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的教学设计讲解
首先, 这幅图中出现了哪几种陆地水
水、冰川水、河水、湖 念,了解河流的补给
体?图中河流补给可能涉及哪几种 水体?什么是河流补给?河流的补
泊水、地下水、 生物水。
给形式有哪些?
归纳:河流补给是指河水的来源。河流的
补给形式有大气降水补给、冰雪融水补
给、湖泊水补给、地下水补给。 因此,河流补给可能涉及的水体有:大气
【 学情分析 】 高一学生在学习本课只是之前,已经具有水的三态变化原理的物理学基础,因此,本
节课将以 10 分钟的时间讲解“相互联系的水体”的相关内容。另外,活动题不单独作为 一个内容来详细讲解,而是穿插到“人类可以影响水循环的哪些环节”的探究中去简单讲 解;而水循环的意义则是出示一些简单的材料启发学生得出水循环的意义。
转承: 在学习自然界的水循环之前,我们 先来了解自然界的水体都有哪些, 这些水
体之间又有什么相互联系。
1、 图片展示水圈的水体类型:海洋水、 大气水、陆地水。陆地水又可以分为 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
观看图片
冰川水、生物水等。
2、 在展示的这些水体当中, 出现了水的 回答:
三种形态, 分别是什么?这三种形态 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过程 1、 水循环的概念。
2、 水循环发生的空间领域有哪些?
回答:海洋与陆地之
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锻炼学生实际分析问 题的能力 让学生了解, 陆地上的 水体间是存在相互补 给的关系的, 但是有的 是单向补给, 有的是双 向补给, 为水循环的过 程做铺垫 呼应课堂导入的问题
水循 环的 过程
3、 根据水循环发生的空间领域, 可以把 间、陆地与陆地上空之
水”,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这句话 是否科学呢?前面已经说过, 井水也 回答:不科学 就是浅层地下水。 (在一定的条件下, 井水还是会犯着河水的) 6、 思考:黄河下游河段河水与地下水的 补给关系是怎样的? 补充:黄河下游地区由于泥沙的淤积,所 以下游河段的黄河是一条地上河, 黄河地 回答 上河始终补给地下水。 总结:通过刚才的读图思考,我们知道陆 地的水体之间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 冰川 融水与河流水以及湖泊水的补给关系是 单向补给,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这三 者之间的补给关系是相互补给。
材料一:海洋每年向陆地输送大量的水
一、水循环使地球上的
水循 汽,凝结降落后,再以河川径流的形式返
各种水体处于不断地
环的 回海洋。
更新状态。
意义 材料二:为什么滔滔江水汇入大海,大海
二、水循环维持了全球
的水位不见上升, 而江水也不见流干呢? 水的动态平衡
材料三: 水在相变的过程中伴随着热量的
三、水循环是地球上最
吸收和释放。 黄河每年输入海洋的泥沙达
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
十几亿吨。 长江径流每年源源不断地向海
新 课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导入 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这句话是否正确
呢?黄河之水真的是从天上来的吗?它
奔流到海之后真的就不复回了吗?学习
学生活动
带着疑问进入本节课 的学习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相互 联系 的水
体
相互 联系 的水 体
了本节课的内容之后, 这个问题就能迎刃
而解。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自然界的水 循环”。
5、 点评学生画的图。在这三种循环中,
哪一种循环使得陆地上的水体不断 地得到补充呢?
回答:海陆间循环
归纳:陆地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但是陆
地水量远远比海洋水量少得多, 所以海陆
间循环是最主要的使陆地上的水体不断 地得到补充的循环,因此,海陆间循环是
最重要的一种循环运动。 6、播放水循环 flash 动画图,复述水循环
【 教学方法 】
1.图式教学法:学生绘图、析图。 2.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分组讨论、学生自主观察、学习、探究,并得出观点。
3、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
Flash 动画和幻灯片,弥补学生空间想象力不足
的缺陷。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
教学
教师活动
环节
中国古代伟大的诗人李白在面对滔滔不
绝的黄河之水的时候,发出这样的感慨:
地下径流:打井抽取地下水,使地下径流 的水位下降。
10、扩展: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黄河下 游为什么会断流?黄河是一条地表径流, 人类干预了水循环的哪个环节导致黄河 断流?怎么干预?人类应该怎么科学地 干预水循环的环节,避免黄河断流呢?
回答
水循 环的 过程
归纳:人类干预了地表径流和蒸发。随着 人口的增加,工农业以及生活用水增加, 过渡使用黄河水,减少了地表径流量。再 加上黄河流经黄土高原, 我们在第五章学 习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时候, 已经知道 黄土高原地区的气候是干旱半干旱的气 候,降水偏少。 还有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 影响蒸发,降水更少。因此,黄河下游经 常断流。
水,那么河流水能不能补给湖泊水
呢 ? 它 们 的 补 给 关 系 是 怎 么 样 的 思考并回答
呢?什么时候湖泊水补给河流水, 什 么时候河流水补给湖泊水?
