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股票价格统计规律

股票价格统计规律


萨缪尔森股价随机波动的研究
• 萨缪尔森对巴论文极赞赏,但不同意股价上涨与下跌的概率相等,其 数学期望值等于零的结论。他认为上升无限,但下降至多到零。 • 他也认为投资者重视股价变动的百分比,而不是股价水平。 • 对坎德尔的研究结果印象深刻,股价所以乱,是因价格与价值有差异。 股价之所以大幅波动,因为股票缺乏明确的价值参考标准。 • 1957年,萨发文提出股票的真实价值是其“影子价格”,而它的最佳 估计值是股票在市场中的成交价格。萨强调没有信息就没有投资决策, 市场会一片死寂。一点信息都会导致市场的不断涟漪。信息何时以何 方式呈现无法预测,因此,股价随机波动。 • 股市不是零和游戏,因投资者可以从经济增长中获得非零和部分的收 益。但是,从股市中获得的超额报酬长期看是等于零的。 • 由于萨分析的落脚点是理论不是投资,他的观点也没有对实务界产生 多大影响。但萨是美国经济学界最先提股价随机波动的学者。


Anomaly
• Price/Earning效应 在实证研究中,巴苏1983年发现具有低 市盈率P/E的资产组合会比有高市盈率的资产组合具有更 高的利润。由于市盈率的计算很简单,如果说,市盈率与 股票收益有稳定的相关关系的话,这显然是对有效市场理 论的一个挑战。 • Book/Market vaule效应 法马和弗伦奇1992年的研究发现, 公司资产净值的帐面价值与市场价值的比值可以用来预测 股票的收益的水平。 先选择100家公司,并按照帐面/市值比将这些公司分成10 组,再运用1963年7月至1990年12月共342个月的数据,计 算各组的平均月收益率。帐面/市值比最低的10家公司的 平均月收益率为1.65%,而最高的10家公司的平均月收益 率只有0.72%,基本上各组的月平均收益率是随着帐面/市 值比的降低而提高。
股票价格统计规律
主要内容
• 研究股票价格对数收益率的统计特征
– 传统理论 – 实证研究
• 肥尾• 波动性聚集效应
• 人造市场:基于代理人的模型简介(agentbased model)
巴契里耶的投机理论(1900)
• 巴契里耶 (Bachelier) 1900 年的博士论文《投机理 论》,对股价的变化规律作了最早的探索。 • 运用多种数学方法论证股价变化无法预测。 • 他认为在某个特定时间点的每笔成交价都反映了 买方与卖方不同的观点,买方认为价格会涨,卖 方认为价格会跌。因此,买卖双方都没有价格信 息的优势,他们的输赢概率各为50%,“其数学 期望值等于零”。只有市场基于某些理由不再认 同原先的价格,价格才会发生变动。但是没有人 知道市场何时会变,会朝什么方向变化。因此市 场永远存在着50%的上涨概率,50%的下跌概率。
• 弱式检验(Weak-form tests)。 检验用过去的收益对未来收益的预测能力,信息集仅为历史价格。若该假设成立,则 说明投资者无法利用过去股价所包含的信息获得超额利润。经济学家们早期使用的是 随机游走模型。但是随机游走比鞅严格。鞅差仅要求在可知信息集上价格变动的条件 期望是独立的。但随机游走除此之外还要求价格变动概率分布的高阶条件矩独立(如 万差、偏高、峰度)。由此可见,随机游走模型比EMH要求严格得多。因此,对随机 游走模型的偏离,并不能代表市场是无效的。 2.半强式检验(Semi-strong-form tests)。 检验证券价格对公开发布信息的反应速度,信息集是所有公开的信息,如年收益的公 告、股票分割等。若该假设成立,则说明投资者不仅无法从历史信息中获取超额利润, 而且也无法通过分析当前的公开信息获得超额利润。经济学家一般运用的是事件研究 法(Event studymethod)。事件,通常指公司公开发布信息、公司某些特定行为(如发 放股利)或者政府行为(如有关法律的修正)。事件研究以一至数天为时间窗口长度, 以这段时间的累计股票收益和年(季)度会计指标为观察值,旨在确定该事件是否引 起投资者对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期望值的改变,从而引起显著的股价变动。 3.强式检验(Strong-form tests)。 研究是否有投资者或机构组织有与价格形成有关的信息的垄断力量,信息集还包括没 有完全反映在市场价格上的内幕信息。若该假设成立,则说明投资者即使拥有内幕消 息也无法获得超额利润。强式检验研究的对象是专业投资者或内幕人士的收益率。如 果能发现某一专业投资者具有重复的超越表现,则表明它具有预测能力,而它的研究 成果,即所掌握的信息也就没有为市场价格所吸收。对内幕交易的研究,现已成为金 融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和法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这方面的研究在国外已经有了相 当大的发展。
期权定价模型 信用风险评估模型
鞅过程:(Samuelson, 1965)
E{Yt 1 | Y0 , Y1, , Yt } Yt
中心极限定理,高斯分布(随机行走)
马科威茨投资组合理论
•投资者能事先知道投资收益率的概率分布为正态分布。 •投资风险用投资收益率的方差或标准差标识。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法马的有效市场理论(2013,诺贝尔经济学奖)
结论

