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5 城市化(共22题,每题2分,共44分)[夯基础—确保大本营](2019·百校联盟TOP20联考)下图为我国某省级行政区2010~2014年人口数量及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考向城市化进程]该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A.河北省 B.福建省 C.贵州省 D.北京市答案 C解析读图可知,该省级行政区城镇人口数量少于乡村人口数量;2014年人口总数约为3 300万,城市化水平约为40%,结合人口自然增长率状况可知,该省级行政区最有可能是贵州省。
2.[考向城市化进程]该省级行政区( )A.城市和乡村人口数显著减少B.乡村迁出的人口显著减少C.小城市发展快于大、中城市D.处于城市化中期加速阶段答案 D解析读图可知,该省级行政区乡村人口呈减少趋势,城市人口呈上升趋势,人口总数变化不大;根据此阶段城市人口比重变化可知,该省级行政区处于城市化中期加速阶段。
(2019·安徽合肥调研性检测)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城市“停车难”问题日益凸显。
据此完成3~4题。
3.[考向城市化带来的问题]白天,下列城市功能区停车最困难的是( )A.低级住宅区 B.高级住宅区C.远郊工业区 D.中心商务区答案 D解析白天,中心商务区人流、车流量大,是人、车出行最集中的地区,也是停车最难的地区;低级住宅区汽车少,停车问题少;高级住宅区多建有私家停车位,停车问题少;远郊工业区远离城市区,车流量少,停车问题少。
4.[考向解决城市化问题的措施]缓解“停车难”问题,下列做法可行的有( )①加强对城市公共车位的管理②住宅区建设立体车库③鼓励居民乘坐公共交通出行④将绿地改建为停车位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 A解析缓解“停车难”问题首先要加强对城市公共车位的管理,做到有序停车,①正确;住宅区建设立体车库,利于节省空间,改善“停车难”问题,②正确;鼓励居民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可减少道路拥堵,也利于缓解“停车难”问题,③正确;将绿地改建为停车位,不利于城市环境保护,④不可取。
(2019·全国高三月考)下表示意江苏省南京市1980~2012年的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情况(%)(注:表中3.2表示1980~2012年有3.2%林地转变为耕地),读表完成5~7题。
5.[考向城市化的表现]1980~2012年南京市下列土地利用类型比重明显减少的有( )①耕地②林地③绿地④水面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A解析读表可知,1980年耕地所占比重为67.3%,林地为20.1%;2012年耕地所占比重为47.6%,林地为15.3%,耕地所占比重下降19.7%,林地所占比重下降4.8%;而其他土地利用类型所占比重均增加。
故选A项。
6.[考向城市化的表现]1980~2012年南京市绿地主要转化来源为( )A.水面 B.建设用地 C.林地 D.耕地答案 D解析读表可知,2012年绿地比重为7.1%,其中有5.6%由耕地转化而来,所以南京市绿地主要转化来源是耕地,D项正确。
7.[考向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980~2012年南京市建设用地占比的变化,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①气温升高②降水减少③下渗减少④径流减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B解析1980~2012年南京市建设用地占比由6.0%提高到21.1%,建设用地增加,导致城市“热岛效应”加剧,气温升高;建设用地增加,造成地面硬化面积增大,导致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减少,①③正确,故选B项。
[强素养—争夺分水岭](2020·天一大联考顶尖计划第一次考试)城市热岛强度是指市区温度与城市周边区域温度的差值,用来表明城市热岛效应的强度。
进入21世纪后,京津冀城市群进入空前快速发展阶段,部分大城市城市用地迅速扩张。
下表为2005~2015年京津冀城市群部分城市热岛强度变化统计表。
据此完成8~10题。
8.[考向解决城市化问题的途径]2005~2015年,京津冀城市群热岛强度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工业化速度加快B.城市能源消费增加C.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增强D.城市人口数量快速增长答案 C解析读表可知,与2005~2010年相比,2010~2015年京津冀城市群部分城市热岛强度数值多数减小,且负值较多,说明其热岛强度降低,这可能是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增强所致;工业化速度加快、城市能源消费增加、城市人口数量快速增长均会导致城市热岛强度升高。
9.[考向城市化发展阶段]2005~2015年,部分城市热岛强度持续降低,可能是因其处于( )A.城市化初期阶段B.郊区城市化阶段C.逆城市化阶段D.再城市化阶段答案 B解析由表可知,2005~2015年,部分城市热岛强度持续降低,表明市区温度与周边区域温度的差值缩小,这可能是因为其处于郊区城市化阶段,工业和人口向郊区迁移,使城市用地面积迅速扩张,郊区温度上升,导致城、郊温差缩小;城市化初期阶段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市中心聚集,城市热岛强度增大;逆城市化阶段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迁移,目前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再城市化是指经过逆城市化阶段后,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因发生逆城市化而衰败的城市中心区再度城市化的过程,目前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
