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一次同余式的解法探讨_刘耀斌
一次同余式的解法探讨_刘耀斌
; 收稿日期 : 修改日期 : 2 0 1 0 0 4 0 5 2 0 1 2 0 6 0 4 - - - - , 作者简介 : 刘耀斌 ( 男, 山东德州人 , 硕士 , 讲师 , 主要从事代 1 9 6 8-) : 数学方面的研究 . E m a i l l b c h 8 9 8 5@s o h u. c o m y g
利用定理 2 求解同余式的关键在于要求出整数 使得 a| ( 也就是要求使 m y, y +b), m m o d a) y +b ≡ 0 ( 成立的整数 y, 即求解关于 y 的同余式 , ( ) m m o d a) 4 y ≡-b ( ( ) 从而 把 求 解 同 余 式 2 的 问 题 转 化 为 求 解 同 余 式 ( )的问题 . 对于 m 大于a 的情形 , 这个转化是有重 4 要 意义的 . 通过求 m 和 - b分别模a 的最小非负剩余 )变为 将同余式 ( m1 和r, 4 , m1 m o d a) y ≡r ( 此时的系数 m1 <a. 若模a 还是比较大时 , 再重复上 述这个过程 , 直至变为系数和模都比较小为止 . 例 2 求解同余式 ) 3 2 5 x ≡2 0( m o d 1 6 1 . )= 1, 解 因为 ( 故所给同余式有解 . 3 2 5, 1 6 1 又因 ) , 3 2 5≡3( m o d 1 6 1 故所给同余式等价于 ) 3 x ≡2 0( m o d 1 6 1 . 注意模 1 故先解同余式 6 1 较大 , ) , 1 6 1 0( m o d 3 y ≡-2 也即 ) , 2 m o d 3 y ≡1 ( 其解为
为简单的求出一次同余的解 . 关键词 一次同余式 ; 充分必要条件 ; 模 中图分类号 O 1 5 6. 1 文献标识码 A ( ) 文章编号 1 0 0 8 1 3 9 9 2 0 1 2 0 4 0 0 7 9 0 3 - - -
在同余 式 方 程 中 , 一次同余式是最基本最简单 的一种 , 高次同余式 的 求 解 最 终 也 是 归 结 为 一 次 同 因此研 究 一 次 同 余 式 的 求 解 具 有 重 要 余式的求解 , 的意义 .
x≡
4 2+3×3 3 7 ) 1( m o d 3 3 7 . ≡8 1 3
4 结语
根据所 给 一 次 同 余 式 的 模 的 大 小 的 不 同 , 可以 选择不同的求解方法 , 使求解过程尽量简单化 , 从而 容易求出一次同余式的解 .
参考文献 [ ]李复中 . 初等数论选讲[ 长 春: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 1 M] . 社, 1 9 9 1: 9 3 9 8. - [ ]闵嗣鹤 , 严士 健. 初等数论[ 北 京: 高等教育出 2 M] . 3 版. 版社 , 2 0 0 3: 7 4 7 5. -
a s+ m t = 1, )= 1, 此时必有 ( 于是得到 m, s a s ≡1 ( m o d m) .
)= 1, 因为 ( 所以以下三式 m, s , a x ≡b ( m o d m) , a s x ≡b s( m o d m) x ≡b s( m o d m) )的解为 彼此等价 , 因此同余式 ( 2
a x ≡b c( m o d m) . 1 反复这样做 , 总可以经有限步骤后 , 将 x 的系数变为
从而求得原同余式的解 . 1, 例 1 求解一次同余式 ) 8 x ≡9 ( m o d 1 1 .
8 0
高 等 数 学 研 究
2 0 1 2年7月
)= 1, 解 因为( 所以同余式有唯一解 8, 1 1 ( ) 对模 1 依次对同余式进行等价变形 , 得 1 来说 . ) , 1 6 x ≡1 8( m o d 1 1 ) , 5 x ≡7 ( m o d 1 1 ) , 1 0 x ≡1 4( m o d 1 1 ) , m o d 1 1 -x ≡ 3 ( ) , x ≡-3 ( m o d 1 1 所以同余式 的解为 ) x ≡8 ( m o d 1 1 . 上述过程实 际 是 用 与 模 m 互 质 的 整 数 乘 同 余 再取它们关于模 m 的绝对最小剩余 , 直至 x 式两端 , 的系数变为 1 为止 . 方法 2 将大系数变为小系数 , 大模变为小模 . 定理 2 设 ( 如 果 存 在 y ∈ 瓕, 使 a, m)= 1, ,则 得 a| ( m y +b)
()
1 φm - ( , x ≡b a m o d m) )的解为 彼些等价 , 即同余式 ( 2 1 φm - ( x ≡b a m o d m) . , 不管是利用最大公因数 还是利用欧拉定理 , 这 ()
)的一次同余式进行讨论 . 以下仅就形如 ( 2 ]给出了利用二元一 次 不 定 方 程 求 解 一 次 文[ 2 )的方法 , 同余式 ( 虽然具有普 遍 性 , 但在具体求解 1 时比较麻烦 . 下面利 用 同 余 的 基 本 理 论 给 出 几 个 比 较实用的求解方法 .
