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三原子结构
(2)英文字母相同的不同能级的能量高低顺序: 1s<2s<3s<4s;2p<3p<4p; 3d<4d
(3) 不同能层不同能级可由下面的公式得出:
ns<(n-1)d<np (n为能层序数)
ns<(n-2)f<(n-1)d<np (n为能层序数)
思考交流
怎样用能层,能级表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4、电子排布式:
1S<2S<3S<4S
问题探究
根据归纳总结,试写出K原子结构示意图? 猜想一:
猜想二:
结论:上述电子填充顺序不是完全按照能层由低到 高的顺序排布的,出现了能级交错现象,科学家归 纳大量的光谱事实得出能级排布顺序——构造原理。
三、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
构造原理:P5 随原子核电荷数递 增,绝大多数基态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 布按右图所示的能 级填充。这种规律 称为构造原理。图 中每一行代表一个 能层,每个小圆圈 表示一个能级,圆 圈连接方向表示电 子填充顺序。
第一节 原子结构
浩瀚宇宙 思考 宇宙是如何诞生?原子又是如何 交流 诞生的呢?
现代大爆炸宇宙学理论认为,我们所在的宇 宙诞生于一次大爆炸。大爆炸后越2小时,诞生了 大量的氢、少量的氦以及极少量的锂。其后经过 或长或短的发展过程,氢和氦发生原子核的融合 反应,分期分批地合成其他元素。
一、原子的诞生
原子结构模型探究历程
道尔顿实心球模型(1803) 汤姆生葡萄干面包模型(1904) 卢瑟福核式模型(1911) 波尔壳式模型(1913)
电子云模型 (1926)
二、能层与能级
1、能层
在多电子的原子核外电子的能量不同, 按电子的能量差异,可以将核外电子分 成不同的能层。
(2)能级
在多电子原子中,同一能层的电子,能量也 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
2、构造原理(绝大多数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能级
顺序) : 1s 2s 2p 3s 3p
4s 3d 4p
5s 4d 5p
6s 4f 5d 6p
思考交流 7s 5f 6d 7p 根据构造原理归纳总结各能级的能量高
低顺序规律
3、构造原理中排布顺序的实质 ——各能级的能量高低顺序
(1)相同能层的不同能级的能量高低顺序 : ns<np<nd<nf
原子结构模型探究历程
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汤姆生的学生)提 出了原子核式模型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 中心的带正电的原 子核和核外带负电 的电子构成。原子 核的质量几乎等于 原子的全部质量, 电子在原子核外空 间绕核做高速运动。
1949年,大名鼎鼎的杨振宁在美国,和自己的好兄 弟邓稼先留下了这张照片。左边杨振宁,右边邓稼 先,邓稼先1米80的大个子,身躯凛凛,相貌堂堂, 清秀的眉眼能惊艳时光,浑身上下都透出一股正气! 他与杨振宁是同乡、校友、
1926年海森伯(玻尔的学生)和薛定谔等提 出了原的量子力学模型—电子云模型,奠定现 代原子结构模型 。
德国物理学家 海森伯Werner Heisenberg ,1901~1976
奥地利物理学家 薛定谔
E.Schrodinger, 1887~1961
现代物质结构学说
研究核外电 子运动规律
氢原子电子云图
思考与交流
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是那一种? 宇宙年龄有多大? 地球年龄有多大?
氢元素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占88.6%(氦约为 氢的1/8),其他90多种元素,它们的原子总数加起 来不足1%。至今所有恒星仍在合成元素,而且所有这 些元素都是已知的。
宇宙年龄距今约140亿年。 地球年龄已有46亿年。地球上的元素绝大多数是金 属,非金属仅22种。
原子结构模型探究历程Fra bibliotek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波尔(卢瑟福的学生)引入量子 论观点,提出新的原子壳层结构模型
研究核外电 子排布规律
当原子只有一个电 子时,电子沿特定 球形轨道运转;当 原子有多个电子时, 它们将分布在多个 球壳中绕核运动。 不同的电子运转轨 道是具有一定级差 的稳定轨道。
原子结构模型探究历程
能级表示方法及各能级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
能层序数
能级符号
表示第一能层S能级
【学与问】1.原子核外电子的每一个能层最多可容纳 的电子数与能层的序数(n)间存在什么关系?
总结①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
【学与问】2.不同的能层分别有多少个能级,与能层的 序数(n)间存在什么关系?
总结②第一能层只有1个能级(1s),第二能层有2 个能级(2s和2p),第3能层有3个能级(3s、3p和 3d),依次类推。即:能级数=能层序数。
【学与问】3.英文字母相同的不同能级中所容纳 的最多电子数是否相同?
总结③不同能层中的s能级,所容纳的电子数是相 同的,但能量是不同的。以s、p、d、f···排序的 各能级可容纳的最多电子数依次为1、3、5、 7 ···的二倍!
各能层能级能量关系
【学与问】4.归纳总结同一能层不同能级能量大小? 英文字母相同的不同能级能量大小? 总结④能量大小:ns<np<nd<nf
【思考】: 如何记忆? 有何规律?
能级交错: 有些能层 高的能级 的能量比 能层低的 能级能量 低的现象。
1、构造原理示意图
7s
7p
7
6s
6p
6d
6
5s
5p
5d
5f
5
4s
4p
4d
4f
4
3s
3p
3d
3
2s
2p
2
1s
1
在构造原理示意图中,核外电子并不是按照能层由低 到高的顺序填入,而是按照示意图的方向即能级能量由低 到高顺序依次填入,这种排布顺序称为构造原理。
(1)定义:用核外电子分布的能层及能级上的电 子数来表示电子排布的式子。用1、2…表示能层, s、p…表示能级,在能级符号右上角用数字表示 各能级的电子数就可得到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如:
氢 H 1s1
钠 Na 1s22s22p63s1
铝 Al 1s22s22p63s23p1
归纳总结
(2)电子排布式(三步法) 第一步:按照构造原理写出电子填入能级顺序
原子结构模型探究历程
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 出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原子是微小 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
原子结构模型探究历程 1904年汤姆生发现了电子,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葡萄
干面包” 模型
英国物理学家 汤姆生 J.J.Thomson,1856~1940 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阳极球,其中均匀 镶嵌着许多电子,中和了电荷,从而形成了中性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