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产饲料的发展形势与对策分析
水产养殖业现状
1、水产品总量稳步上升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水产养殖大国,水产品总产量(捕捞+养殖)占全球35%,其中水产品养殖产量立量约占球的70%2005年水产品量达5181万吨,而1978年全国水产品总量为无仅有的。
其中海水产品2854万吨,占总产量的55%淡水产万吨,其中捕捞约1022万吨,人工养殖鱼产品约1888万吨。
31%。
23%。
b.有较高安全性,分类上远离人类;
c.相较于畜禽动物,鱼、虾饲转转化率极高,如虾饵料系数1、鱼1.2-1.5等,原因:鱼虾为变温动物,生活于水中,基础代谢要求低。
结论:节约粮食,适合发展趋势。
其它影响因素:
禽流感、猪链球菌、疯牛病改变人们饮食习惯,促进水产品消费。
水产养殖业发展趋势
1、水产品消费将持续稳步提升中。
水产品在国内膳食结构中比例将稳步上升;大陆水产品将在全球水产品消费中占据越来越重要位置,因此中国水产养殖业将在较长时间内稳步发展。
2、养殖模式发生改变。
在水产品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国适合养殖水资源却呈下降趋势:
1、水产饲料进入快速、稳步发展期。
2005年,饲料普及率为30%;2005年人工养殖水产品3400万吨,其中如按70%精养投喂饲料(即2380万吨水产品需使用饲料),减去鲢鱼31%,即1642万吨需用饲料,以饵料系数1.8计算,需饲料2955万吨,而2005年实际水产饲料为1000万吨。
按“十一·五”规划水产品6000万吨,其中人工养殖70%达4200万吨,以70%精养,除去鲢鱼,以1.8饵料系数算,需饲料3121万吨;以国家计划饲料,普及率达6%算,当年实际消费饲料
1872万吨。
即从2005年到2010年,水产饲料实际消费将翻一番。
2、近五年中将以淡水鱼饲料增长为主,其中草、鲫、鳊、罗非将会占有更大比例,海水鱼饲料(鲈鱼、鲳鱼等)仍属推广示范阶段,随着养殖技术、饲料技术的进步,旧的养殖模式逐渐被取代,下一个五年期将会迎来海水鱼饲料的爆发式发展;虾类饲料相对稳定;蟹类饲科发展加快。
3、养殖仍以重点区域发展为主,饲料推广较好的广东、江苏、湖北、湖南,目前绝对量大,但普及率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安徽、广西有较丰富水资源,饲料属起步阶段,发展空间巨大;河南、四
05年中小企
c、有相对先进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能力。
d、有较好的赢利模式。
整个行业已进入强者更强、弱者灭亡的阶段。
4、价值链的竞争已成为基本竞争模式。
企业、员工、销售商、用户都必须得到利润相对最大化,谁能够利用相同资源创造出更大的价值,谁就胜出。
这就要求企业在资本、技术、人力等各个要素方面都具备有相对优势,才能表现出竞争力而占领市场。
5、产业链一条龙模式会在不久的将来更为彻底的改变行业的竞争规则。
6、全球化已全面渗透了整个行业。
豆粕、玉米将越来越多依赖进口,而终端产品也将逐步打人国际市场。
一方面,跨国企业将会真正全面进入中国农业,从种子、粮食、饲料、饲养、肉制品各个方面冲击中国企业,在它们面前,我们将显得非常脆弱。
另一方面,本土优势企业也会在今后几年中全面提升竞争能力。
微利化将是行业不可逆转的趋式,今后两三年内会加速这一进程。
三五年后,一定会出现前二十
点及总体规模偏小,费用、折旧等偏大,在微利状况下,单纯生产水产饲料的企业将丧失竞争力(特种饲料除外)。
饲料企行该如何迎接水产饲料的大发展
1、确立企业正确的发展战略。
客户至上,专注于企业价值链价值最大化。
养殖户、经销商、员工、企业构成企业价值链。
在企
业、员工、经销商获得合理回报基础上,使养殖户获得高于使用其它产品得到的利润,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创造出高于竞争对手的价值。
