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游戏与智力的开发
幼儿游戏智力开发
一、幼儿游戏与智力的开发
刚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好动而喜欢游戏,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
在游戏中开发儿童的智力是我们幼教工作者最常用的思路。
把小朋友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脑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容入游戏之中,让他们在游戏中开始学习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利用儿童的好奇心态、游戏心态、攀比心理和好胜心态,设计利于智力开发的丰富多彩的游戏提供给他们玩乐,并从中引导儿童学会思考问题,认知事物,训练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科学教育,文化教育和思想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
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性活动,是幼儿的需要,而不是成人强加的逼迫性的活动。
在游戏中,幼儿也不是成人愿望的执行者,他们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来玩游戏的,教师应该从全方位的角度去看待幼儿的游戏自主权,让幼儿自己确定想玩什么、怎么样玩、和谁一起玩、在什么地方玩等,幼儿是游戏的主人。
平时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不要轻易地打断幼儿的游戏,更不能包办代替或导演幼儿的游戏,这样会不同程度地剥夺了幼儿游戏的自主权。
三、具体指导幼儿游戏的几个策略
1.对于不同年龄特征的幼儿要用不同的方法来指导游戏。
如对于中、大班幼儿,教师则可以作为一个参与者、发问者、倾听者和解决问题的帮助者的身份去指导幼儿游戏。
2.增强游戏的互动性。
游戏的教育意义主要是通过“互动”来体验和感悟。
互动既包括了“交互”,也包括了“活动”,有互动才能生动。
作为游戏规则的制订者,教师要引导孩子树立主动参与而不是被动参与的意识。
最大限度激发孩子的主动性,提高幼儿活动的参与度,避免出现孩子被动参与、消极应付的现象,实现孩子们“我的游戏我做主”的目标,体现游戏参与者的价值。
3.增强游戏的知识性。
游戏的知识性主要是通过“新鲜”来激发和引导。
知识性与游戏性的结合是幼儿游戏教育的难点。
幼儿游戏只有保“鲜”才能保“质”。
“新鲜”并不一定要体现在游戏的新颖上,而是让每个游戏有新的内容,新的形式,产生新的价值,让幼儿在每次活动中,有新的知识、新的收获。
4.增强游戏的发现性。
在幼儿园阶段,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发现能力比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更为重要。
在这个阶段要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发现的本能,培养勤于发现、乐于发现的兴趣。
通过游戏有目的模仿和经常性的模仿,能让孩子体会到各种游戏的不同特点,体验到同一种游戏不同的乐趣,激发孩子积极发现、勇于探索的意识,孩子的创造性就会逐渐地挖掘出来。
作为游戏氛围的创设者,教师要努力为孩子创造相对宽松、自由
的活动空间,创设开心、喜悦的活动氛围,为幼儿个性的发挥和创造力的培养提供必要的条件。
要根据场地、玩具、幼儿年龄不同而随时调整,随时对内容进行扩展、调整难易程度和过程控制,培养孩子游戏的兴趣。
教师要从小朋友日常生活中接触比较多的用品入手,如器物的制作、模型的搭建等,形成小朋友直观的视觉效果,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使游戏更有实现性和可及性。
(上接第137页)内容和性质而定,以能促进每个学生的学习,使小组每个成员都能积极参与活动为原则。
用纸造型做墙面布置这块内容的教学中,我把教室的墙面分成几个区块,再把不同程度的学生混合编组,每组学生负责一个区块墙面的纸工布置,最后给每个组做出评价。
3.个别化教学。
个别化教学是指教师因人而异地指导每个学生的学习。
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有区别地加以指导,而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掌握学习速度,提高学习效率。
(四)注重辅助资源的运用,提高教学效率
瑞吉欧教育体系为幼儿创设了丰富的教育空间,开设了工作坊,让幼儿有大量的空间、设备运用他们的一百种语言发展学习。
教育辅助资源在教学中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它的运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转为主动地争取,从而更快捷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全面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美术教学活动比其他学科更为特殊,所以,教学的辅助资源也更为多样复杂。
针对中职学校的教学空间设备的落后单一,我们在一线美术教学中,必须
整合利用好以下一些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美术专用教室。
美术专用教室应当大于普通教室的标准,一般应在九十平米以上。
美术室里还应洋溢出浓郁的艺术气息;教室内各种设施的造型、色彩、布局也都可以更加活跃、新颖;可以开辟“美术墙”、“资料角”,供学生浏览、参考。
美术专用教室的采光一般都应朝北,避免阳光直射,光线稳定,分布均匀,还应备有人工照明的设施。
以此创设良好的审美氛围,调动学生的兴趣、情绪,引发创造性思维,成为学习的参考和创作的借鉴。
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大有裨益,是一种隐形教育。
2.美术作品陈列室。
幼师学生平时积累了丰富的作品:图案、构成、简笔画、水彩笔画、刻纸、素描、色彩、版画、布艺、纸工、拼贴、泥工、教玩具制作等。
这些种类丰富的优秀作品如若没有专用的陈列室给予保存,则会遗失殆尽,造成资源流失。
3.多媒体等设备。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每一类课中都需要展示各种美术作品,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以给学生展示大量的形式各异的艺术作品,开阔学生眼界,节省教师收集各种实物作品的时间和精力,使教师能更精心地设计每一节课。
比如,泥工课上如果没有多媒体,教师要花半天甚至更多的时间做一件泥工作品给学生学习参考,做好的泥工作品又很难保存,下一届学生的泥工课时,又要重新制作。
有了多媒体,教师可以上网搜索多幅泥工作品的图片给学生观看。
4.社会资源和大自然。
近年来,利用好公园、建筑、民居和大自
然等教学资源,充实课堂教学,已成为美术教师普遍关注的热点。
一是因为自然和社会中处处可以见到美,学生对这些素材非常熟悉,他们随时都能够看得到;二是公园、建筑、民居和大自然本身就是一个大课堂,朝霞落日、多姿群山、雄伟建筑、标志雕塑无不呈现出赏心悦目的美。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
幼教专业美术教学是全方位和多元的,它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职业能力、创业能力培养以及高尚情操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要切实把握学生认知规律、悉心研究教学教法、认真总结新经验,努力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出一批高能力高素质的幼儿教师,服务于幼儿教育事业,不断推进幼儿教育事业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春燕.学习瑞吉欧重在把握其教育理念——瑞吉欧方案教学的教育精髓[j].学前教育研究,2002.
[2]王大根.美术教学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8.
[3]李召存.瑞吉欧美术教育理念及其对我国学前美术教育的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02,(4):15.
[4]屠美如.向瑞吉欧学什么——《儿童的一百种语言》解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