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出版培训心得体会总结
篇一:新闻培训班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20XX年10月,我参加了新闻出版局举办的全区报社总编室主任岗位培训班。
这次在学习班系统学习了《新闻出版法律法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策划》,《全媒体管理和媒体转型》和《如何强化总编室在整个采编业务中的主导地位》等,作为新闻从业者,可以说对我的触动很大。
作为一名党培养的少数民族新闻从业者,我最要做得就是要坚定信念,长期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习实践。
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个别媒体工作者以新闻报道为名搞新闻敲诈,丧失了新闻从业的基本道德;有的同行、媒体竟然为了轰动效应或绩效考核接连出现捏造事实的虚假报道。
这些事情实质上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根底不牢有直接关系。
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是要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只有强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坚持学习,核心要旨是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实质。
我们要重点学习领会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坚持新闻党性原则、坚持党管媒体的重要论述,充分认识严格遵守中央的政治纪律、宣传纪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面向未来,直面网络带来的新的舆论生态环境。
无论舆论生态环境怎样变化,无论信息传输技术怎样发展,有一个根本是我们必须牢牢把
握的,这就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任何以这种理由或那种
借口企图偏离和脱离实事求是的言行,最终都是违背新闻传播规律,不可取的。
全媒体环境下,作为传统媒体,报纸宣传工作面临着变化变革的重大任务。
自治区新闻出版局这次组织的主题学习培训活动很有必要,通过聆听各位老师的讲解,个人体会到,目前在实际工作中,报纸宣传工作创新面临如下几个急需突破的制约因素。
首先是报纸新闻工作者能力不足的问题。
在信息过剩时代,作为传统媒体的采编人员,要让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增强竞争力,一是要有强烈的新闻作品意识。
没有新意不是合格的新闻作品,没有创新不是合格的新闻作品,没有个人特色不是合格的新闻作品,对受众没有吸引力不是合格的新闻作品。
二是要有熟练使用各种新媒体的能力。
通过微博、微信发表作品、了解社情民意,推广自己的新闻产品。
许多报纸同仁,包括本人,在这方面还是短板。
解决报纸新闻工作者能力不足的问题,惟有抓紧学习,勇于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
其次要解决“肠梗阻”的问题。
新闻宣传工作要不断创新,不断提升传播力和影响力,是中宣部提出的要求,中央媒体已经做出了表率。
同时,采写制作出好作品,也是大多数新闻工作者的共同愿望。
问题是,一部分领导干部思想观念陈旧,对新闻宣传的认识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求稳怕变。
这样的领导干部包括有的新闻媒体领导、有的宣传管理干部、有的党政领导干部,他们是传统媒体宣传工作变化变革、提升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最大障碍。
突破这一障碍,有赖于高
层设计引导,也需要广大新闻工作者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断创新,推动他们转变观念。
三是要突破体制机制的制约。
在新疆,多数报纸没有走进市场,还是依靠财政拨款过日子,人员和待遇实行身份管理,报纸基本全靠公费订阅,不利于调动采编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在一个众声喧哗、信息过剩的时代,市场就是阵地,占领了市场就占领了阵地,失去了市场就失去阵地。
报纸片面追求阅读率会出现问题,不追求阅读率本身就是大问题。
南方日报的改革和发展,最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
当然,体制机制的突破,最终还有待于事业单位改革的推进。
总之,这次学习使我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有了新的认识,思想上有了新的提高,更进一步加深了做好党的新闻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坚持政治家版办报的方针,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一切都要以全局出发,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
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做好本职工作,为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篇二:20XX年新闻出版培训心得体会
