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价格波动规律

价格波动规律

价格波动规律投资者如果想在股市生存下去,而且长久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明确两个关键问题:①股价波动是否真的有规律可循;②如何找到股价波动运行的规律,使其有效地为获取最大投资收益服务。

到底股市里股价波动有没有规律可寻?其实,现在已证明股价波动存在着随机性与非随机性的双重特征。

所谓随机性,是指数据的无记忆性,即过去的数据不构成对未来数据的预测基础。

股价波动具有高度的随机性特征这一现象早已被投资理论界所证实。

股价波动的随机性缘于市场中众多参与者的心理波动不一致,不同步。

也就是说,不同人的心理因素决定随机性的存在。

很显然,市场本身就是所有交易者的综合体,而股价波动也是由投资人的心理波动的合力而引发的。

正是因为股价波动中蕴涵的随机性成分才使得股票市场的诱惑力经久不衰。

1.股价是否存在波动规律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术界开始流行所谓“随机行走论”。

该理论认为股价的波动是完全随机的、混沌的、没有秩序,股票和企业过去的表现不能用来预测将来,该理论否定股市中股价的波动存在着规律。

“随机行走论”的基础是“有效市场假设”,其主要内容有两点:第一,有关企业的新信息会立刻在市场中反映出来,没有一个市场参与者可以长期保证信息优势;第二,市场对这些信息的反应是理性的。

如果这些假设成立,股票市场将永远是高效率的,任何人都不可能有长期的优势。

到底股市里股价波动有没有规律可寻?其实,现在已证明股价波动存在着随机性与非随机性的双重特征。

所谓随机性,是指数据的无记忆性,即过去的数据不构成对未来数据的预测基础。

股价波动具有高度的随机性特征这一现象早已被投资理论界所证实。

股价波动的随机性缘于市场中众多参与者的心理波动不一致,不同步。

也就是说,不同人的心理因素决定随机性的存在。

很显然,市场本身就是所有交易者的综合体,而股价波动也是由投资人的心理波动的合力而引发的。

正是因为股价波动中蕴涵的随机性成分才使得股票市场的诱惑力经久不衰。

与随机性相对立的一面是,股价波动还存在非随机性特征。

非随机性是针对规律而言的,即市场具有线性性质,也就是说线性的部分是有秩序的,原因与结果之间存在必然关系,根据原因的力量与方向,可预测其结果。

投资人可以根据对过去市场价格波动模式的分析得出对未来市场价格运动模式的具有统计可靠性的预期。

股价波动的非随机性特征的存在,也已被投资理论界证实。

只是非随机性特征往往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即当众多投资者发现某一非随机性特征存在时,该特征一般趋于随时间的延长而消失。

我们在股票市场上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当某只股票脱离长期底部后,其股价沿着一条长期上升趋势线缓慢地、有规律地向上攀升,最后出现加速上扬,但这种加速上扬的趋势不会持续多久,很快股价就会调头向下或者在高位横盘震荡。

股价波动中隐含的非随机成份是股票市场存在诱惑力的另一根源。

由于这种非随机性的存在,使得众多理性投资人认为买股票不同于摸彩票或者赌博,所以,他们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诸如对经典投资分析技术理论的学习和应用,对潜在投资分析技术的挖掘和开发等,以试图把握股价波动的规律所在。

笔者认为,股市既不是传统经典理论认为的完全可认识,也不是随机理论认为的全部不可以认识。

股价波动存在随机性与非随机性双重特征,也就是说,股价波动有时有规律,而有时又没有规律。

这种随机性与非随机性两者之间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伴随于股价波动的整个过程中。

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内,两者之间仅有一个处于主导地位,这种主导地位经常变换,于是就造成股价波动的有时有序波动,有时无序波动;有时可测,有时不可测。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其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规律与秩序,股市也不例外。

股市往往是由有秩序走向混沌,又从混沌演变为秩序的螺旋往复的循环过程。

股市是在有秩序与混沌的不断转化中运动、变化、发展着的。

人类受自身因素的制约只能有限度地认识和利用局部的规律,或者说,我们只能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中了解和把握股市波动的客观规律。

