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信仰》心得体会(5篇)【第1篇】观看《信仰》心得体会大型纪录片《信仰》诠释了中国人是如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如何坚守信仰,如何取得信仰的胜利。
面对着“念中国之前途,不禁毛发栗起,而其所终极”的中国,中国共产党人以青春、热血与生命的激情,书写了中华民族奋起抗争、自强不息的不朽传奇,为中国人民奉献出一个昂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自信迈向灿烂未来的盛世时代。
这是一部辉煌的史诗,涵盖了一个民族刻骨铭心的磨难与觉醒,一个政党矢志不渝的奋斗与探索。
穿越那血与火的烟云,我们见证了一个民族的抗争;走过那苦与汗的大道,我们目睹了一个民族的崛起;跨过那光与爱的江河,我们迎来了一个民族的复兴。
《信仰》讴歌了几代共产党人肩负使命,将中国从积贫积弱带向富强民主的伟大历程,这部纪录片让我重新认识了我们伟大的党,以及那始终引导我们坚定不移的坚定旗帜。
写到这里,我想到了著名诗人臧克家的《有的人》。
诗中这样写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他活着别人不能活着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群众把他举得很高,很高。
”这首诗很明了地说明,做为优秀的人应该确立怎样的价值追求和信仰,而作为管党员、管人才、管干部的组工干部更是责无旁贷,她对于组工干部来说是灵魂,是信仰,是修养,是德行,更是我们的终身追求。
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于国家来讲,最终希望她的臣民停留在治国平天下的高度。
对于个人来说,首先要做的却是“修身与齐家”。
唐太宗李世民的“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
”,王安石的“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都给我们的行动指引了正确的方向。
我想,作为组工干部,最重要是要保持一种高尚的人生追求,把党性标准记在心里、见诸行动。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无数优秀共产党员以自己的坚强党性和实际行动为我们树立了一座座历史丰碑。
同时,从近年来组织系统涌现的李林森、王彦生、祁爱群、朱之龙等全国优秀组工干部的身上,我们更加真切地看到了新时期组织放心、干部信任、群众满意的组工干部的坚强党性和光辉业绩。
同为组工干部,他们的风范有如一缕清风涤荡着我们的灵魂,让我们看到了朴实中的伟大,看到了共产党人的人格和精神力量,看到了中华民族那坚贞不渝的信仰。
“豪情壮志换新天”。
从苏维埃到民族解放,从新中国到五星红旗,无数革命先烈前赴后继去实践自己的信仰,共同的信仰让人们凝聚起来,为信仰而奋斗,就是为未来而奋斗。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我坚信,在忠诚信仰的照亮下,在鲜红旗帜的指引下,我们中华民族,必将不负革命奋斗者们的重托,继往开来,大步迈进,走向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第2篇】观看《信仰》心得体会《信仰》这部纪录片很好的诠释了中国人是如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如何坚守信仰,如何取得信仰的胜利。
1920年,《共产党宣言》创造了共产党信仰的起点。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是对马克思主义坚定的信仰,揭开了中国现代历史的新篇章。
中国共产党人实践信仰的奋斗脚步,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三个大的历史时期。
将近一个世纪过去了,曾经令人心潮澎湃的信仰故事,在许多人眼中已经变得平淡,特别是现在的年青人,曾经光芒闪耀的信仰真谛,或许已经不在成为一些同志矢志不移坚守的精神家园。
让我再次感受到了前辈们沿着信仰的足迹,去讲述信仰的故事,追寻它永恒的魅力。
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
从太平天国运动到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不甘屈服的中国人一次次奋起抗争,却始终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选择信仰很艰难,坚守信仰更难。
在革命战争时期,前辈先烈们为了践行和坚守自己的信仰,付出了巨大而惨烈的牺牲,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奋斗的共产党,得到了人民群众全心全意的支持,建立了新中国。
信仰是自强不息,信仰是“一团火”、“一滴水”。
在新中国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围绕社会主义建设这一中心任务,在自己的信仰之旗上,抒写了新的传奇。
他们中,有朱光亚、钱学森这样放弃优越生活、冲破重重阻力归国的科学家,也有雷锋、王进喜这样用件件平凡的小事践行信仰、创造奇迹的普通人。
90多年来,无论历史如何变迁,保持先进、纯洁和优秀,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如磐的根,不变的魂。
在新的历史时期,沈浩、吴孟超、谭千秋、杨善洲等不同岗位的共产党人,一次次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共产党人的信仰,什么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他们对信仰的丰富和完善,对信仰的忠诚和实践,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深深的感染者观看的每一位同志。
观看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要把不断坚定信仰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终身课题,不断保持和发扬党的先进性,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在信党、爱党、跟党走上下功夫,做好本职工作,在推动xx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过程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3篇】观看《信仰》心得体会6月24日和25日晚我怀着无比激动和崇敬的心情看完大型文献记录片《信仰》。
《信仰》虽然只有“只要主义真”、“壮志换新天”、“时代先锋行”3集,每集时长也仅仅是50分钟的时间,但就是那仅有的150分钟的时间,让我们熟知了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孔繁森、郑培民、吴孟超、杨善洲、李林森、王顺友、谭千秋、郭明义、谷文昌......等一位位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
他们是一面面党员的光辉旗帜,他们凭着对党的忠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共党员核心价值观。