播放河流与湖泊的补给关系 归纳:
flash 动画并
播放 flash 动画,一步
丰水期,河流水位较高,河流补给湖泊;
步引导学生思考, 降低
枯水期,河流水位较低,湖泊补给河流。
的过程, 强调水循环的三种类型并不是独
观看水循环 flash 动画 使学生整体把握水循
自存在的,而是同时进行,相互联系的。
图
环
7、前面我们说 “黄河奔流到海不复回 “是
错误的, 黄河奔流到海是水循环的哪个环
节?黄河流入海洋之后,经过蒸发、水汽 输送、降水,又变成了黄河水。 8、出示简单的习题,判断下列现象各属 于哪一类水循环。 9、转承:在水循环的这些环节当中,哪 一些环节与我们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探究。 分组探究: 第 1 小组: 举例说明人类活动能否影响蒸 发和蒸腾。 第 2 小组: 举例说明人类活动能否影响降 水。 第 3 小组: 举例说明人类活动能否影响下 渗。 第 4 小组: 举例说明人类活动能否影响地 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归纳: 蒸发:围湖造田或修建水库。
水循环分为三种类型: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间、海洋与海洋上空之 间
4、 小组合作自主学习:下面请同学们,
结合水循环的示意图和示意图下面
的文字,自主学习水循环的过程,画 出这三种类型的水循环的简单的示
意图, 也就是把三种水循环的类型从
这幅综合的图中解剖出来, 然后说出
它们的主要环节。由于任务比较艰
巨,所以我们分小组来完成任务: 第一小组:海上内循环(海洋组)
第二小组 ; 海陆间循环(海陆组)
自主学习, 增强学生的
第三小组:陆地内循环(陆地组) 给你们五分钟的时间讨论, 在这五分钟的
讨论、画图
自主学习能力; 合作交 流,增强学生的团队意
时间内, 看看哪一组能最快速的推出代表
识。
到黑板上画出简单的示意图。
回答:地表径流 做题、回答
分组讨论,回答
蒸腾:破坏植被或植树造林。
降水:人工降雨和人工消雨
水循 环的 过程
下渗:土质比较疏松,土壤的透水性能就 比较强,就会增加地表水的下渗量。普定 县每次长时间下大雨的时候是不是都成 了一座“水城”?为什么呢?因为城市的 水泥地面太多了,水很难下渗,加上城市 的排水系统规划得不好的话, 成为“水城” 是在所难免的了。通常有植被的地区,由 于植被及地面上枯枝落叶具有滞水作用, 增加了下渗时间,从而增大了下渗量;另
气态、液态和固态
3、 因此我们得出水圈的概念: 水在地理
环境中以固态、 液态和气态三种形式
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共同构成 了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我们把
这一圈层称为水圈。 (复述一遍水圈 的构成)
4、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水圈的构成”示
回答:
意图,想一想:
( 1)、水圈的主体是海
( 1 )、水圈的主体是什么?
难度。为学生思考“河
3、根据河流与湖泊的补给原理,河流与 地下水的补给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 系”做铺垫。
陆地 水体 的补 给关 系
播放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 flash 动画 学生快速得出答案 并归纳: 丰水期,河流补给地下水; 枯水期,地下水补给河流。 5、 有句俗话是这么说的: “井水不犯河
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 流,增加黄河水量;植树造林,增加蒸发 量,减少用水量,比如控制人口增长,改 进落后的农业灌溉技术,节约用水。
转承:好,我们学习水循环有什么用呢?
最后我们一起来了解水循环的意义。
阅读以下四则材料,归纳水循环的意义。
从 56 页那两段文字中找出相应的句子来
归纳。
回答:
2016—— 2017 年第一学期高一地理
示 范
课
教
案
授课教师 : 皮小霞 授课班级 :高一( 21)班
授课时间 :2016-9-21
3.1《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 教材分析 】 本节是 《地球上的水》 的第一节, 是开篇内容, 主要讲述了 “相互联系的水体” 、“水
循环的过程和意义”两个知识点。第一个知识点浅显易懂,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是为 第二个知识点学习作铺垫;第二个知识点是本节课重点内容,通过图文和活动设置介绍了 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发生的环节、水循环的类型和意义。
呼应课堂导入的诗句
通过探究, 使学生深刻 掌握人类怎么影响水 循环的环节, 环环相扣 地引导学生黄河断流 的自然因素与人为因 素。解决了“活动”中 的问题。
外,植物根系改良土壤的作用使土壤孔隙 状况明显改善, 从而增加了下渗速度和下 渗量。
地表径流:修建人工河、跨流域调水、南 水北调工程(解决北方水资源紧缺的问 题),使水的分布和水流方向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