10.[考向解决城市化问题的途径]为减轻热岛效应,京津冀城市群的城市主干道应设置为( )A.东—西走向B.南—北走向C.东北—西南走向D.东南—西北走向答案 D解析为减轻城市热岛效应,需使城市盛行风能够穿越城市街道,进而借助风力扩散城市内部的热量。
京津冀城市群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故城市主干道应设置为东南—西北走向,以便缓解热岛效应。
(2020·河南八市重点中学领军考试)下凹式绿地是一种高程低于周围路面和建筑的公共绿地,也称低势绿地。
与“花坛”相反,其理念是利用开放空间承接和贮存雨水,达到减少径流外排的作用,与植被浅沟的“线状”相比其“面”能够承接更多的雨水。
从2012年底开始,北京市规定新建住宅小区绿地中,至少要有50%比道路低5厘米的下凹式绿地。
据此完成11~13题。
11.[考向改善城市环境]北京城市用地紧张,要增加下凹式绿地面积,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将公园改为下凹式绿地B.减少商业和住宅用地C.将城市向周边郊区扩展D.将污染较重的工业迁出答案 D解析将城市公园用地改为下凹式绿地、减少商业和住宅用地、将城市向周边郊区扩展都是不可取的,排除A、B、C三项;将城市污染严重的工业迁出,可以腾出大量土地,用作城市绿地建设,同时可以减少城市污染,D项符合题意。
12.[考向改善城市环境]北京新建住宅小区增加下凹式绿地可( )A.节约城市建筑用地 B.减轻城市内涝灾害C.改善城市交通条件 D.改变土地利用性质答案 B解析下凹式绿地低于路面、居住区建筑地面,可以增加地表水的存储和下渗,具有补充地下水、调节径流和滞洪的作用,可减轻城市内涝,B项正确;城市下凹式绿地不会节约城市用地,对改善城市交通条件的意义不大,改变土地利用性质不是目的,排除A、C、D三项。
13.[考向改善城市环境]城市下凹式绿地增加,对城市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是( )A.延缓全球气候变暖B.增加区域生物新物种C.减少地面下沉D.减少城市雾霾天气答案 C解析城市下凹式绿地可以增加地表水的下渗,补充地下水,从而减少城市因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的地面沉降;城市下凹式绿地可以调节区域气候,但不可能阻止全球气候变暖,也不会增加区域的生物物种;城市下凹式绿地对减轻雾霾天气作用不大。
(2019·浙江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人口半城镇化率M=(城镇常住人口-城镇户籍人口)/城乡总人口×100%,能反映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过程中的不完整程度,主要表现为没有城镇户籍,在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诸多方面未享有城镇户籍人口同等待遇。
下图表示某年我国半城镇化率(M)的省际差异。
据此完成14~15题。
14.[考向城市化进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高的省市城市化进程最快B.M高的省市就业机会较多C.M低的省市城市病最突出D.M低的省市经济发展速度慢答案 B解析从材料可知,半城镇化的表现是农民已经离开乡村到城市就业与生活,但他们在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不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城乡差异。
M高,说明经济发展水平高,城镇化水平高,但城镇化速度较慢;M低,说明经济发展水平低,城镇化水平低,不能说明经济发展速度慢,城市病较少。
15.[考向解决城市化问题的措施]以下有助于解决半城镇化问题的措施是( ) A.降低城市化速度B.加速郊区城市化进程C.在农村宅基地上建商品房D.重视以人为本的城市化进程答案 D解析降低城市化速度会加剧半城市化;城市化问题不能靠加速郊区城市化进程解决;在农村宅基地上建商品房既不现实也不能解决城市化问题;重视以人为本的城市化进程既有利于经济发展,也有利于城市健康发展,有助于解决半城镇化问题。
(2019·山东省寿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通州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将打造一片9.8平方千米的城市绿心。
绿心不只是单纯的绿地,也是通州的市民活动中心。
通州将建设成为宜居宜业的城市社区。
下图示意通州地理位置。
据此回答16~18题。
16.[考向城市化的问题]北京规划城市副中心的主要原因是( )A.提高城市化水平 B.扩大城市规模C.缓解大城市问题 D.美化城市环境答案 C解析北京规划城市副中心的目的是分散城市职能、缓解城市化问题、控制城市规模,C 项正确。
17.[考向城市土地利用]城市绿心除绿地外,还可以规划( )A.图书馆B.大型医院C.商贸中心D.大学城答案 A解析结合材料可知通州区城市绿心不只是单纯的绿地,也是通州的市民活动中心。
结合选项,图书馆符合其建设目的,A项正确。
18.[考向城市功能分区]城市绿心西北侧的运河核心区是副中心的发展引擎区,适宜布局( )A.住宅区 B.工业区C.商业区 D.行政区答案 C解析虽然该地要打造为宜居的城市社区,但住宅区的布局对经济发展推动有限,A项错误;工业区将加重该地环境污染,不适宜其规划建设的目的,排除B项;图中已有行政区布局,排除D项;而商业区可以集聚人气,繁荣经济,对地区发展起到较大的带动作用,C项正确。
(2019·北京高考模拟)“城市绿心”指在城市中央或多个城市组团围合起来的绿色空间,通常兼顾有多种自然或人工绿地、水域、湿地等类型。
从2013年至今,长江中游三大城市群一直致力打造“中国绿心”(下图)。
据此完成19~20题。
19.[考向城市土地利用]打造“中国绿心”的优势条件是( )A.湘、鄂、皖之间,居全国中心位置B.位于阶梯交界处,山林茂密C.“一江、两湖”流域,水循环活跃D.城市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答案 C解析根据图示,“中国绿心”位于湘、鄂、赣之间,A项错误;“中国绿心”位于第三阶梯,并没有处于阶梯交界处,B项错误;“中国绿心”主体由长江、洞庭湖、鄱阳湖组成,形成“一江、两湖”流域,水循环活跃,C项正确;“中国绿心”所在区域的农村人口较多,城市化水平不高,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