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评估学9基本方法
经济寿命:它是指资产从投入使用到再使用经济不合算而停止使 用的时间过程。经济不合算是指维持资产运营所需要的投入与其 产出相比而言。它与物理寿命、科技进步、市场环境、国家政策 有直接关系。
又一个计算资产贬值的指标:资产成新率
资产成新率是表示资产新旧程度的指标。也可以理解为 资产现实状态与全新状态的比率。它从另一个角度表示资 产贬值程度。
资产成新率=资产尚可使用时间÷ (资产已使用时间+资 产尚可使用时间) 资产成新率与资产的有形损耗
率的关系: 资产成新率+有形损耗率 =1 资产成新率=1-有形损耗率 有形损耗率=1-资产成新率
第三个要素:资产的功能性贬值
资产的功能性贬值是指由于科学技术进步而引起新制造的资产 功能比原来制造的同类资产功能先进,所形成的原来资产贬值。
同学们学过“无形损耗”,这也 是无形损耗的一种。但你必须区别 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新制造的资 产所含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而 使同类资产价值降低那种无形损耗。
这是由于科技进步,新制造的 资产比原有同类资产运营成本低, 原有资产产生超额运营成本而引起 的贬值。
具体计算方法,后面讲述。
成本法的第四个要素:经济性贬值
资产实体损耗与资产的三种寿命
一般我们都说实体损耗,与其相关的还有一个概念叫“寿命”, 但资产的寿命有三种: 物理寿命:它是指资产从购建完毕交付使用到不能使用为止的 时间过程。物理寿命取决于资产自身质量,以及使用、维修情况。
技术寿命:它是指资产从投入使用到技术陈旧过时为止的时间过 程。它主要取决于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和资产更新换代时间。
资产的经济型贬值,是指由 于外部环境和经济条件发生重大 变化,从而导致资产利用率降 低,或者闲置,资产的收益明显 下降。自然,资产价值产生损 失。
第二个问题:成本法的应用前提条件
成本法并不是万能的,到处均可应用。它的运用需要 一定的前提条件,如下:
其一,资产处于继续使用状态,或者假定其处于继 续使用状态。因为重置成本是现实市场条件下资产的再取 得成本,只有资产继续使用才能为潜在投资者接受。
结论: 从比较复原重置成本与更新重置成本 中,我们可见,复原重置成本大于更新 重置成本。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因为二者的差异就在于更新重置成本可 以使用新材料、新工艺,也就是采用了新 科学技术。这就是复原重置成本的功能性 贬值,也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功能性贬值=复原重置成本
- 更新重置成本
成本法的第二个要素:实体贬值
资产的实体贬值又称为资产的实体损耗,经济学上又称为 有形损耗。它是资产在使用或存放过程中,由于使用和大自然 作用而产生的物理性损耗。用货币来表示就是下:
资产实体贬值率=资产实 体贬值÷资产重置成本
×100% 该指标表示资产实体贬值占 资产重置成本的百分数。
成本法的基本思路 就是在评估基准日的市场 条件下,再重新建造或购买被 评估的资产需要支付的成本价。 因为任何投资者购买资产,情 愿支付的投资额,都不会大于 这个重置成本。但所评估资产 并非全新状态,所以要减去各 种贬值。其公式如下:
成本法的数学表达公式:
被评估资产价值=完全重置成本-实体 性贬值-功能性贬值-经济性贬值
3.评估是价值的专业判断,并不是精确 计算,所以评估方法强调的是思路,思路 必须清晰、合理,使人信服。
4.评估的方法很多,这里讲的都是基本 方法。
5.资产评估使用的方法,必须法定或者 公允。
第一节:成本法
成本法又称为重置成本法,它是指按基准时点的市场条件下 的全新状态被评估资产完全重置成本(简称重置全价),减去业 已存在的各种贬值,从而确定评估资产价值的一类方法总称。
第10章: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
方法是实现目的的手段,是 资产评估科学性的保证。
方法又是连接理论与实务的 桥梁。所以,它既可以列入理 论,又可以列入实务。
近几年的科学研究,都把方 法问题列入理论研究,方法就 成为资产评估理论的内容。
第10章 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
研究资产评估的方法,有这样几个问题必须理解: 1.方法只是实现目的的手段。方法本身没有优劣之 分,只要能达到目的,完成任务的方法都是好方法; 但方法不是万能的,它要在一定条件下才能使用,不具 备条件时硬性使用,会得出错误评估结果。 2.方法之间比较,各有优缺点,运用时必须充分考 虑各种方法的特点,因时因地因条件而选用方法。
第二种:更新重置成本 是指可以使用新的代替材料,
可以采用新工艺,但不能改变原资产功能。也是以评估 基准日的市场条件为基准,购建与被评估资产完全相同
的资产
复原重置成本与更新重置成本的异同
相同之处:两者都是一次性再购建同一资产的成本; 都是用现实市场价格计价;都具有同原资产一样的 功能和生产能力。
不同之处:复原成本是必须与原资产一模一样;而 更新重置成本虽然与原资产的功能、生产能力相同, 但重置时可以采用新材料、新工艺。这样,二者都 以市场现价计价,自然,更新重置成本低些。
其二,应当具备可利用的历史资料。成本法的应用是 建立在历史资料的基础上,许多信息、数据指标需要通过 历史资料获取。同时,现实资产与历史资产具有相同性或 可比性。
1.重置成本。又称为完全重置成本。就是指在评估的基准时点的 市场条件下,再重新建造或购置与被评估资产完全相同的资产的再 取得成本。它又分为复原重置成本与更新重置成本两种
第一种: 复原重置成本 指必须使用与原资产相同的材料、 建造标准、设计功能和技术条件, 也就是说,与原资产一模一样,以 评估基准日的市场价格预算所需要 支付的货币额。特点是资产的功能、 形状不变,按现价格、现行费用率 计价,是资产复员。它脱离了现实 技术条件,是一种假定。
这个基本公式是成本法的综合、概括、观 念总结。它可以表现若干种具体方法,但万变不 离其宗,都是它的变形。请牢记。
该公式由四个要素组成,我们下面的讲述, 均是按照这些要素进行。所以,学习时要抓住 要点。
这四个要点:即:完全重置成本、实体性贬 值、功能性贬值、经济性贬值。
第一个大问题:成本法的四个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