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声声慢》公开课优秀课件,超详细,从知人论世入手赏析全词

《声声慢》公开课优秀课件,超详细,从知人论世入手赏析全词


• 其实城破后,金兵也只是想要割 地和勒索钱财,他们提出的条件 是,黄金一千万锭,白银两千万 锭,帛一千万匹。
• 可这数量实在太大,直到来年春 天,金银还未凑齐,此时金兵也 担心各路勤王兵马到来,于是将 徽、钦二宗,连带皇后、太子、 嫔妃、公主、驸马等皇亲贵族共 三千余人李清照也真是祖师爷赏饭吃,十 八岁已经在汴京城小有名气。
• 更让人羡慕的还有她的婚姻。
• 李清照十八岁那年和赵明诚结婚, 赵明诚和李清照是山东同乡,父亲 赵挺之是左仆射,后官至宰相,两 家可谓门当户对,比才子佳人更难 得的,是两人有着共同的爱好。
• 婚后的李清照将夫妻感情也写进了她的作品,赵明诚要去太学院 报到,新婚夫妻就要分隔两地,李清照在给赵明诚的手帕上绣上 了她创作的一首词。
• 可命运总是在冥冥之中就已经有了安排。
• 李格非给她取名清照,是寓意“留下清明照千秋”,那时的李清 照还不懂这句话的分量。
二、靖康之难
• 北宋的“新旧党争”,就好像一场巨大的漩 涡,不断将官员卷入其中。先是李格非被贬 官,之后身为宰相的赵挺之又被罢官,赵明 诚也受到牵连,夫妻俩决定离开繁华的汴京, 去往青州老家。
• 公元1099年,有一首新词开始流行 起来,并且深受官家女子的喜爱, 这首词就是《如梦令》:
• 昨夜雨疏风骤, • 浓睡不消残酒。 •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词人名叫李清照,此时年仅十六岁, 正是人生最好的年华。
一、完美的人生
• 在大多数人眼里,李清照的人生似乎完美地“过分”,让人怀疑上天对 她有偏爱。
• 眼下这时局,金兵还在北边虎视眈眈,南边的匪盗又犹如雨后春笋,内 忧外患之际,朝廷大员还有心思为一个妇人求情?宋高宗正想发作的时 候,才看见这妇人的名字:
• 李清照。
• 三年前,丈夫赵明诚在赶赴湖州的路 上重病,李清照坐船日行三百里,见 到的却是丈夫的最后一面。
• 杜甫曾经在长安陷落时说: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1128年春,她和丈夫在江宁会合,当年九月,赵明诚被任命为江宁 知府,但于1129年三月被罢免,原因是赵明诚在一次暴乱前擅自弃 城而逃,夫妻俩只能乘船沿长江上游往江西去。
• 金军退出汴京后,赵构命宗泽为东京留守,宗泽联络各路抗金武 装,顽强抵抗金兵,此时年轻的岳飞也在宗泽帐中。
• 随着各路兵力集结,宗泽共20余次上书高宗赵构,还都汴京,收 复中原。可赵构和主和派早已如惊弓之鸟,说什么都不肯北上。
三、李清照的倔强
• 公元1132年,距离北宋朝廷“衣冠南渡”已过去三年,此时的杭州也改 名临安。
• 临安朝廷已没了汴京的气魄,但朝廷毕竟是朝廷,皇帝也还是要上朝的。
• 吏部侍郎綦崇礼上了道折子,是为一位在牢里的妇人求情,希望能赦免 她状告丈夫的罪。按大宋律法,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不管这个丈夫最终 有没有罪,只要是妻子告丈夫,那都得吃两年牢饭。
•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 回时,月满西楼。
•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 眉头,却上心头。
• 这首《一剪梅》让整个汴京城的人都吃了一大口狗粮,却又感叹 写得实在太好。
• 有颜有才有闲,婚姻美满,家庭和睦,创作自由,假如李清照按 照这个剧本走下去,她可能不过是位普通而幸福的才女。
• 东京城破,金兵即将南下的消息传来,青州已不安全,李清照和赵明 诚也只好南渡。正在此时,赵明诚收到母亲在江宁去世的消息,于是 赵先行去江宁筹办丧事,李清照则在青州整理南下行李。
• 其实他们夫妇哪有什么行李,放不下的是他们十几年的收藏,书籍古 物已经堆满十多个房间,兵荒马乱之际,怎么可能全部带走?
• 最后,李清照装了十五车的收藏,独自南下。
• 公元1084年,李清照出生在章丘明水,李家是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官 至礼部员外郎,又是苏轼的学生,母亲是状元王拱晨的孙女王氏。
• 当时许多官家并不反对女子读书写作,多读书,能知书达理,也是媒人 说媒时的资本,但假如有女性要踏足真正的文学领域,仍会遭受巨大的 非议。
• 李家非常开明,不但给了李清照极大的创作自由,父亲李格非还教导李 清照:“文不可苟作,诚不著,则文不能工。”
• 1128年8月,宗泽病逝,临终前大呼三声:渡河!渡河!渡河!
•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连和敌人亮剑的勇气都失去了。
• 同年,南渡的李清照一路上看到的是,逃难的百姓,不断溃败的 宋军,在他们眼前的是比他们跑得更快的朝廷,身边则是刚刚临 阵脱逃的丈夫。
• 当他们路过乌江,李清照将心中的愤懑一泄而出,写下了《夏日绝句》: • 生当作人杰 • 死亦为鬼雄 • 至今思项羽 • 不肯过江东
• 收藏金石字画,协助整理校勘古籍,虽然辛苦,可李清照觉得,这里才 是她的世外桃源。
• 可一场剧变,打破了所有人的平静。
• 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以七万大军第二次包围东京汴梁,此时 有一位名叫郭京的妖人,自称可用六家之法,能撒豆成兵,只要七千七 百七十七人便可生擒金军主将。
• 而宰相何㮚、次相枢密使孙傅居然对此深信不疑。郭京挑选了一批市井 无赖后,大开城门出击,被金兵杀得大败,郭京趁乱逃走,而汴京再次 陷落。
• 1129年,正当夫妻俩迷茫之际,朝廷突然任命赵明诚为湖州知府,两 人再次分别,赵明诚先去见宋高宗,分别之时,李清照问了一句,假如 遇到危险,这些收藏该怎么办?
• 赵明诚回答:“必不得已,先弃辎重,次弃衣被,次书册卷轴,次古器; 独所谓宗器者,可自抱负与身存亡,勿忘之!”
• 国家都没了,一个弱女子,又该怎么“共存亡”呢?
• 在青州隐居的十年,也许是李清照人生最快 乐的日子。夫妻俩将青州老家的书房命名为 “归来堂”,也就是此时,李清照将“易安 居士”作为自己的号。
• 赵明诚是金石收藏家,所谓金石,就是青铜器、铭刻等古物,这些文物 都极具历史价值,李清照也非常明白丈夫“金石证史”的志向,于是贬 官之后的赵明诚将全部精力投入到《金石录》的编写上。
• 可这一刻,李清照面临的却是,国破、 家亡、夫死,他们没有子嗣,李清照 要独自面对未知的未来,唯一伴随她 的,是赵明诚的十五车收藏和一句 “共存亡”的承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