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化工单元操作实训(80分)六、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工艺管线是根据流体的_____、______、_______的不同来选择的。
2.工艺管线涂色规定,底色为绿色无色环的管路应输送______、______。
3.具有补偿圈的固定管板列管式换热器只适用于温差小于______的换热过程。
4.开车前孔板流量计与U型管压差计连接应完好,流量计调节阀应处于______状态。
5.换热器通入流体前应打开______放空阀,排出换热器中的______。
6.装置开车全回流操作步骤是:关闭塔顶______、塔底______,全开。
7.精馏塔塔顶温度的变化主要是受的影响。
8.吸收塔多采用。
9.风机开车步骤是:全开,启动风机,关小的同时调节至正常,并全关。
10.吸收操作正常运行时,气体流速增加吸收。
气体温度升高吸收。
七、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离心泵开车灌泵排气步骤:()A. 开泵出口阀,关泵入口阀,开灌水阀B. 开泵入口阀,开泵出口阀,开灌水阀C. 关泵出口阀,关泵入口阀,开灌水阀D. 关泵出口阀,开泵入口阀,开灌水阀2.离心泵正常运行过程中,进口真空度过小的原因是:()A. 入口管路堵塞或底阀漏水B. 叶轮和轴封之间的径向间隙增加C. 管路法兰连接处密封不好造成漏气D. 发生气蚀现象3.离心泵出口流量调节时,出口阀逐渐开大过程不见流量增加的原因不可能是:()A. 轴承间隙过小B. 泵内漏入空气C. 入口管路堵塞D. 发生气蚀4.换热器传热效率下降的原因不可能是:()A. 换热管内不凝气增多B. 换热管管路堵塞C. 冷热流体流速过大D. 换热管内外壁严重结垢5.列管式换热器中管子发生振动的原因不可能是:()A. 管束与泵、压缩机产生共振B. 壳体与管束温差太大C. 流体穿过管束时产生冲击D. 流速、管壁厚度、管束排列等综合因素6.换热器中冷物料出口温度升高,可能引起的原因有多个,除了:()A. 热物料流量下降B. 冷物料流量下降C. 热物料进口温度升高D. 冷物料进口温度升高7.下列不属于典型连续精馏装置中的主要设备的是:()A. 精馏塔B. 冷凝器C. 再沸器D. 蒸汽发生器8.精馏装置开车前的试运行的目的是:()A. 检查装置仪表等是否有泄漏B. 加热再沸器C. 冷却冷凝器D. 让设备快速升温9.精馏装置停车主要步骤正确的是:()A. 关残液,停进料,关产品出口,停再沸器加热,停回流,停冷却B. 停进料,停再沸器加热,关残液,关产品出口,停回流,停冷却C. 停进料,关产品出口,关残液,停再沸器加热,停回流,停冷却D. 关残液,停再沸器加热,停进料,关产品出口,停回流,停冷却10.精馏操作正常运行时,操作工应保证下列参数稳定:()A. 塔压、塔温、产品储罐液位B. 产品储罐液位、塔温、物料流量平衡C. 塔压、塔温、物料流量平衡D. 塔压、产品储罐液位、物料流量平衡11.如用水吸收二氧化碳,则尾气分析仪吸收液应为:()A. 稀硫酸B. 氢氧化钠C. 碳酸氢钠D. 稀盐酸12.吸收塔出塔气带液的原因:()A. 吸收剂用量过小B. 气体上升气速过小C. 吸收剂用量过大D. 吸收塔液位过小13.水吸收氨气操作停车步骤:()A. 关闭氨气系统,关闭空气系统,关闭水系统B. 关闭空气系统,关闭氨气系统,关闭水系统C. 关闭氨气系统,关闭水系统,关闭空气系统D. 关闭水系统,关闭氨气系统,关闭空气系统14.吸收系统开车前应进行系统气密实验,所采用的气体是:()A. 氧气B. 氨气C. 一氧化碳D. 空气八、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2分)1.离心泵启动后应运转一段时间再缓慢打开出口阀。
()2.离心泵正常运行时,为防止泵轴磨损和轴承烧坏,操作工应经常检查填料函和轴承的湿度。
()3.离心泵仿真操作停车步骤是:关闭出口流量调节阀,再关闭离心泵的电源开关。
()4.换热器开车应先进热流体,再进冷流体。
()5.换热器停车后,换热器内的冷、热流体不需要排空。
()6.冷、热流体在换热时,并流时的传热温度差要比逆流时的传热温度差大。
()7.塔顶采出量增大时,塔顶压力会升高。
()8.当精馏塔发生液泛时,产品质量下降,塔釜压力急剧下降,塔釜液位波动。
()9.塔顶产品浓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回流比过小。
()10.停风机前应先关闭风机的出口阀,再停风机。
()11.吸收操作开车时应先进液,后进气。
()12.吸收塔正常运行时,塔釜液位不应过高,否则会发生漏气事故。
()九、简答题(共20分)1. 离心泵装置中的备用泵是为了在运转中离心泵出现故障而停泵时,保证流体正常输送而使用的。
请写出换泵操作步骤。
(7分)2. 运行中换热器出现严重结垢时,应如何处理?(7分)3. 精馏操作正常运行过程中,塔顶产品浓度分析值过高。
分析其原因并处理。