)= 1, 且( 故所给同余式等价于 8 1, 3 3 7 ) , 8 1 x ≡-1 7 9×1 ≡-1 7 9( m o d 3 3 7 )= 1, 又因为 3 且( 故上式 3 7=8 1×4+1 3, 1 3, 3 3 7 等价于 ) ) 1 3 x ≡- ( 7 9 2( m o d 3 3 7 . -1 ×4 ≡ 4 再利用定理 1, 先求解 ) , 3 3 7 2( m o d 1 3 y ≡-4 也即 ) , 1 2 0( m o d 1 3 y ≡1 由定理 1, 得到 ) 0×1 ≡ 3 ( m o d 1 3 . y ≡-1 于是由定理 2 的结论可得所给同余式有解
m a x b[ ]( m o d m) . 1 0 ≡- a
因为
m m = a[ ] +a 1, a
也即
m] [ , a 1 = m -a a
从而有
m ) m ( , m -a[ ] x b[ ]( m o d m) 0 ≡- a a
所以
m m x b[ ]( m o d m) . -a[ ] 0 ≡- a a
) m o d 3 . y ≡2 ( ( ) 取 y =2 , 可知 3 因此所给同余式 6 1×2+2 0, |1 的解为 1 6 1×2+2 0 ) 1 4( m o d 1 6 1 . ≡1 3 定 理3 设a>0, 且( a, m) a =1, 1 是 m 关于模
x≡
且( 则同余式 a 的最小非负剩余 , a m)= 1, 1,
( ) 3
a x0 ≡b ( m o d m) . , 因为 a 是 关于模 的最小非负剩余 即 m a 1 m m = a[ ] +a 1, a ( ) , a m)= 1 ( 0 <a 1, 1 <a
所以
m b , a x ≡ a× y + ≡ m m o d m) y +b ≡b ( a 故定理成立 .
[ 1] 定义 1 形如
x ≡b s( m o d m) .
2 利用欧拉定理求解
[ 1] ( 定理 1 E u l e r定理 ) 设 m 是大于 1 的整数 ,
( 则 a, m)= 1, ( ) 1
φm , a m o d m) ≡1 ( 其中 φ( m)是正整数 m 的欧拉函数值 . 因为 ( 由最大公因数的性质可知 a, m)= 1, m) φ( ( , a m)= 1,
第1 5 卷第 4 期 2 0 1 2年7月
高 等 数 学 研 究 S TUD I E S I N C O L L E G E MA THEMA T I C S
V o l . 1 5, N o . 4 , J u l . 2 0 1 2
一次同余式的解法探讨
刘耀斌
( ) 德州学院 数学系 ,山东 德州 2 5 3 0 2 3 摘 要 利用同余的性质 , 得出一次同余式的四种不同解法 . 根据同余式中模的大小选择适当的解法 , 能够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 对 于一次同余式 ( 若d = ( 且d| 则 1 a, m) b, , , , 将 a b m 同除以d 总可以化为如下的一次同余式 , , a x ≡b ( m o d m) a 0 ( m o d m) ( a, m)= 1. ( ) 2
a
m) φ(
, a x ≡b ( m o d m) m) 1 - φ( ( , x ≡b a m o d m)
又因为
m] ( [ , m)= ( m, a = 1, 1) a
于是 , x0 ≡-b ( m o d m) -a ( ) ( ) 也即 x ≡ x o d m 是同余式 6 的解 . 0 m
第1 5 卷第 4 期
刘耀斌 : 一次同余式的解法探讨
8 1
)与 ( )等价 . 综上所述 , 同余式 ( 5 6 根据定理3, 系数为a 的同余式可转化为系数更 )的同余式 , 小一些 ( 从而易于求解 . 0 <a 1 <a 例 3 求解同余式 ) 6 x ≡7( m o d 2 3 . 解 因为2 故所给同余式等价于 3=6×3+5, ) , 5 x ≡ -7×3 ≡ 2 ( m o d 2 3 , 又因 2 故上式等价于 3 = 5×4+3 ) , 3 x ≡ -2×4 ≡-8 ( m o d 2 3 又因 2 故上式等价于 3 = 3×7+2, ) ) , 2 x ≡ -( 0( m o d 2 3 -8 ×7 ≡ 1 又因 2 故上式等价于 3 = 2×1 1+1, ) , x ≡ -1 0×1 1≡5( m o d 2 3 因此所给同余式有解 ) x ≡5( m o d 2 3 . 注 1 定理3的条件中a 是 关于模a 的最小 m 1 非负剩余 , 且( 若( 则定理3 a m)= 1. a m)≠ 1, 1, 1, 是不成立的 . 在求解同 余 式 时 , 同时使用定理1和定理2将 使问题变得更加容易 . 例 4 求解同余式 ) 2 5 6 x ≡1 7 9( m o d 3 3 7 . 解 所给同余式的系数 2 直接求解 5 6 比较大 , 故先将系数化小 . 因为 3 不容易 , 3 7=2 5 6×1+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