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IVll I 憎 -■ 圄固翻
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商业区景观分析
一文/徐刚
>摘要:
观音桥景观整体特点是:空间多变,尺度宜人,绿化率高,植被种类丰富,公共活动空间较大,色彩鲜明,整体}生强,
配以景观小品,使得购物环境十分舒适。
I=二I|观发展到今天它所囊括范围越来越广,它所需要的设计 ; 支持内容也涉及到了科学的各个领域。景观的生态学概
1’I念是:自然过程和人之过程相互作用的产物,它实际上
已经成为了一个载体。
重庆作为西南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城市,其商业观念十分发
达,而在直辖以后更是依靠各区的不同背景建立了不同的商业中
心。解放碑是形成较早的一个,它的形成原因归结为历史。但是
由于规划性不足,今天已经没有发展空间,休息日不是在购物,
而是在“游行”,人满为患。沙坪坝区是依靠该区高校较多,这
些高校教育人群构成了消费的主要对象,由于单体消费能力较低,
不太容易形成大商业氛围。较为成功的是观音桥商业区,本文将
以此为对象,进行景观分析。
由于上世纪嘉陵江大桥的建成,观音桥发展成为江北区区内
商业、贸易中心。观音桥总体规划建设时间较晚,因而理念较先
进一些。其景观整体特点是:空间多变,尺度宜人,绿化率高,
植被种类丰富,公共活动空间较大,色彩鲜明,整体性强,购物 环境十分舒适。
一、分析要点
(一)空间
1.空间尺度
就整个商业区而言,主要高层建筑都分布在中心景观的四周, 形成环抱之势,有利于形成完整的景观形象,但是身处其中并没
有压抑的感觉,这是由于中心景观的面积足够大,给了人们缓冲
的距离。
在设计上,为了消除人们的疲劳感,采用了环形,折线形,
十字形相结合的流线形式,并且在不同路段加以不同的景观,颇
有人移景异的感觉,使得视觉上总有新鲜感。
2.空间层次
商业区关系明确,步行街主要是购物功能;观音桥广场主要
是疏散集体演出和展览功能;嘉陵公园主要是缓冲疲劳的休憩场
所。
在步行街距离两旁商户四分之一街道处主要是种植低茎阔
灌的树木,既不影响两旁视觉,同时在树下设置足够的座椅,又
倍显亲切实用。观音桥广场采用圆形,形成汇聚感。嘉陵公园绿
化率高,高茎阔罐植被较多,植被和水系交错,是对购物活动的 最好消解场所,也是观赏游览的重要去处。
3.立体感
这里体现的是一种立体市民生活场景,观音桥商业区日均客 流量为2O一30万人次,节假日及黄金周达到5O一80万人次,白天
晚上都川流不息,这也符合重庆市民的生活习惯。地上地下都有
内容,互为补充,地下主要为餐饮和服务空间,地上为购物和活 动空间。
嘉陵公园处,临近高层建筑处种植高大树木,尽量遮挡建筑,
中心间或种植大树,之间都是低矮树木和灌木,使得绿化有两边
到中间形成统一体。植被和水的搭配也十分合理,动静适宜、相
互间隔。绿化由河边到绿地再到街道,最后到步行街,配置有序,
空间上与建筑相协调。
(二)景观材质和颜色
26 l City・城市 观音桥商业区建筑主要以高层为主,建筑也多为现代建筑,
设计上较为前卫,主要以玻璃幕为主,形态各异,各有特色。
其中同居远景为不规则弧体建筑,深蓝色玻璃幕墙,主要是写
字间;嘉年华大厦主要以销售商品为主,建筑形式上比较活泼, 半弧形收顶,建筑也在内部配有红黄色帷幕,建筑清爽干净。
周边大厦底层商铺广告牌内容较简洁,数量控制较好,颜色也
多以白、红为主,因此整条步行街的整体性较强。步行街是由
大块石材铺地,米黄色,温暖可亲,与尽头的观音桥雕塑的花
岗岩颜色相呼应。
嘉陵公园材质较复杂,通往金源大酒店的车行道,多为硬质
铺地,颜色较浅;通往广场的主要人行道,为长条方石,同为米
黄色,加有深红色分割;同时还有林问小路,变化较多,多由石
子铺成,小桥和过道则由木质铺地。
(三)景观小品
观音桥商业区的小品主要有凳子、灯、喷泉、浮雕、垃圾箱、
风景石、浮雕、花钵、景墙、花架等等。这里的凳子概念较为宽
泛,可以是凳子实体,可以是护路石,可以是花坛、树基、广场
台阶,只要你认为可以坐的地方都可以称得上是凳子,而且都是
经常打扫,保持干净。
雕塑主要以广场北端筑起一座仿古建筑“观音桥”最为突出,
气势磅礴,庄重典雅,已成为观音桥商贸中心的标志。景墙主要
应用于小路或是水系的末端,有一定的心理暗示作用,同时形成
首尾呼应。立于小广场的几根汉白玉的盘龙柱,雕刻精美,颜色 鲜亮,行成了对广场的有效围合,成为附近居民小型集体活动场
所。可见适宜的小品设置成为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得景
观更为完美,更适宜人群活动。 .
二、结语
景观与建筑,城市规划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它的的发展方向,
应用范围和设计手法也越来越越多,景观对于现代生活的作用也 越来越重要。
商业文化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而人们的生活水平和
文化欣赏水平也在提高,景观在商业区的作用也就越来越重要。
它美化了商业区的购物环境,缓和了建筑之间,建筑与街道之间
的关系。它在铺装材质,绿化,灯光,小品,颜色,视觉尺度,
空间上的设计,是对建筑及规划最有力的整合,使得商业区更适
宜购物,休闲,娱乐,餐饮。
【参考文献】
【1】娄永琪,【瑞士jPius Leuba.朱小村环境设计【M1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2】宋立民 谢明洋,王锋视觉尺度景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f3】张斌,杨北帆.城市设计与环境艺术f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1 77 【4I【美】西蒙兹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第三版)【M1俞孔坚译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者单位:四川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