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政治必修二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高考政治必修二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1.下面是某位学生在学习“新航路开辟”时制作的表格,其内容填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方向支持国家航海家主要贡献A 向东葡萄牙迪亚士航行到美洲最南端--好望角B 向西葡萄牙达•伽马从葡萄牙出发,绕非洲海岸到达印度C 向西西班牙哥伦布渡过大西洋,到达美洲D 向东西班牙麦哲伦船队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A. AB. BC. CD. D2.马克思在对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某一历史现象分析时指出:“一方面是工资和地租跌价,另一方面是工业利润增多。

”这一历史现象对西欧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 增强了各地区间的联系B. 使世界市场和贸易扩大C. 加速了欧洲社会的转型D. 使商路及商业中心转移3.“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嘲弄之一是哥伦布至死都确信,他已经抵达亚洲。

”但尽管如此,他的活动()A. 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B. 确立了欧洲对世界的统治C. 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D. 密切了美洲与亚洲的经济联系4.人类曾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后来世界逐步连成一体。

在此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A. 地理知识的积累B. 航海技术的进步C. 勇于探险的航海家的贡献D. 资本主义因素的出现5.当今世界绝大部分发达国家处于大西洋沿岸,大西洋沿岸国家迈向发达国家行列的关键第一步是()A. 代议制的确立B. 海外市场的建立C. 蒸汽机的改良D. 新航路的开辟6.新航路的开辟带来了“地理大发现”,从而引起了“商业革命”。

“商业革命”的表现包括()①美洲的烟草、玉米、可可等商品出现在欧洲市场上②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地区性贸易向世界性贸易扩展③贵金属的大量流入,西欧金银持续贬值,物价直线上升④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7.下表是法国货币图尔里佛中含银量的变化,对该现象的影响分析正确的是()A. 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B. 实现了贸易中心地理转移C. 促进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D. 实现了西欧封建制度解体8.下图反映了16世纪初期到18世纪中期三角航程,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机器工业品大量倾销到美洲B.B. 欧洲资本原始积累进程加速C. 非洲为工业革命提供劳动力C.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9.德国学者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中记载:在1500年到1800年的三百年间.中国成了全世界白银的“秘窖”,欧洲殖民者从拉丁美洲掠夺来的白银,有一半最终都运抵中国。

这主要是A. 中国商业环境相对宽松B. 中国古代手工业高度发达C. 中国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D. 中国新经济因素的资本原始积累10.历史学家罗荣渠指出:“英国发展的领先地位是在17、18两个世纪中逐步形成的。

”促成英国该时期“领先地位”的因素包括()①君主立宪制度形成②确立海上殖民霸权③积极发展垄断组织④率先开始工业革命。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11.法国国王路易十四(1643—1715)任用柯尔柏作为财政总监,先后两次大提关税,几乎排斥了英荷等国毛纺织品的进口,极力招徕外国的能工巧匠来法国定居开业。

其做法()A. 与工业化的潮流背道而驰B. 直接引发了法国与英国之间的战争C. 符合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D. 使法国成为西欧最发达的工业国家12.在殖民争霸过程中,英国打败了下列哪三个国家,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A. 西班牙、法国、葡萄牙B. 西班牙、荷兰、法国C. 西班牙、荷兰、美国D. 荷兰、德国、法国13.在16世纪到19世纪欧洲殖民者进行的罪恶的三角贸易,其影响()A. 导致非洲丧失大量劳动力,但客观上促进了非洲的文明进步B. 不利于美洲资本主义的发展C. 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D. 促进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14.从十五、十六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开始,西方殖民者走遍全球。

凡海水所及之处,几乎均有他们的踪迹,直至19世纪末世界终于被瓜分完毕,其势力蔓延到世界各个角落为止,全球化初具雏形。

在这个过程中,资本主义表现出来的最大特征是()A. 极端的掠夺性B. 无限的扩张性C. 竞争的有序性D. 统治的残暴性15.十七世纪中期,它的造船业占当时世界的首位,商船吨位占欧洲总吨位的四分之三,在全盛时期曾得意洋洋地宣称:挪威是他们的森林;莱因河岸和加龙河岸是他们的葡萄园……材料中说的国家是()A. 西班牙B. 葡萄牙C. 英国D. 荷兰16.英国议会1651年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外国商品输入英国,或英国商品输出到外国,只许用英国船装载或用输入国或输出国的船只装运,否则一律禁止输入英国。