简洁明快的EMH体现了经济学家们一直梦寐以求的东西,那就是 竞争均衡。EMH实际上是亚当· 斯密“看不见的手”在金融市场的 延伸。EMH的成立,保证了金融理论的适用性,EMH是经典金融 经济学的基础。 • “有效市场假说”最大的理论价值在于,它为判断资本市场的金 融资源配置效率提供了一种方法或标准。金融资源有效配置的关 键,要看社会经济生活中是否具备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定价机制 及其作用下的金融产品价格能否准确反映与该价格相关的各种信 息。 • 成立条件:1.信息成本为零,信息是充分的、均匀分布的;对市 场参与者而言信息是对称的,不存在诸如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准 确、信息加工的时滞、信息解释的差异等现象;新信息的出现完 全是随机的。2.是投资者都是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的理性“经济 人”,具有同样的智力水平和同样的分析能力,对信息的解释也 是相同的,股票价格波动完全是投资者基于完全信息集的理性预 期的结果。
• 每个市场参与者都是理性人(效用最大化 者、无穷的洞察力、无穷的知识储备) • 市场自动趋衡
22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2 -10 -8 -6 -4 -2 0 2 4 6 8 10
2
1
0
-1
-2 -2 0 2
X Axis Title
有效市场理论的检验与异象(Anomaly)
鞍和公平游戏
• 鞍(Martingale)随机过程
E{ Yt 1 | t } Yt
• 公平游戏(fair game)
E{Z t 1 | t } 0
• 额外市场价值
Z i ,t 1 Pi ,t 1 E{Pi ,t 1 | t } E{Z i ,t 1} 0
主要的金融理论
法马的有效市场理论(2)
• 有效市场是指能快速对新信息做出反应的 市场(1969年) • 有效市场是资产价格能够充分反映所有有 效信息的市场(1991年)。这就意味着市场参 与者极具理性的处理所获得的信息,不会 忽略,不会犯错误。这就导致价格水平始 终与其基本价值一致。
法马的有效市场理论(3)
有效市场假说突出了信息在证券价格形成和波动中的作用。现 实资本市场上可获得信息的完备程度有高有低,与此相对应, 市场的定价效率也有高低之分。: • 弱有效假定,认为股价已经反映了全部能从市场交易数据中 得到的信息,这包括:过去的股价、交易量等数据。因此, 市场的价格趋势分析是徒劳的。因为过去的股价资料是公开 的,可以毫不费力就获得。技术分析无用 • 半强有效假定,认为与公司前景有关的全部公开的已知信息 一定已经在股价中反映出来了。除了过去的价格信息外,还 包括公司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情况、统计数据、技术状 况、产品状况、各种会计、财务数据等。基本分析无用 • 强有效假定,认为股价反映了全部与公司有关的信息,甚至 包括仅为内幕人员所知的信息。要求过高,在现实中并不存 在。它的意义和价值在于从理论上确定理想市场的标准,为 内幕交易的违法性提供理论上的根据。
巴契里耶的投机理论(2)
• 率先将概率论引入股票收益的预测,发展出随机过程的概 念。他的关于股价的变动和时间关系的论断非常类似于描 述分子在空间中随机运动的布朗运动理论,即随机行走 (random walk)理论,他的这一推论被认为是他的最重要的 理论贡献。 • 价格波动的幅度与时间区间长短的平方根成比例关系。美 国学者伯恩斯坦用美国60年股价数据证明了这个论点。60 年中,股价月波幅为5.9%,年均波幅为20%,是月波幅的 3.5倍。而12的平方根为3.46。 • 他的关于股价不能预测,市场已经反映过去、现在和未来 各种事件的观点与有效市场理论有许多暗合。 • 巴的研究在当时没有产生大影响,原因是他的研究太超前, 理论界与实务界都还没有作好接受的准备。
沃金的市场随机性研究
• 沃金(Working)是斯坦福大学统计学教授,1934年在《美国 统计学会期刊》上发表《随机差分序列在时间序列分析中 的应用》的文章,受到了萨缪尔森的赞赏。 • 沃金分析长期商品期货价格的波动情况,记录期货交易的 每一笔价格画成价格变动图,同时从扑克牌中随机抽取, 并记录下结果,他发现不仅他无法区别出价格变动图和随 机抽取扑克牌构成的随机数的变动图,就是芝加哥商品交 易所的交易员也识别不出哪个是商品价格变动图。因此, 他认为商品期货的价格变化是随机的。 • 沃金的发现具有革命性的意义,但是,由于不是经济学家, 他没有进一步探讨价格随机波动的原因。文章在当时也没 有引起经济学界或投资界的注意。
坎德尔等人的研究
• 1953年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统计学教授坎德尔发表《经济的 时间序列分析,第一部分:价格》的文章,分析了1928-38 年间,19个行业股票的周均价格,分析了1883-1934年间芝 商所小麦期货的月均价格和1816-1951年间纽商所的棉花期 货的价格变化。得出价格是随机行走的结论。认为无法利 用利多消息或观察股价心得在市场中盈利。 这一发现使一 些金融经济学家们感到困惑,因为它似乎暗示着股票市场 是由一种反复无常的市场心理所支配,没有任何逻辑和理 性。 • 1959年3月,芝大统计学教授罗伯兹发文《股票市场“形 态”与财务分析》,用电脑给出52个随机乱数,并定第一 个为450,即当时道指的值,并画出图形。结果与道指变 动图没有什么区别,能明显地看到技术分析者重视的头肩 顶部分。因此,他也认为股价变化是随机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