企业经营围绕养户价值最大化来进行,这样才能培养出强大的竞争力。
2、饲料企业的正确定位应当是服务型企业。
目前行业中企业普遍定位为制造型企业,在此定位下,企业发展战略多为低成本扩张,管理导向为减少投入、控制成本,市场表现为打价格战,最终导致所有竞争者都无利可图,企业没有能力在人才、技术、产品、服务各个方面进行投入,从而无法使
有以下特点:
在相同鱼价、相同投入的条件下,两湖地区养草鱼的利润要比广东高得多。
综上所述,苗种选育、水质管理、鱼病防治、饲料投喂、品种搭配各个环节都需要专业技术支撑。
大多数农民是不具备这些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饲料企业应具备强大的服务能力,从各个环节对养户进行支持。
在此要求下,饲料企业应在各个环节投入人力、财力进行研究,一方面获得各个环节的技术,一方面培养大量各个环节的技术人才。
企业经营围绕两个核心:一个是集中内部资源制造出高技术含
量的、最优性价比的产品;一个是培养专业队伍对养户进行全方位的服务。
企业的核心能力将表现为企业的服务能力,企业的核心资源不再是产品或技术,而是人才。
经营的本质就是对人才的经营。
这就要求企业要有员工都能认同的价值观,要有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企业不仅仅是老板个人的,更应该是所有员工的,给员工提供发展的平台。
3、建立积极的企业文化。
企业存在的价值是为养殖户创造价值,通过产品和服务使用户获得最大效益。
在此神圣的使命下,
对添加剂则宜验证有效性为主,避免盲目使用而浪费成本。
2、重视采购,组建专业化的采购队伍。
一定程度上讲,经营饲料就是经营原料,买比卖更重要。
随着全球饲料工业的发展,能源危机的日趋严重,以及全球人口增长对粮食需求的增长,中国饲料原料市场将发生很大的变化:a.原料短缺日趋严重,能量饲料(如玉米)、蛋白饲料(如豆粕)等均出现数千万吨缺口,鱼粉等
原料完全依靠进口。
中国饲料工业发展的瓶颈将是粮食问题。
b.原料市场将快速国际化,如玉米、大豆、鱼粉、油脂等定价体系已部分或全部与国际市场接轨。
原料价格变化幅度加快加剧,采购模式将发生巨大变化,饲料企业将面临巨大风险。
采购的本质是对信息的掌握,原料市场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饲料企业应投入资源进行专业研究。
信息包括:
a.原料市场的供应信息。
对每一种原料,应掌握全面的供应情况,如大豆、玉米、鱼粉等,要
c.融入国际粮食定价体系,利用期货工具,发现价格与套期保值。
小结:采购必须改变观念,培养专业人才,以研究信息为基础。
3、建立专业化的水产服务队伍。
水产养殖相对畜禽养殖需要饲料企业以更高的技术支持,水产养殖存在以下特点:
a.水产养殖品种多样性。
b.不同区域养殖模式多样性。
c.水体环境复杂,养殖过程难以控制。
d.水产苗种、水产药品市场混乱。
e. 饲料技术、养殖技术整体落后,研发落后,没有标准,缺乏技术支持。
f.水产养殖、水产饲料行业专业人才奇缺,不足以支撑行业发展。
经营水产饲料当务之急是提升企业的水产专业化能力,经营围绕两个核心:一个是生产出最优性
公平、合理。
5、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形成高效的人才培养机制。
企业的核心资源是人才,经营企业本质就是经营人才,要重视培训,利用完整的培训计划来提升员工的能力。
a.通过培训统一思想,宣扬企业的价值观,通过培训使员工认可企业,明确发展方向,对企业
产生忠诚度,形成良好企业文化。
b.通过培训提升中、高层的管理能力。
c.通过培训提升企业的专业能力。
d.通过培训使企业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建设成学习型组织。
水产饲料企业经营对策总结
1、定位为服务型企业,围绕养殖过程培养企业的综合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