20XX年新闻出版培训心得体会
——编辑素养的思考
刘会强
(023)
20XX年参加自治区新闻出版继续教育培训,通过十几天的培训,我深刻认识到编辑是一个特殊职业,它是一门既需理论知识、又需应用
知识的行业。
当前科技信息日新月异,自然学科种类繁多,科技期刊具有专业性高、学术性强等特征,为适应科技期刊发展新形势的要求,高校科技期刊编辑部应十分重视编辑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初入编辑行业的研究生。
这些编辑大多有自己的研究专长,具有很高的研究能力,扎实的所学专业的知识背景,有工作热情,但是,他们进入编辑职业之前,对编辑业务知识了解甚少,对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管理等知识了解不多,针对青年编辑的特点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使他们能够成为复合型、创新型、研究型编辑,具备高水平的编辑素养。
一、青年科技编辑特征
(一)较高的教育背景
20XX年后进入科技期刊编辑队伍的年轻编辑大多拥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自己所学的专业上有一定的特长,他们拥有良好的专业知识背景,在自然科学专业领域有较强的可塑性,接受知识的能力强,具有很强的研究能力,在编辑业务培养方面有很大的潜力。
(二)工作热情
年轻编辑大多25-30岁左右,正处于人生朝气蓬勃的时期,工作热情,精力饱满。
对于工作充满理想和抱负,愿意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充分发挥自身能力,作好编辑工作,提高自身编辑业务能力,争做一名优秀编辑。
(三)编辑业务知识匮乏
编辑是一门行业科学,初入编辑行业的年轻编辑,在学习阶段对编辑知识了解甚少,刚进入工作岗位,势必要承担一定的编辑工作任务,
学习编辑业务知识的时间少,对于新疆地区而言,也没有专门的培训机构对他们进行编辑知识的系统培训,这就要求他们要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从实际工作中学习,提高自身编辑能力和水平。
(四)实践经验少
编辑又是一门应用科学,只有年轻编辑进入实际的编辑工作才能锻炼自己,刚入门的编辑大多没有出版工作经验,实践机会更少,编辑经验的学习一方面需要向有经验的老同志学习,另一方面需要自己在实际的出版工作中不断总结、学习、再创新的过程。
二、复合型编辑的要求
编辑工作最根本的任务就是优化精神产品。
从众多的、分散的精神生产成果中择优,通过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加以物质化和社会化。
正是这种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编辑人员必须具有以下能力。
(一)政治理论水平扎实
政治理论水平扎实,政治导向与学术价值是一组整个学术出版界都不容回避的首要命题。
是否牢固树立马列主义新闻出版观,是衡量一个期刊编辑政治上合格与否的试金石。
学术研究无禁区,但学报传播有纪律。
当政治导向与学术价值发生对立的时候,政治意识始终第一位,使学术质量服从服务于政治质量。
在政治上学报编辑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头脑清楚,守土有责。
编辑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素养,懂得党和国家的政策,讲究大局意识,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站稳立场,对稿件中涉及国家稳定、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慎之又慎,政治理论水平过硬。
(二)专业学术水平高
要在广博知识的基础上具有较深的专业知识,以及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和一定的外语水平,尤其是综合性自然科学编辑需要对各科知识都要了解,对所学专业精深。
同时把握好时代的脉搏,结合党中央和国家制定的发展方略,钻研学术理论前沿,积极与专家进行沟通交流,了解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进展,组织策划相应的稿件。
提高学报在相关领域的知名度,提升学术品位。
(三)编辑业务能力好
精通编辑业务知识,了解出版知识,编辑专业能力的锻炼需要新闻出版部门组织专人对初入出版行业的人员进行系统培训。
使编辑人员对新闻出版工作有系统的理解,出版人员应具有五个意识即政治意识、文化意识、读者意识、创新意识、市场意识。
培养其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为党和国家服务,为社会和人民服务。
新闻出版行业的社会地位十分重要,正确的舆论导向能够造福于社会大众。
因此,高校科技期刊要重视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
(四)交际组织能力强
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社交能力,编辑是一个社会活动家,编辑工作面对的是专家、学者、作者和读者,如何提高刊物的质量,需要优质的稿源,而优质的稿件需要编辑通过与名家、大家的交流约来的,编辑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每一位从事编辑的工作人员要善于人际交往,善于与人沟通,做社会的有心人,在各个方面为作者和读者着想。
增强自身的交际组织能力是作好编辑工作的必备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