗方法:位于食指的二间穴、手掌的鱼际穴、手腕的太渊穴三个穴位。

在感冒初期,用这三个穴位治疗,可很快治愈。

把六到十二根牙签扎成一束,用强刺手法治疗。

鱼际区也称胸腔呼吸区、只专治感冒、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区带。

加刺食指的大肠和商阳穴、无名指的肺穴、小指的前谷、手腕的阳池会有效地防治感冒。

按摩的穴位:前谷、二间、商阳、阳池、大肠、胸腔-呼吸区、鱼际、太渊、肺穴手部穴位图:哮喘对这个区带,轻轻揉摸,按压或搓,能提高呼吸器官功能,减少哮喘发作次数。

按摩的穴位:肺穴、哮喘点、三间、胸腔-呼吸器区。

手部穴位图:更年期综合症人,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六腑、经络沟通表里,运行气血而构成了—个有机的整体。

“十指连心”,现代解剖学证实,手神经直接连着大脑,当脏器有病变时,就由自律神经传到大脑,然后,再通过脑脊髓神经把变化情形显示到双手上。

比如:中风前预兆,无名指麻木,向中指移动,或食指发麻;再比如:脑出血后,半身不遂之人,两手掌浮肿,呈紫红色,又冰凉,双手掌纹路也很快变浅。

现代医学认为:疾病刺激会通过神经系统传进大脑,再通过脊髓神经反映在手上,手掌皮肤比其他处皮肤有更为丰富的神经纤维网及各种神经末梢。

所以,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及遗传等其他因素,也自然会在手掌上反映出来过去和未来的健康信息。

古代医学家曾指出“面诊不如体诊,体诊不如骨诊,骨诊不如手诊”。

手部和足部一样,布满了与人体器官紧密相连的经络穴位,当身体某个部位发生异常,手掌的相应部位也会发生变化。

而且优势在于,手就像一面镜子可以随时看。

“照镜子”一一观察手的气、色、形的变化,可以及时了解器官情况,然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在你灵活的十指之间。

手诊手疗主要用于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目前对于胰腺、血液病、甲状腺疾病尚没发现规律。

而且手诊手疗和西医、中医各有长短,无法互相取代,结合使用效果最好。

健康的手指都一样:指甲粉红色,有光泽,厚薄适中,软硬适度,不易折断,表面光滑,指甲根部半月形(半月痕)呈白色。

五指养生速查手部有6 条经脉循行,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沟通,大约有99 个穴位(区),可以反映全身五脏六腑的健康状况。

按摩或按压这些穴位,几乎可以缓解全身疾病。

五指对应经络对应器官拇指肺部经络心脏和肺食指大肠经络胃、肠和消化器官中指心包经络五官、肝脏无名指三焦经络肺和呼吸系统小指心、小肠经络肾脏、循环系统不健康的手指各有不同:甲半月颜色灰色:可能精力弱,容易引起贫血、疲倦、乏力。

粉红:可能脏腑功能下降,体力消耗过大,容易引起糖尿病、甲亢等病症。

紫色:容易引起心脑血管血液循环不良,供血供氧不足,易出现头晕、头痛、动脉硬化。

黑色:多见于严重的心脏病、肿瘤或长期服药者。

甲半月面积最好:面积占指甲1/5 。

小于1/5 :表示精力不足,肠胃吸收能力差。

如甲半月突然晦暗、缩小、消失,应早期预防一些消耗性的疾病、肿瘤、出血等。

熬夜、性过多时,甲半月也会消失,很难再长出来。

大于1/5 :多为心肌肥大,易患心脑血管、高血压、中风等疾病。

指甲状态色泽发暗,有多条竖线分布:这是体内水分不足的体现,并且该手指对应的体内器官和组织功能虚弱。

色泽发暗,凸凹不平,有多条横线分布:这是贫血以及营养不良的体现,或者数月前曾身体不调。

手部有6 条经脉循行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沟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