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工程概况 (2)2、施工技术依据及本项工程质量目标 (3)3、计量器具、工具、机械 (3)4、施工劳力组织及施工工期 (4)5、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4)6、质量标准 (14)7、施工强制性条文以及注意事项 (15)8、危险因素分析 (17)9、安全注意事项及文明施工措施 (18)10、环保及防二次污染措施 (20)11、措施性材料目录 (20)12、附件 (20)一、工程概况汽轮发电机基座纵向总长为10.9m,总宽31.5458m,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汽轮风机基座分为中间层及运转层,竖向标高分别为:5.57m层、12.0m层。
基座框架柱KZ1截面尺寸为1200×1200mm,共4根,KZ2为1200×1800mm,共6根,中间层楼板为500mm厚现浇混凝土楼板。
基座框架纵梁b×h:2126×2300、1440×2100、2070.1×2115;横梁基座框架横梁b×h:3850×2300、2211.5×2300、3773.6×2300、2850×2300、3950×2300(最宽)、2179.5×2300。
砼强度等级:柱、梁、板C35。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第二组。
混凝土 C35 968m3钢筋172t1、工程材料选用及要求1.1、混凝土材料要求如下:二次灌浆料主要性能指标:1.2、钢筋:HPB300HRB400;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结构构件中最外层钢筋(包括箍筋)外边缘至构件表面的混凝土厚度):梁、柱40mm,板30mm。
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且钢筋在最大拉力下的总伸长率实测值不小于9%。
柱、梁纵向钢筋采用机械连接,连接接头等级为I级,同一截面的接头不应超过总截面的50%,柱、梁内采用封闭箍筋,做135度弯钩,弯钩端头平直长度不小于10d。
基础12.00米平台上的二次灌浆采用高强无收缩灌浆料,二次灌浆范围内在梁板钢筋混插筋,(垫铁处不设),插入300mm,留出长度比二次灌浆低 20mm,待设备安装完并验收合格后,经安装单位同意后方可进行二次灌浆的施工。
钢材:除注明处采用Q345B。
1.3、焊条:HRB400钢筋及Q345钢材分别采用E55及E50。
二、施工技术依据及本项工程质量目标1、施工技术依据1)《汽轮发电机基座结构施工图》 41-FA10421S-T02132)《汽轮发电机基座底板施工图》 41-FA10421S-T02123)《预埋件图集》 TD-TZ2004-60024)有关设计变更及其他设计文件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50666-2011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57)《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土建工程篇 DL/T5210.1-20128)《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DL5009.1-20029)《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10)《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11G101-1)11)《建筑抗震构造详图(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 11G329-1~21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9版)13)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JGJ107-201014)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GB50496-20091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0116)《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JGJ81-20022、本工程质量目标:严格按照图纸和规范标准施工,确保一次验收合格率100%。
三、计量器具、工具、机械1、计量器具J2经纬仪 1台 S3水准仪 3台全站仪 1台 50m钢卷尺 3把5m钢尺 5把线垂0.5kg 5个2、机械、工具混凝土泵车 1台混凝土罐车 5台钢筋弯曲机 2台切断机 2台木工平刨 1台圆盘锯 2台无齿锯 3台套丝机 4台振捣器 8台四、施工劳力组织及施工工期1、劳动力组织木工 20人钢筋工 30人混凝土工 15人电焊工 5人架子工 15人电工 2人普工 10 人预埋件安装 6人2、施工工期上部结构 2016.02.18~2016.05.20五、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柱、梁、板模板采用覆膜木胶合板,对拉螺栓、钢管柱箍和满堂及柱外双排钢管脚手架多层加固;预埋件焊接锚筋时,应偏向一侧2cm,如安装时碰到钢筋,可进行旋转,躲过钢筋;对于清水混凝土,增大保护层有利于增强混凝土的观感效果,钢筋绑扎要注意保护层控制在验收规范的最大厚度。
混凝土采用混凝土运输车运输、泵送混凝土施工工艺,插入式振动棒振捣的方式进行浇筑。
垂直运输设备为塔吊,在主厂房的2#机A列外设TZ5060塔吊一台,1#机集控楼南侧设TZ5060塔吊一台,用于周转材料的垂直运输。
1、施工准备1)认真熟悉图纸,熟悉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纪要,了解设计的具体意图,所使用的规范、规程等,熟悉操作规程和具体施工方法。
2)施工所需钢材、模板、钢管、扣件等材料,提前提出用量计划,根据工程进度依次进场,在施工开始之前各项材料进场检验完毕。
