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经济学历年真题答案及解析

西方经济学历年真题答案及解析

2003年一、名词解释(5*4)1、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指经济社会中可供使用的商品和劳务总量。

在生产技术等因素既定条件下,社会的总供给量与一般价格水平呈同方向变动。

总供给函数表示总供给量和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总供给函数的几何表示即总供给曲线。

在坐标系中,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线。

二、简答题(5*8)3、简述IS-LM模型中均衡利率是如何决定的?IS曲线是表示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和利率的不同数量组合的点的轨迹。

LM曲线是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各种收入和利率的不同数量组合的点的轨迹。

IS-LM模型是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当影响IS曲线和LM曲线的因素发生改变时,均衡利率也发生相应的改变。

如图所示:两条曲线相交的E点对应的利息率和国民收入是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市场利息率和国民收入。

当曲线发生移动时,均衡利率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动。

由于IS的变动是由投资和储蓄的变动所引起的,而LM的变动是由货币供给和需求的变动引起的,因此,这些变量的改变都将改变均衡利率的位置,从而引起利率和收入的变化。

解析:需要明确IS-LM曲线的由来,并且熟悉曲线的形状及曲线的含义。

三、计算论述题(2*20)2、已知生产函数为Y=2 5/8L3/8K5/8生产要素L和K的价格分别为3和10。

试求:(1)厂商的生产函数最优组合(2)如果资本的数量K=9时,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3)厂商的长期成本函数解:1),厂商的生产要素最优组合满足:K K L LP MP P MP =(1) 根据题意有:858585832K L dL dY MP L ∙∙==- (2) 838385852-∙∙==K L dk dY MP k (3)根据(2),(3)有:L K MP MP K L 53= 代入(1)式:10353=L K,所以:L=2K ,即厂商按照L :K=2:1的比率来组合劳动和资本。

2),短期成本函数为STC= P L L+P K K ,在这里,P L 、P K 、K 都是常数,关键是找到L 和Y 的关系。

将L=2K 代入生产函数,得Y=2K ,L=Y ;K=9时,STC=90+3Y3),长期成本函数为LTC= P L L+P K K=3L+10K ,又因为L=2K ,代入LTC= P L L+P K K=3L+10K=16K=8Y ,所以:LTC=8Y 即为长期成本函数。

解析:(1)生产要素最优组合满足的条件要清楚,即两要素的边际产量比等于价格比;(2)要知道成本函数应该是反映成本和产量的关系。

(3)要知道短期和长期成本函数的区别,这就要搞清楚经济学中短期和长期的关系。

经济学中的短期指的是至少有一种要素数量是固定不变的,而长期指的是所有的要素数量都是可以改变的。

因此在本题中,虽然得出L=2K ,但是在短期资本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不能把这一公式代入短期成本函数,而可以代入长期成本函数。

2004年一、名词解释1.消费者均衡: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并将保持不变的一种状态。

在既定的收入约束条件下,当消费者每单位货币支出的边际效用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时,消费者处于均衡状态。

解析:消费者均衡要与生产者均衡对应分析,掌握两者均衡的联系和区别,着重要搞清楚消费者均衡和生产者均衡应该满足的条件及怎样应用。

三、论述与计算题2.已知储蓄函数为S=-50+0.2Y ,投资函数为I=150-6r ,货币需求为L=0.2Y-4r ,货币共给M=150.(1)写出IS 和LM 曲线方程(2)求均衡的国名收入(Y )和均衡的利率(r )。

(3)如果自主投资为150增加到200,均衡国民收入会如何变化?你的结果与乘数定理(乘数原理)的结论相同吗?请给出解释解:(1)IS 曲线方程:Y=C+I=50+0.8Y+150-6r ,化简:Y=1000-30rLM 曲线方程: 0.2Y-4r=150,化简:Y=750+20r(2)两式联立:得:r=5,Y=850(3)Y=C+I=50+0.8Y+200-6r ,得出:Y=950.收入增加为:ΔY=100. 而按照乘数原理,乘数为52.01==Ki ,收入增加为:ΔY=Ki ΔI=250,结论不一样,原因是因为挤出效应。

解析:需明确IS 、LM 曲线的由来,并且掌握图形的含义。

2005年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在使用期内各预期收入的现值之和等于该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即:n c n c C r R r R r R R )1()1(12210++⋅⋅⋅⋅⋅⋅++++=式中,R 0是一项资本品的价格;R 1……,Rn 分别为该项资本品在未来使用期内所有的预期收益;rc 为该项资本品的边际效率。

由于资本的边际效率反映了投资者对预期收益的估计,因而资本品的边际效率也被称为预期利润率。

2.替代效应:在保持效用不变的条件下,由一种商品价格变动从而两种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而引起的一种商品对另一种商品的替代被称为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