这部纪录片让我更加清晰的认识到那始终引导我们坚定不移的信仰。
1920年,《共产党宣言》创造了共产党信仰的起点。
《共产党宣言》、《共产党ABC》更被邓小平同志称作他的入门老师。
纪律片中讲述的为保护战友牺牲的众多烈士、湘江战役断肠而死的陈树湘、人工拉起大庆油田铁搭、人工开凿的红旗渠等感人事迹。
正是一代又一代信念如铁、百折不挠的优秀儿女忠诚践行党的宗旨,勇立时代潮头,植根中国大地,与人民心连心,为旗帜添风采,我们党和她所领导的民族伟业才能于艰苦卓绝中砥砺奋进,于风云变幻中风光无限。
正是以《共产党宣言》为起点,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不停的追寻,坚守自己的信仰,发挥了他永恒的魅力。
这部纪录片让我明白新时期对共产党员的要求。
纪录片放完后,里面的一个个镜头在我的脑海中一遍遍的会放,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我们现在安逸、富足的生活是我们的先辈们用他们的生命和热血换来的,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员用他们对党和人民坚强不动的信仰换来的,我不禁在想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共产党员、一名组工干部,要始终牢记党的宗旨,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带头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更好地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这部纪录片让我清醒的意识到党和群众对一名优秀的新时期组工干部的要求。
一方面,更应该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
把理想信念融入到平凡的工作中,重要的是行动和实干,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另一方面,有了信仰,还要坚守,正是有无数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坚守自己的信仰,才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
聆听着片中的入党誓词,再次心潮澎湃,历经各种时期,党的誓词也在不断修改,但毛泽东主席添加的“永不叛党”一句从未更改。
绝大多数共产党人在用生命捍卫自己的信仰。
方志敏曾写过:死,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
正是由于像他这样对信仰的坚守,他心中的光明前途现在已经出现。
这部纪录片让我更加深知为人民服务就得有忘我的精神。
《信仰》深刻阐述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展示了各个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精神品质、理想信念和传奇故事。
在那样一个战争的年代,为中华之崛起成为无数的英雄牺牲了。
片中许多20多岁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为了他们的理想,诠释了不同时期共产党员对信仰的忠诚,张思德的为人民服务,刘胡兰的“怕死不是共产党员”,无不是对信仰的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奋斗的共产党得到了人民的拥护。
我深信,在信仰的照亮下,在旗帜的指引下,我们将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第4篇】观看《信仰》心得体会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各种思潮激荡和价值观日趋多元的社会转型期,高尚的信仰无疑成了奢侈品。
然而,正如雨果所说,“信仰,是人们所必须的。
什么也不信的人不会有幸福”。
真正的幸福是拥有坚定的信仰,心无旁骛不懈地去追求,在这过程中奉献青春,倾注智慧,释放热情,付出辛劳,实现价值。
纪录片《信仰》中的共产党员为了共产主义的信仰,放弃荣华富贵、高官厚禄、锦绣前程,甚至牺牲生命。
这在没有信仰的人看来很傻、很不可思议,然而他们又怎么能体会到榕树下烧掉田契的澎湃、不屈于敌人断肠而死的陈树湘、坚持为民做好事的雷锋、强忍病痛治沙的焦裕禄们为践行自己的信仰而献身的幸福呢?信仰从来都不是飘渺的,最终都是落实到行动上的,为信仰坚守岗位、做好本职工作这也是幸福。
作为组工干部,我们应该庆幸,我们可以拥有这样的幸福。
坚定信仰,守住幸福的源泉。
忠于共产主义信仰是每一个共产党人终身的道德操守,也是其不断获取幸福的源泉。
作为管干部的干部、管党员的党员,组工干部更应该将共产主义信仰烙入灵魂深处。
要加强学习,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深入领会马克思理论的精神实质,更加坚定共产主义信仰;通过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践行信仰而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壮举,更加坚定共产主义信仰;通过学习建党、建国以来,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光辉成就,更加坚定共产主义信仰。
练就本领,确立幸福的保证。
共产主义的信念理想不是空洞虚伪的,是在具体实践中体现的;组工干部的幸福也不是凭空而来的,是在争创一流业绩、实现人生价值中彰显的。
这就要求每位组工干部要练好“看家本领”,成为工作的“真把式”。
组织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千头万绪、任务繁重,要想出成效、出亮点,组工干部必须强化自身学习,练好“内功”,努力使自己成为熟悉政策的“业务通”、熟悉人头的“活字典”、熟悉工作的“多面手”。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胜任本职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在平凡的岗位上创出不平凡的业绩,实现人生价值,践行自身信仰,体验成功的幸福。
淡泊心态,奠定幸福的基石。
幸福是一种目标,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心态。
拥有高尚信仰的人都是单纯而心态平和的,这是“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的专注。
组工干部拥有了为党、为人民奉献终身的信仰,就不会再去计较个人名利得失,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不为名所累,理性看待自己和他人,不盲目攀比、怨天尤人,甘为他人“做嫁衣”,乐于“成人之美”,为各类人才成长铺路搭桥;不为利所困,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抵得住诱惑,不为糖衣炮弹所击,始终保持廉洁本色;不为情所惑,辨得清虚情假意,看得透阿谀奉承,经得住哥们义气,始终坚持公平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