也就是说市场部分可认识,部分不可被认识。

只有真正理解了这一点,投资者才会理智、客观对待成功和失败,才永远不会产生预测派想成为神的无知妄想。

在实战中,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方式是承认自己在某些时候的无能,放弃对认识全部市场规律的幻想。

只将能够被我们认识、把握和定量描述的市场部分作为我们投资活动展开的实战基础。

心平气和、坦然地放弃不确定和无把握的市场机会,以确保我们的投资活动处于完全可以被自己控制的范畴之中。

从专业实战思想原则上,我们不企图,也没有能力去把握金融市场的全部规律。

也不试图比市场更聪明,盲目去预测,切不可以预测结果作为操作的依据,我们只需做一个趋势的跟随者。

2.把握股价主要波动规律几千年前的东方哲学对宇宙、自然界的原理和运行规律有深刻的认识。

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

易经说:“一阴一阳之谓道”。

如果阴阳当作正反或矛盾,那么,矛盾的统一就是道。

“道”是宇宙的原理和规律。

在古代的《黄帝内经》、《诗经》中有说明:整个宇宙是一个阴阳两种力的振动体。

宇宙万物,其内部都存在着阴阳、正反对立而又密不可分的力,经常不断的互相作用。

股市不正是由“一阴一阳”的矛盾交替来体现其运动规律的吗?如“上涨”与“下跌”,“强”与“弱”,“多”与“空”,“买”与“卖”、“供”与“求”、“机会”与“风险”、“盈”与“亏”、“内因”与“外因”、“有序”与“无序”……“阴阳”存在于万物之中,阴一直不停地向阳转换,阳也一直不断地向阴转换,正所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极生阳,阳极生阴。

”这条自然界运行的规律又称为周期循环律。

周期循环的现象是大自然中普遍存在的客观规律,尽管不同事物在运动中完成循环的时间和空间各异,但都遵循此规律。

宇宙正是在这种阴阳交替的循环中不断地前进和发展着。

从国家宏观经济的客观运行、行业的景气波动与债市、股市、保值型商品的波动运行过程可以看出,它们所有的波动完全遵循周期循环规律(图1-7)。

图1-7 行业的景气波动循环在股市中,大势和个股的波动运行规律也符合周期循环规律,其具体表现为股价的高低变化及成交量的大小分布的变化等,以时间循环的形式呈现出循环规律。

股价的涨跌循环,正如大自然的四季更替那样,冬天之后是春天,而不会出现“冬天永驻”的现象。

同样,股市中永远没有只跌不涨的股票,也没有永远只涨不跌的股票,因此,股市中股价波动的周期循环规律是我们在投资过程中,需要重点研究和把握的一种规律。

当股价涨跌的交替出现时,一般要经历筑底、上升、盘头、下跌四个主要阶段(图1-8,也称之为寻宝图),再细分大约要经历几个必要的阶段:①低迷期;②初升期;③回裆期;④主升期;⑤末升期;⑥初跌期;⑦主跌期;⑧反弹期;⑨末跌期。

历此九个过程完成同一级别的涨跌循环。

至于各个阶段的表现特征在本书的后面会详细阐述。

图1-8 股价循环波动规律以上股价循环波动规律(寻宝图)揭示的是股价运行的内在实质,由高到低、由低到高、涨跌互换、牛熊交替循环复始的规律,即由生至死,由死及生的自然定律,阴阳法则。

任何一点的股价一旦产生,同时在各周期各系统中都有了它相应的位置和作用,并发生影响,此为一点定位;寻宝图是个循环图,同周期有大小之别,不同周期有相容相生。

如周循环包容日循环,激发或制约日循环,而日循环生而演化周循环,又受制于周循环,相生相克;而二者又同处在月循环中,其演变多要受制于月循环。

实战操作中,投资者应通过准确分析、把握股价的具体循环位置、方向,在战略、战术上制定投资规模、获利大小、进出场时机、以及风险控制的严密操作计划和应对措施,以求获取最大的投资收益。