解析:需要掌握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对消费者选择商品组合产生两方面的影响。

在效用不变的条件下,由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从而两种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而引起的一种商品对另一种商品的替代,称为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在收入不变的条件下,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引起消费者实际收入的变动,所导致的两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变动,称为价格变动的收入效应。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4.为什么说通常可假使IS 曲线向右下倾斜?IS 曲线描述的是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

投资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而投资又取决于利息率。

投资与均衡收入之间呈同方向变动,而投资又与利息率呈反方向变动,因此,均衡收入与利息率之间呈反方向变动,即IS 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解析:此题需要掌握IS 曲线的由来,并且通过图形来解释其中的含义。

5. 如果某完全竞争厂商的成本函数TC=0.02Q 2-12Q+2000,该厂商产品单价为20,试问该厂商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和利润是多少。

解:完全竞争有:P=MCMC=0.04Q-12所以:0.04Q-12=20,Q=800,利润=TR-TC=10800.解析:此题需要掌握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为P=MC 。

2006年一、名词解释1、 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在价格——总需求坐标中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衡量的是在某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经济社会中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可以由IS —LM 模型推导出来。

三、论述及计算1、 单一要素合理投入区如何确定?其间平均产量、边际产量各有什么特点?如果企业生产函数为Y=16L-L 2-25(其中L 为雇佣工人数),求企业劳动投入的合理区域。

解:P182平均产量最大到边际产量为零。

此时,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下降,且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

解:根据题意:(P182)Y=16L-L 2-25可得: MP L =16-2L ,L L AP L 2516--= 令MP L =0,得L=8令AP L 取最大值,有L=5,得出劳动投入的合理区域为(5,8) 解析:如图所示,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在第二阶段,平均产量最大——边际产量为零,即图中(Q 2,Q 3)。

需要明确TP 、AP 、MP 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L L Q MP,AP L 图 劳动投入的合理区间2007 年二、名词解释:(3 分*4 题12 分)引致需求:生产要素市场上厂商对要素的需求,以区别于产品市场上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

在产品市场上,需求来自消费者。

消费者为了直接满足自己的吃、穿、住、行等需要而购买商品。

因此,对产品的需求是所谓“直接”需求。

而在要素市场上,需求来自厂商。

厂商购买生产要素不是为了自己的直接需要,而是为了生产和出售产品以获得收益。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生产要素的需求被认为是“间接”需求。

此外,厂商通过购买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并从中获得收益,部分地要取决于消费者对其所生产的产品的需求。

如果不存在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则厂商就无法从生产和销售产品中获得收益,从而也不会购买生产要素。

因此,厂商对上产要素的需求又称为“派生”需求或“引致”需求。

四、论述题2、假定某经济存在下列关系式,消费函数为C=100+0.72Y ,投资函数为I=200-500R,政府购买为G=200,净出口函数为NX=100-0.12Y-500R,货币需求函数为M/P=0.8Y-2000R,名义货币供给M=800。

求:(1)总需求函数(2)当价格水平P=1 时,均衡产出。

(3)假定通货膨胀预期为0,价格调整函数为Πt=1.2{(Yt-1250)/1250},求潜在的产出水平。

(4)如果P 变为0.5,求均衡收入。

此时价格有向上调整的压力,还是有向下调整的压力。

答:(1)AD=C+I+G+NX=100+0.72Y+200-500R+200+100-0.12Y-500R=600+0.6Y-1000R由货币需函数,M=800 知,R=(0.8Y-800/P)/2000,代入上式得,总需求函数:AD=600+0.2Y+400/P (2)令Y=AD,Y=600+0.2Y+400/P,得Y=750+500/P。

当P=1 时,均衡产出Ye=1250 (3)根据价格预期调整公式Πt =Πt-1+h(Yt-Yf)/Yf,公式中的Yf即潜在产出,Yt 则是t 时期的实际产出,由公式对照可知Yf=1250 (P287)(4)当P=O.5 时,Ye=750+500/P=1750,价格调整函数=0.48>0,市场压力为正,价格有上升的压力。

解析:总需求函数可以根据IS-LM曲线推导出来,而推导的关键在于把一般价格水平P代入到曲线方程,消去r。

也即IS-LM模型中两条曲线反应的是r和Y的关系,而总需求曲线反应的是,关键在于消去r,得到P和Y的关系,即总需求函数。

2008年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1、如果一种商品不仅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方向相反,而且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那么这种商品是:(C)A 、 正常商品B 、低档商品C 、吉芬商品D 、 高档商品解析:需结合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图形解释。

并且要知道这四种商品区别的标志。

一般来说,有如下关系:正常品,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同向;低档品,反向,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吉芬品,反向,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

四、论述与计算题(每题20分,共40分)2、计算:已知生产函数为Y=25/8L 3/8K 5/8生产要素L 和K 的价格分别为3和10. 试求:(1)厂商的生产函数最优组合。

(2)如果资本的数量K=9时,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

(3)厂商的长期成本函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