3)工程施工所需周转用钢架管、扣件等准备充足;4)混凝土泵车、罐车、钢筋切断机、钢筋弯曲机等机械均运转正常,现场施工用水、用电及施工道路已完成并具备施工条件。
5)劳动力已按计划调配好,并满足施工需要。
2、测量定位放线及沉降观测(1)从主厂房方格网点引测汽机中心线、凝汽器中心线设立控制桩,控制桩处搭设观测标识,标高的引测必须以主厂房外围四周已测定的厂区方格网控制桩为基准。
轴线全部用全站仪控制,在进轴线引测时,严禁用线坠垂吊确定轴线,(2)根据已引测的标高对各层梁板底模进行抄平。
(3)各层模板拆除后应对柱子垂直度、平整度、几何截面尺寸和轴线位移等指标进行偏差检验,并挂牌标识,标明施工班组、施工日期、质量等级等内容。
(4)沉降观测点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留设,并在外围增设防护罩,以确保施测数值的可靠性。
(5)沉降观测要求:a、汽机基座沉降观测及水准观测在基础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开始进行,至主机安装前每15天观测一次。
b、设备安装前观测一次。
c、凝汽器安装一周后观测一次。
d、汽机下缸、发电机静子就位后一周观测一次。
e、汽轮机转子、上缸、发电机转子就位后一周观测一次。
f、凝汽器灌水试压和临近卸压期间观测一次。
g、投产运行后观测一次。
以上a~f观测间隔不超过15天,沉降观测的精度要求和观测方法要符合二等变形测量的规定。
沉降观测的各项记录必须注明观测时的气象情况和荷载变化,并及时认真整理,绘出沉降曲线。
3、钢筋工程钢筋在钢筋加工车间集中加工成型,现场绑扎。
加工车间配备调直机、切断机、弯曲机等机械设备,以满足调直、切断、弯曲成型的施工操作。
钢筋接长时采用机械连接(直螺纹套筒)。
钢筋应根据工程进展情况按计划组织进场,进场的钢筋应分批进行检查和验收,每批由同厂家、同规格、同牌号、同炉号、同交货状态的钢筋组成,每批重量不大于60t;并应附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分批、分规格在指定地点堆放整齐,并及时组织试验人员取样进行复验。
钢筋进场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和力学性能试验,钢筋外观检查的内容、方法以及力学性能检验时的取样方法和各项技术指标均应符合国家有关现行规范的规定。
钢筋复验合格后方可在工程中予以使用,并做好跟踪使用管理台帐,不合格的原材料严禁在工程中使用,必须及时清除出场并有专人负责且做好记录。
1)钢筋加工:成立钢筋加工队,钢筋加工操作人员要严格进行培训,人员持证上岗;钢筋的弯折应符合规范要求:Ⅰ级钢筋作180度弯钩时,弯曲直径不小于2.5d;Ⅲ级钢筋作90度或135度弯钩时,弯曲直径不小于4d;成型钢筋的尺寸、弯折位置、平直长度、弯折角度应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纵、横梁的主筋伸入柱内承受负弯矩的钢筋,在伸入柱内时应弯成圆弧形,圆弧半径应为20倍钢筋直径,并伸过梁底30d;或伸入柱边、梁边。
其他未注明钢筋的锚固长度不小于38d。
成型好的钢筋应分规格、品种堆放有序,并挂好标识牌,牌上注明钢筋规格、形状、尺寸、数量及使用部位。
①柱、梁纵筋接头采用直螺纹Ⅰ级接头,直螺纹套筒的尺寸应与钢筋端头螺纹的牙形与牙数匹配,抗拉强度不小于被连接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残余变形较小并具有高延性及反复拉压性能。
a.各种规格的套筒外表面,均有明显的钢筋规格和级别表示。
b.钢筋下料时,应采用无齿锯切割,其端头截面应与钢筋轴线垂直,并不得翘曲。
c.将钢筋两端卡于套丝机上套丝,钢筋套丝完整牙数见下表,套丝时要用水溶性切削冷却润滑液进行冷却、润滑。
②钢筋直螺纹的检查:对已加工的丝扣端要用牙型规及卡规逐个进行自检,要求钢筋丝扣的牙形必须与牙形规吻合,小端直径不超过卡规的允许误差,丝扣完整牙数不得小于规定值。
不合格的丝扣,要切掉后重新套丝。
③直螺纹检查合格后,一端拧上塑料保护帽,另端拧上钢套筒与塑料封盖,并用扭矩扳手将套筒拧至规定的力矩,以利保护与运输。
④连接钢筋前,将下层钢筋上端的塑料保护帽拧下来露出丝扣,并将丝扣上的水泥浆等污物清理干净。
⑤连接钢筋时,将已拧套筒上的上层钢筋拧到被连接的钢筋上,并用扭力扳手按上表规定的力矩把钢筋拧紧,并随手画上油漆标记。
⑥钢筋拧紧力矩的检查:首先目测已做标记的油漆丝扣,然后用扭力扳手对接头进行检查。
直螺纹接头安装时的最小拧紧扭矩值⑦如有一个接头不合格,则该构件全部接头采用电弧贴角焊缝进行补强。
2)钢筋绑扎:钢筋绑扎前应做好如下工作:a核对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及数量与料单及图纸是否相符,如有错漏,应及时纠正增补;b准备好绑扎用的22号绑扎丝、绑扎工具等;c准备预制钢筋保护层用水泥砂浆垫块,垫块厚度等于钢筋保护层厚度,平面尺寸为40×40mm,在垂直方向上使用的垫块应在垫块中埋入20号铁丝,以便于垫块的固定。
柱钢筋绑扎:柱子纵筋在机械连接接头检验均合格后,方可进行绑扎。
箍筋及拉勾的形状、间距相互间的位置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
柱子钢筋顶部用钢管将位置固定准确,支模前应将钢筋绑扎丝扣用锤敲平,以免绑扎丝接头外露影响观感。
柱箍筋方向要错开设置,箍筋弯钩135°,箍筋与主筋的每个交叉点均要用扎丝绑扎牢固并按设计和抗震要求进行加密。
为了防止柱筋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偏移,在距离浇筑面50cm处用胶合板固定,具体为:胶合板沿主筋位置锯槽,将竖向钢筋卡入槽内,胶合板宽度10cm。
梁钢筋的间距、数量、规格、型号均符合图纸设计要求。
根据图纸要求梁进柱子范围内箍筋不设,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布置在两根架立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绑扎箍筋时,绑扣相互间应成八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