波浪理论是技术分析大师艾略特通过对市场的深刻研究,总结出经常重复出现的市场行为模式,从而发明的一种价格趋势分析工具,因此,波浪理论也叫艾略特波浪理论。

在传统的经典理论中,波浪理论是描述股价波动循环规律的一个主要理论,即根据周期循环的波动规律来分析和预测股指与股价的走势。

艾略特认为,不管是股票还是商品价格的波动,都与大自然的潮汐、波浪一样,一波接着一波,一浪跟着一浪,周而复始,具有相当程度的规律性,展现出周期循环的特点,任何波动均有迹有循。

波浪理论是以周期为基础,他把大的运动周期分成时间长短不同的各种周期,并指出,在一个大周期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小周期;而小的周期又可以再细分成更小的周期,每个周期无论时间长短,都是以一种基本模式(结构)进行,这种模式(结构)就是每个周期都是由上升(或下降)的5个过程和下降(或上升)的3个过程组成,每个过程又称之为波浪(图1-9)。

实际上波浪理论只有两种浪,即驱动浪和调整浪。

因此,投资者可以根据这些规律性的波动预测价格未来的走势,并选择恰当的买卖策略。

1.波浪理论的基本要点(1)股价指数的上升和下跌将会交替进行。

一个运动之后必有相反运动发生。

(2)驱动浪和调整浪是价格波动两个最基本型态,而主趋势上的驱动浪与主趋势方向相同,通常可分为更低一级的五个浪;调整浪与主趋势方向相反,通常可分为更低一级的三个浪即分成三个A、B、C小浪。

(3)八个波浪运动构成一个循环,自然又形成上级波动的两个分支。

波浪可合并为高一级的浪,亦可以再分割为低一级的小浪。

(4)1、2、3、4、5波浪中,第3浪永远不允许是最短的一个波浪,第2浪永远不会运动到超过第1浪的起点,第4浪不会运动到第1浪的顶点。

(5)假如三个驱动浪中的任何一个浪成为延伸浪,其余两个波浪的运行时间及幅度会趋于一致。

(6)调整浪通常以三个浪的形态运行。

(7)黄金分割率奇异数字组合是波浪理论的数据基础。

(8)经常遇见的回吐比率为0.382、0.5及0.618。

(9)波浪理论包括三部分:型态、比率及时间,其重要性以排行先后为序。

(10)波浪理论主要反映群众心理。

越多人参与的市场,其准确性越高。

2.各个波浪的价量表现和特性一般说来,波浪理论中基本模式(结构)的八个浪各有不同的价量表现和特性:第1浪:①几乎半数以上的第1浪,是属于营造底部型态的第一部分,第1浪是循环的开始,由于这段行情的上升出现在空头市场跌势后的反弹和反转,买方力量并不强大,加上空头继续存在卖压,因此,在此类第1浪上升之后出现第2浪调整回落时,其回档的幅度往往很深;②另外半数的第1浪,出现在长期盘整完成之后,在这类第1浪中,其行情上升幅度较大,经验看来,第1浪的涨幅通常是5浪中最短的行情。

第2浪:这一浪是下跌浪,由于市场人士误以为熊市尚未结束,其调整下跌的幅度相当大,几乎吃掉第1浪的升幅,当行情在此浪中跌至接近底部(第1浪起点)时,市场出现惜售心理,抛售压力逐渐衰竭,成交量也逐渐缩小时,第2浪调整才会宣告结束,在此浪中经常出现图表中的反转形态,如头肩底、双底等形态。

第3浪:第3浪的涨势往往是最大,最有爆发力的上升浪,这段行情持续的时间与幅度,经常是最长的,市场投资者信心恢复,成交量大幅上升,常出现传统图表中的突破讯号,例如裂口跳升等,这段行情走势非常激烈,一些图形上的关卡,非常轻易地被穿破,尤其在突破第1浪的高点时,是最强烈的买进讯号,由于第3浪涨势激烈,经常出现“延长波浪”的现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