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声声慢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声声慢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淡酒
消忧解愁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秋思》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急风
渲染愁情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 碧云天,黄叶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 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西厢记》
阅读梁衡《乱世中的美神》 和安意如《风住尘香花已尽》, 写一篇评价李清照的文章。
鸿雁
怀乡之思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西厢记》 人生有得许多愁。惟有黄花如旧。 ——辛弃疾《西江月》
黄花
容颜憔悴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梧桐 细雨
牵愁惹恨 哀伤愁丝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 得”李清照的愁为什么这么深、 这么重、这么浓,你觉得词人 这种愁思的根源是什么?
1、能够入境诵读,把握情感基调。 2、能够涵咏品味,鉴赏艺术特色。 3、能够知人论世,体会千古悲愁。
重点 难点
鉴赏艺术特色 体会千古悲愁
自读全词,试着找出词中最能传递词 人心声的一个字和最能直接体现词人寡居 在家孤身一人的复杂心情的句子。 愁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妙在迭字,一也;妙在有层次, 二也;妙在曲尽思妇之情,三也。由 浅入深,何等层次,几多细腻!此等 心情,惟女儿能有之,此等笔墨,惟 女儿能出之。 ——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
她以布衣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 以女人之身,求品格对等,爱情之尊。不论对 待政事、学业乃是爱情、婚姻,她决不随波, 决不将就,这就不免有了逾越时空的孤单和无 法摆脱的悲痛。她背着沉重的十字架,集国难、 家难、婚难和学业之难于一身,凡封建专制制 度所形成的政治、文化、品德、婚姻、品格方 面的抵触、苦难都折射在她那如黄花般瘦弱的 身子上。一如她的姓名所昭示的,“明月松间 照,清泉石上流”。 ——梁衡《乱世中的美神》
李清照生平大事记 18岁嫁给门当户对的太学士赵明诚为妻。 两人情趣相投,感情深厚,家庭美满幸福。 前期词风天真、活泼,抒写闺愁、闲愁、相 思。 1127年:金灭北宋,夫妇所存的十余屋 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 八月十八日去世。 1132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 9月提出诉讼,与张汝舟离婚。被判刑两年。 1151-1156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 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知道死于何时, 葬于何处。
我从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一句找 到了愁的影子,我仿佛看到了李清照呆呆坐 在窗口,痴痴的望着夕阳,独自一人黯然伤 神,我想到了一个词语孤苦伶仃。
从 句中我找到了“愁” 的 影 子 , 我 仿 佛 看 到 了 清 照 ,联想到 了 。
诗词研究并不是我追求的目标, 而是支持我走过忧患的一种力量。 我们学习古典诗词,最大的好处 就是让我们的心灵不死。 ——叶嘉莹
作为女性,感觉更加细腻敏锐,什么 情景触动了李清照的愁绪?哪一处最惹人 伤心。请同学们前后左右四人为一组,推 荐中心发言人,在词中选取你们喜欢的意 象进行分析,揣摩其情感特征。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曹操《短歌行》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柳永《雨霖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