”该条例()A. 促发英西战争B. 导致英法七年战争C. 遭到荷兰反对并引发冲突D. 标志着英国成为海上霸主17.1624年英国制订《垄断法》,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给发明专利予以肯定。

有学者指出,英国若无1624年的《垄断法》,那么“18世纪纺织工业中资本主义发展具有决定性的那些发明就未必有可能出现”。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 专利制度推动了技术创新B. 政府利用法律保护个人的权益C. 垄断法利于资本主义发展D. 垄断法推动垄断资本主义发展18.《共产党宣言》中写道:“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这句话强调了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哪一因素()A. 资本原始积累B. 技术革新C. 市场需求D. 自然资源19.1600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授予东印度公司皇家特许状,给予它在印度贸易的特权,控制英国与印度等殖民地的商贸关系,这一公司在1874年被解散。

导致其被解散的主要原因是()A. 当地人民反抗B. 内阁权力高压C. 工业革命影响D. 自身经营不善20.在英国近现代史上,伦敦曾多次发生烟雾事件,一度被称为“雾都”。

伦敦被称为“雾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时期B.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时期C.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时期D.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时期21.我们习惯上把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 产业结构不同B. 生产方式不同C. 主要动力不同D. 交通工具不同22.蝴蝶效应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

这是一种混沌现象。

即“蝴蝶拍--拍翅膀,地球的另一端就产生一场风暴”。

下表中最符合该现象的是()A. AB. BC. CD. D2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认为:“(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英国还拥有更多,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作者主要探究了工业革命的哪些前提和条件( )A. 原料,资本,劳动力B. 政治制度,劳动力,资本C. 技术条件,劳动力,资本D. 市场,资本,劳动力24.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两家棉纺厂,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

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B. 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C. 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D. 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25.1831年,英国出版的《机器的成绩》一书中写道: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

……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穿袜子。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殖民扩张和掠夺B. 电力的广泛应用C. 工业革命的进行D. 垄断组织的形成26.《费尔兰·布罗代尔的一堂历史课》中写道:“技术是女王,借用这个比喻,我想补充说,若不与女王相匹配,科学还迟迟不肯展露风采。

”二者“相匹配”开始于()A. 工场手工业时期B. 第一次工业革命C. 第二次工业革命D. 第三次科技革命27.1895年美国300家大垄断公司联合组成“全国制造商协会”。

协会设有各种常务委员会,研究对内对外政策,并由顾问委员会同政府联系,这反映了()A. 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B. 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C. 垄断资产阶级干预国家政权D. 美国民主政治不断发展28.下列不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工业部门是()A. 钢铁工业B. 电力工业C. 石油工业D. 汽车工业29.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

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

”以下发明属于后者的是()①蒸汽机车②内燃机。

③发电机④珍妮纺纱机。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②④30.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花独放”的局面,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各先进国家“竞相开放”的局面,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前提是A. 英国经济实力的急剧衰落B. 美、德等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后来居上C. 自然科学研究有重大进展D. 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和日本的普遍确立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0分)31.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经济格局也在发生变化,对人类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14分材料一 1854-1856年英国进出口贸易统计表材料二第一次科技革命,以蒸汽机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引发了一场生产工具和动力机制的革命 (19)世纪70年代前的英国,仅占世界人口2%左右却掌握了世界工业生产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世界贸易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曾慧琴《“世界工厂”的内涵变迁和生命周期论》材料三德国作曲家费利克斯•门德尔松把蒸汽船的噪音变成音乐。

英国作家塞缪尔•斯迈尔斯宣称“我们只是把蒸汽机看作是人类发明的最高贵的机器”。

--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材料四 1835年,法国作家亚历克西•德•托克维尔访问英国城市曼彻斯特时对于工业“殿堂”的气氛深为厌恶,他写道“这些巨大的建筑物,高耸于人们的住所之上,隔绝了空气和阳光;它们像不散的浓雾一样包裹着人们。

城市的这一边住的是奴隶,那一边住的是老爷;那一边属于富裕的少数人,这一边属于贫穷的绝大多数人……男人、女人和儿童都被绑在永不疲倦的机器之上。

”--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19世纪中期,英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居于什么地位?(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原因。

(3)材料三和材料四对工业化的态度有何不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享各自的理由。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4分材料一、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议会颁布的圈地法令与日俱增。

……1660年,一些学者已创立了皇家学会,……伦敦成了欧洲的科技活动中心和近代实验科学的发源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