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酸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酸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酸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控制
酸雨控制的根本途径是减少酸性物质 向大气的排放。 目前的有效手段是: •使用干净能源, •发展水力发电和核电站, •使用固硫的型煤, •使用锅炉固硫、脱硫、除尘新技术, •发展内燃机代用燃料, •安装机动车尾气催化净化器, •培植耐酸雨农作物和树种等。
总结
减少酸雨主要是减少烧煤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汽车排放的氮 氧化物。可以采取的措施有以下方面:一是采用烟气脱硫 装置;二是提高煤炭燃烧的利用率;三是用煤气或天然气 代替烧煤;四是节约用电(因为大部分电厂是燃煤发电); 五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车辆就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排 放);六是购买包装简单的商品(因为生产豪华包装要消 耗较多电能);七是支持废物回收再生(废物再生可以大 量节省电能和少烧煤炭);八是大力开发新能源;九是培 育耐酸雨的农作物新品种。
酸雨与人体健康
人体耐酸能力高于耐碱能力,如经常用弱碱性 洗衣粉洗衣服,不带手套,手就会变得粗糙,皮 革工人,经常接触碱液,也有类似情况;但皮 肤角质层遇酸就好一些。可是,眼角膜和呼吸 道粘膜对酸类却十分敏感,酸雨或酸雾对这些 器官有明显刺激作用,导致红眼病和支气管炎, 咳嗽不止,尚可诱发肺病,这是酸雨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影响。 另一方面,农田土壤酸化,使本来固定在土壤矿化物中的有 害重金属,如汞、镉、铅等,再溶出,继而为粮食,蔬菜吸收 和富集,人类摄取后,中毒,得病。这是酸雨对人体健康的间 接影响。
四、酸雨的控制
酸雨控制是个十分紧迫的事情, 应该在近期得到控 制, 近年得到改善。因此需要两步走: 先从实际情况出 发, 对目前的酸性物质排放加以消减, 以求短期见效果; 同时考虑根本改革, 即能源结构的变更, 从根本上解决 问题, 后者在短时间内难以奏效。 目前着手控制酸雨的措施包括: 限制高硫煤的开采 与使用;重点治理火电厂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化工, 冶 金, 有色金属冶炼和建材等行业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硫污 染。
二、酸雨的形成
酸雨中酸度主要是硫酸和硝酸造成的。 酸雨的形成是一种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屋 里过程,一般认为,酸雨是由于排放的S02 等酸性气体进入大气后,造成局部地区中的 SO2富集,在水凝过程中溶解于水形成亚硫 酸,然后经某些污染物的催化作用及氧化剂 的氧化作用生成硫酸,随雨水降下形成酸雨。
三、酸雨对生态环 境的影响
酸雨与森林
2、酸雨中的马尾松 我国马尾松和华山松对酸雨十分敏感, 重庆南山风景区约三万亩马尾松发育不 良,虫害频繁;80年代约有一万公顷马 尾松枯死,几经防治,毫无效果。 四川万县有华山松97万亩,其中60万亩 受到不同程度伤害;而奉节县有九万亩华山 松,90% 枯死。四川名胜峨眉山,风景旖丽, 全靠山深林秀。但近十年来,冷杉林成片死 亡;七里坡接引殿一带,有4%的树木枯死; 金顶附近600余亩树林,几乎全部死绝,光秃 秃,景观全非。猴子也跑到其它山沟里去了。
酸雨与森林
1、酸雨与森林衰退 比较不同年代树木年轮,可知产生酸雨前 后对林木生长的影响。在我国南方森林地区, 50年前树木生长较为粗壮,近年来状况不佳。 酸雨可造成叶面损伤和坏死,早落叶,林木生 长不良,以致单株死亡。土壤肥力降低,产量 下降,造成大面积森林衰退。 我国重酸雨地区四川盆地受酸雨危害的森 林面积达28万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死亡面积1.5万公顷,占林地面积6%。同样 受酸雨侵袭的贵州省,受危害的森林面积达14 万公顷,为四川盆地的二分之一。
酸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什么是酸雨?
简单地说,酸雨就是酸性的雨。
未被污染的雨雪是中性的,pH值近 于7;当它为大气中二氧化碳饱和时, 略呈酸性,pH值为5.65。被大气中存 在的酸性气体污染,pH值小于5.65的 雨叫酸雨;pH值小于5.65的雪叫酸雪; 在高空或高山(如峨眉山)上弥漫的 雾,pH值小于5.65时叫酸雾。
酸雨与森林
3、酸雨中的竹林 我国南方盛产竹林,个别地区竹林茂 盛,绵延数百公里,成为竹海,雨中 竹叶清翠欲滴,成为盛景。但酸雨使 竹林泛黄,竹叶稀稀落落。 以竹叶为食物的大熊猫会因此忍 肌挨饿。如果不保护好熊猫所赖 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国宝大雄猫 将在我们这一代濒临灭绝。
大熊猫在肌饿中
酸雨与建筑
酸雨能使非金属建筑材料 (混凝土、砂浆和灰砂砖) 表面硬化水泥溶解,出现空 洞和裂缝,导致强度降低, 从而建筑物损坏。 科学家曾收集许多被酸 雨毁害的石灰石和大理石建 筑材料, 分析发现该样品的 碳酸盐的颗粒中总是嵌入硫 酸钙晶体, 硫从哪里来? 认 定与酸雨有关。
酸雨与农业
2、酸化土壤肥力减退、农业减产 酸雨可使土壤微生物种群变化,细菌个体生 长变小,生长繁殖速度降低,影响营养元素 的良性循环,造成农业减产。特别是酸雨可 降低土壤中氨化细菌和固氮细菌的数量,使 土壤微生物的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能力下降, 对农作物大为不利。 科学家试验后估计我国南方七省大豆 因酸雨受灾面积达2380万亩,减产达20万 吨,减产幅度约6%,每年经济损失1400万 元。
酸雨与农业 酸雨与森林 酸雨与建筑 酸雨与人体健康
酸雨与农业
1、土壤酸化 酸雨可导致土壤酸化。我国南方土壤本 来多呈酸性,再经酸雨冲刷,加速了酸化过程 ;我国北方土壤呈碱性,对酸雨有较强缓冲能 力,一时半时酸化不了。土壤中含有大量铝的 氢氧化物,土壤酸化后,可加速土壤中含铝的 原生和次生矿物风化而释放大量铝离子,形成 植物可吸收的形态铝化合物。植物长期和过量 的吸收铝,会中毒,甚至死亡。酸雨尚能加速 土壤矿物质营养元素的流失;改变土壤结构, 导致土壤贫脊化,影响植物正常发育;酸雨还 能诱发植物病虫害,使作物减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