(6分)第三部分化学工艺概论(70分)十、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化学工业的范围,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不尽相同。
化学工业既是原材料工业,又是加工工业,总的来说,化学工业包括,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其中是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
2. 石油炼制的主要目的是根据石油中各种成分沸点的不同,将其按不同分离得到不同质量的油品,作为不同性质和用途的燃料油。
3. 将煤隔绝空气加热,随着温度的上升,煤中的有机物逐渐分解,其中挥发性产物呈气态逸出,残留的不挥发产物就是。
这种加工方法称为煤的干馏(简称为炼焦)。
4.以反应器为研究对象,参加反应的原料量占通入反应器原料总量的百分数就称为。
5. 如果将初始物料(一般不是100%的纯物质)转化为具有一定纯度要求的最终产品,按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化学计量为基础计算的消耗定额,称为。
6. 选择性(S)、转化率(X)和收率(Y)三者的关系是。
7.化工生产的中心环节是。
8. 用作为分析最佳工艺条件的优化目标比较符合实际。
9.在工业生产中,为了使原料得到充分利用,反应器之后总有一个。
10.氯碱工业是用的方法生产烧碱、氯气和氢气以及由此衍生系列产品的基础化学工业。
十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1. 在下列各种物质中,不属于基本有机化工范围的有()A、煤B、石油C、肥料D、天然气2. 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学工业的基础原料的是()A、生物质B、乙烯C、丙烯D、甲烷3. 供水是属于()工程。
A、公用B、化工 C 、物理 D、生物4. 下列语句对收率定义最准确的是()A、是以产品的理论产量为基础来计算,即化学反应过程中实际所得目的产品量占理论产量的百分数。
B、是以参加主反应而生成目的产物所消耗的某种原料量在全部转化了的该种原料量中所占的百分数。
C、指反应过程中生成目的的产品消耗的某种原料量占通入反应器该种原料总量的百分数。
D、指某一化学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时,转化为产物的某种原料量占该种原料量的百分数。
5. 化工生产的工艺流程图有()不同的表示方法。
A、方框图、示意简图B、带仪表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C、工艺配管流程图、物料流程图D、以上都是6. 经济合理性是评价()最重要的判据之一。
A、反应过程B、工艺流程C、工业应用D、生产能力7. 化工过程是以()为核心组织的A、换热器B、反应器C、蒸发器D、冷却器8. 在对烃类热裂解反应的影响因素的讨论中,我们知道()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A、裂解温度B、停留时间C、反应压力D、原料烃类组成9. 氯碱工业的产品不包括()A、烧碱B、氯化钠C、氯气D、氢气10. 氨合成反应过程属于()反应过程。
A、气相B、固相C、气—固相催化D、气—固非相催化十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石油、天然气和煤等原料都是矿物能源。
任何其他工业部门都不像化学工业那样在原料和能源之间有着如此密切的联系。
()2. 碳二系列化学产品包括从乙烯和乙炔出发的两大类产品。
而乙炔是基本有机化学工业中最重要、产量最大的一种基本原料。
()3. 单纯的转化率高,就足以表明反应效果很好了。
()4. 任何化学反应几乎都不能进行到底而存在着平衡关系,平衡状态的组成说明了反应进行的限度。
()5. 在化工过程中,连续操作过程属于非稳态操作。
()6. 停留时间与空间速度的关系是:空间速度越大,停留时间越长。
()7. 化工过程开发是指从实验室过渡到第一套工业装置的全部过程。
()8. 氨合成的化学反应是由氨的合成和氨的分解形成的可逆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且是分子数减少的反应。
所以该反应在常温下就可以发生反应。
()9. 工艺流程的配置是化工过程开发与设计的重要环节。
()10. 化工生产中,总转化率越高,原料的利用程度就越高。
()十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化学工业的基础原料和基本原料的区别与联系。
2. 工业用固体催化剂一般主要由哪些成分组成?各组分所起的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