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讲堂:视频压缩基本原理
视频编解码器
在压缩过程中,需要应用压缩算法对源视频进行压缩以创建压缩文件,
以便进行传输和存储。
要想播放压缩文件,则需要应用相反的解压缩算法对视频进行还原,还原后的视频内容与原始的源视频内容几乎完全相同。
文件压缩、传送、解压和显示所需的时间称为时延。
压缩算法越高级,时延就越长。
视频编解码器(编码器/解码器)是指两个协同运行的压缩-解压算法。
使用
不同标准的视频编解码器通常彼此之间互不兼容;也就是说,使用一种标准进行压缩的视频内容无法使用另外一种标准进行解压缩。
例如,MPEG-4 Part 2 解码
器就不能与H.264 编码器协同运行。
这是因为一种算法无法正确地对另外一个算法的输出信号进行解码,然
而我们可以在同一软件或硬件中使用多种不同的算法,实现多种格式共存。
图像压缩与视频压缩
由于不同的视频压缩标准会使用不同的方法来减少数据量,因此压缩结
果在比特率、质量和时延方面也各不相同。
图像压缩采用帧内编码技术。
这种技术通过删除肉眼看不到的无关信息,仅压缩一帧图像内的数据。
M-JPEG 是这种压缩标准的一个例子。
M-JPEG 序列
中的图像按单个JPEG 图像进行编码或压缩。
[nextpage]
视频压缩算法,如MPEG-4 和H.264 等,采用帧内预测模式压缩一系列
帧之间的数据。
这种算法涉及多种技术,如差分编码,一帧与参考帧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