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如何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幼儿园如何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农村幼儿园如何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幼儿的一项基本活动,游戏有助于增强幼儿身体素质,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幼儿期是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身心发育尚未完善,对各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弱。

因此,锻炼幼儿健康的体魄,为他们奠定良好的体质基础,不仅关系到他们现在健康成长,还会对他们一生的身心健康产生持续的影响。

一农村幼儿园游戏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们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比较差,游戏的材料、玩具及活动场地都受到一定限制。

大部分幼儿园都不具备日托条件,往往跟小学生同时上学放学,上课下课。

这就给幼儿教师组织和指导幼儿游戏活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同时也影响了教师对游戏活动的重视程度。

在实际工作中,对幼儿游戏的组织、指导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游戏就是指自由游戏,其作用就是让幼儿自己随便玩玩的。

只要不出问题教师就可以不管.
二:游戏就是休息、闲暇,游戏中幼儿不能学到知识。

游戏中只是能满足幼儿好玩的天性。

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游戏就是自由活动,常常让幼儿随意玩耍,放任自流,这样的游戏,并不能发挥它的教育功能,也不能朝着幼儿教育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提供的游戏类型活动形式单调。

目前幼儿园安排和开展的最多的是积
木拼插和一些课外游戏。

游戏开展未达到多样化,没有发挥多种游戏的教育功能。

四:游戏条件与环境创设不利。

农村幼儿园设备比较简陋,有些游戏活动器材及玩具比较缺乏,游戏活动比较简单。

游戏的水平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教师的教育意图也很难实现。

往往出现游戏时幼儿似懂非懂,不能很好地掌握游戏的技巧和方法,发掘其无穷的趣味。

游戏环境的创设对幼儿对游戏的投入和接受程度有着直接关系,不注重创设游戏环境,就无法使幼儿很好的进入活动中,从而影响幼儿的全面发展。

五:未能注意观察了解幼儿的游戏行为。

例如:一名幼儿在搭积木或玩七巧板,他把积木或七巧板搭起后又推倒,如此反复,教师就会认为他不会搭积木或玩七巧板,立即介入指导其搭高、照猫画虎,这时幼儿就会失去搭积木或玩七巧板的兴趣,对教师的指导也会心不在焉。

六:重上课轻游戏。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将游戏确定为幼儿的基本活动,但是现实生活中,不少教师及家长在观念上仍然存在重上课,轻游戏的倾向。

有的教师嫌玩游戏麻烦,平时很少玩游戏或不
玩游戏。

即使玩,也容易忽略游戏的教育手段,过多考虑教学的因素,满足不了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

对于家长来说,看重的是孩子能写几个字,会做几道题,他们不了解游戏对孩子的重要作用,认为游戏可有可无。

有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从中班开始就对孩子进行正规化的小学式教学活动,每天教孩子做算术题,写汉字,每天布置许多作业。

随着素质教育大力推进,教育目的在价值取向上发生着从知识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根本性变化。

自主性游戏日益被重视和接纳,重视幼儿的基本权利,强调自主控制,使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对教师的要求较以前大大地提高了,它不仅是要求教师要给幼儿提供游戏的机会,还要求教师具备发现、分析、指导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那么教师应如何贯彻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呢?要改变以上状况,关键在于端正教育者的游戏规,正确认识幼儿游戏的特点,理解游戏的实质,从而按规律只导游戏,创造适宜条件,真正落实游戏为幼儿园基本活动,并切实发挥其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实效。

二幼儿园如何实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有关基本认识。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于各项活动之中:
1 通过开研讨会、公开课交流、幼儿游戏活动比赛等方法入手,借鉴先进的游戏活动经验。

教学计划及教育活动的安排应该增加弹性,为幼儿自发游戏开辟时间和空间。

老师只是作为游戏伙伴参加游戏,并以饱满情绪感染影响幼儿,对幼儿的活动表示支持、赞许。

为幼儿营造宽松、民主、自由的游戏氛围,让游戏以生动活泼的方式流露出幼儿的真实感受。

在游戏中,教师并非完全放任,而应做到心中有数。

并根据平时对幼儿活动特点的观察和了解,进行相应地指导。

如:小班幼儿特别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喜欢模仿周围的人和事,因此幼儿在游戏时教师要时刻注意观察幼儿,当他们对新出现的玩具不感兴趣、不会玩、不喜欢玩或只喜欢玩某一类玩具时,教师就在附近,用与幼儿相同的或不同的材料玩游戏,这样就有利于幼儿模仿,对幼儿起了暗示性指导作用.
2、跟家长多座谈多交流,通过家园联系,向家长介绍幼儿成长发展规律,幼儿期的个性特点,幼儿园的教学方法、教学要求等,使家长的视野开阔,不再局限于只要求孩子会写会算,还要会玩。

同时还邀请家长来园听课,并积极参与幼儿的游戏活动,从中感觉游戏对孩子的深刻影响和重要性。

必要时还鼓励家长与教师一起设计组织游
戏。

例如:我们下坝幼儿园每到学期末要进行游戏汇报课,家长和学校的老师会对游戏可给于一定的评价。

3、充分利用农村生活环境的自然优势,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

比如用废旧物品制作玩具和游戏活动器材,沙堆、石子、种子,都体现着农村特有的、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特色。

玩“拾树叶”让孩子精选各种形状的叶子拼贴各种图形。

孩子亲自找来各种粘土,把粘土和成泥来玩各种游戏,把这些泥巴制成各种模具、陶器。

让幼儿与大自然接触,动手操作,激发探索欲望,启迪幼儿的智慧。

老师可以为幼儿提供各种类型的半成品玩具、废旧物品及一具多用的玩具,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从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4、正确处理游戏与学习、游戏与课程、教学之间的关系。

从根本上扭转幼儿园重上课轻游戏的倾向,必须首先改变把游戏与学习分开甚至对立起来的观念。

只有首先把游戏看作是学习,游戏才可能成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

把游戏作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是符合幼儿生长发育需要的。

游戏不是简单的玩,是有目的的。

例如:游戏“炒黄豆”,两个幼儿在游戏的同时用语言表达“炒、炒、炒黄豆,噼呖吧啦翻跟头。

”又如游戏“拍大麦”中,“一箩麦,两箩麦,三箩开始拍大麦。

”两人边念儿歌边拍手,使他们心情愉快,增进了同伴间的情感交流而且还学会了儿歌。

5、教师应真正认识到游戏的价值,克服游戏指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尤其是在比较艰苦的农村幼儿园的教师,更应深刻地认识游戏的
特征和教育作用,正确地指导幼儿游戏,大力开展幼儿游戏活动。

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在德、智、体、美诸方面生活、活泼、主动的发展。

幼儿是在游戏中成长,游戏对于幼儿来说,其价值不应该满足快乐上,而应该在满足快乐的同时也获得发展,幼儿通过有增长知识和经验,通过游戏获得各方面的发展。

环境是幼儿成长的摇篮,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和乡土材料为农村幼儿提供了宝贵的教育资源。

幼儿园应将游戏作为幼儿在园一日活动的一部分重要内容,每天提供较充分的活动机会,使游戏真正成为幼儿生活之必需。

并经长期活动过程促进幼儿身心的整体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